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唐生大地震电影剧情「分析」

2022-03-12 23:23 作者:爱学习的毛线球 围观:

关于灾难片题材的影视作品已经有很多,但是本片作为中国著名的地震灾难片代表作品,别具匠心的通过一家人面对两次地震的“亲情”视角,来呈现对于天灾与人性,给予影片别样的深刻内涵。 @简理壹

《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张翎的小说《余震》,由国内一线导演冯小刚执导。豆瓣评分是7,7分,是评分最高的自然灾难片。这部影片于2010年7月份刚一上映,就迅速席卷6.6亿票房,成为当时最卖座的国产影片,曾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28届中国电影最佳音乐奖,第五届最高票房亚洲电影大奖等殊荣。

电影讲述的是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中,房屋倒塌,灾民无数。面对即将坍塌的危楼,夫妻两人要去救被困的龙凤胎儿女。为保护妻子,丈夫抢先一步营救时不幸罹难。妻子李元妮在震后发现,一双儿女被困在一块水泥板两端,若要营救,必然牺牲一方。情急之下,作为一位母亲的她做出了最终艰难选择——救弟弟方达。但姐姐却奇迹生还,此事成为姐姐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隐痛。她后被解放军收养。

高考后,姐姐方登进入杭州医学院学习,并与研究生师兄杨志产生了感情。方达被救却断了胳膊,李元妮以无私的母爱抚养他成人。成年后的方达去杭州闯荡,并干出了一番事业。32年后,这家人的命运却因为5·12汶川地震再次发生了交叠。

电影黑白宣传海报上赫然印着的两个数字——“23秒,32年”,这成为影片最刺痛人心的地方。这部改编小说的灾难片电影,在国内一线导演冯小刚的演绎下,用最具情感人性的表达完美诠释了原著的深厚底蕴,成就了一部民族不朽的心灵史诗。

当然,如果仅仅把这部影片归类于灾难片,显然不足以道出这部电影的深刻内涵。

所以,今天我会结合《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配乐、语言造型三方面,进一步分析导演试图呈现的对于灾难、人性、亲情主题的思考。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会结合影片的理解和现实意义,谈谈对父母爱的伟大和矛盾方面的看法。

从叙事结构、配乐、语言造型解读《唐山大地震》的独特视角

01、叙事结构上,跨越时空的情节建构展开故事,有效控制观影进程,调动观众情绪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最别具匠心的设计,就是以一个“时空安排上选取了一个32年的时间跨度”两场地震的相连故事展开。从1976年唐山地震母亲的艰难抉择到2008年汶川地震女儿出现了几乎是戏剧性的一幕,展现灾难表象背后的人性和亲情。

①第一时空:1976年唐山地震的生死关头,母亲面对“二选一”,艰难选择救弟弟。

影片以1976年的某一天作为开场:1969年,卡车司机方大强在祈祷中迎来了自己的龙凤胎儿女:方登和方达。妻子李元妮差点因为难产送命,好在母子平安,一家人欢喜地离开医院,从此过上普通却幸福的生活。

时间走到1976年,唐山这个中型工业城市,一家人虽然只拥有很小的空间,却温馨和睦。姐姐方登明显比弟弟方达要活泼,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姐弟俩都特别高兴。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了自己的家,在社区外的马路上,方大强和元妮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

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后来一直记恨在心里。

但也就是这种灾难中无奈的遗弃,改变了方登的人生轨迹,也让元妮背负了32年的疼痛。元妮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对女儿的忏悔之中,从失去到重逢,跨时空情节的建构将人性情感的变迁,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我看来,在灾难面前,亲情挽救了弟弟;也如图一把锐利无比的匕首扼杀了姐姐求生的欲望。无疑,面对生死抉择,作为母亲角色的元妮是非常痛苦的。

从叙事结构、配乐、语言造型解读《唐山大地震》的独特视角

②第二时空:汶川地震方登自愿去救灾,32年前母亲艰难抉择的一幕再次重演。

2008年汶川大地震,再一次惊动了全世界。去加拿大定居的方登听到此消息后非常难过,她亲身经历过地震带来的生离死别,表示回国参与救援工作,为抗震救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而方达也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再一次为姐弟俩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震中一个大石柱压到一个小女孩,要是凿石板有可能导致坍塌,那个伟大的母亲为了不让救援人员再受伤害;宁愿将来自己女儿长大恨自己,选择锯断女儿的腿求生,再一次经历撕心裂肺的哀嚎。方登目睹类似32年前艰难选择的此幕,心里对母亲元妮的怨恨,转化为理解。

在汶川地震的救援队吃饭休息空档,方达跟一唐山老乡谈起了自己唐山地震断手臂的经历;坐在一旁休息的方登听见了,然后姐弟俩相认。方达就带着方登回到唐山家中看望阔别32年的妈妈。

在我看来,血浓于水,世界哪有不想认母亲的女儿;一家人的团团圆圆就是最幸福的事。第二次地震就是影片的升华,一场灾难,四口人的分分合合。

它不仅仅是个体家庭的磨难,也是整个国家民族32年在灾难中挣扎成长历史的缩影。首尾相连、相互呼应的环形结构模式;跨越时空的情节建构,丝毫不影响影片风格的极致简约。

从叙事结构、配乐、语言造型解读《唐山大地震》的独特视角

02、出色的电影配乐:它们与电影故事情节糅合在一起,用音乐表现电影,带动观影者对人物的命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触

电影音乐作为影片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那么影片中的音乐是怎样与画面高度契合,与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相得益影呢?

地震刚过,曾经的家园化为一片废嘘,哀婉凄凉的音乐首次响起。

哀鸿遍野的灾难场景触目惊心;当被抛弃的方登从尸体堆中站起来的时候,如泣如诉的音乐传达出女孩深深的绝望。这时,音乐已脱离了其本身的形式,而是化为一种绝望的情绪弥漫到电影的故事情节中。

被一对军人收养的方登因为怀孕而退学,她的养父孤零零地站在校园里。

此时,文字和画面难以表达一位父亲的哀伤、无奈、牵挂与愤怒,于是影片采用了钢琴声来表达这位父亲孤独复杂的心境。带着一丝哀伤的淡淡的钢琴声的进人,使整个画面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在飘忽不定的钢琴声中,父亲的形象和背影带着一种浓郁的孤独和苍凉的气息。伴随着飘然远去的钢琴声,观众的心情也随之心碎,剧情也渐渐随着远去的钢琴声进一步推进。

影片的片尾曲选用了具有佛教色彩的曲子《心经》。

随着镜头里车轮的滚动,车后的万人墙映衬着王菲演唱的《心经》显得格外特别。她空灵的歌声和神圣的梵文佛经将观众带入地震后的废城现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感官,影显独具魅力的电影音乐表现力。

在我看来,导演借助音乐表达了怀念哀悼的情绪、对人物命运的同情,更浸染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出影片的艺术构思。在影片结尾处,汶川地震时的音乐则明显多了希望的元素,表现了在灾难面前永不言败、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传达出笃定的人生信念,让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们获得新生。

从叙事结构、配乐、语言造型解读《唐山大地震》的独特视角

03、语言造型的独具特色,塑造出符合电影的人物形象;随时空变化,人物风格带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发展

《唐山大地震》影片主题讲述了一个地震灾难中关于灾难、亲情和忏悔的故事。导演冯小刚曾说过,灾难题材的影片拍不好,很容易拍成纪录片。电影文学性是电影生命力旺盛的重要表征。电影与文学水乳交融,挖掘了故事深度,升华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语言是是影片文学灵魂的主要体现,语言造型的设计,直接影响电影主题的呈现。

语言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如说话、喊叫、哭、笑等是影视剧中用来表达人的情感、与人沟通描述事件的重要手段。人声的语调、语速、语气都具有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我们从中可以判断出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情绪的各个方面。人声的形象塑造性在电影中的表现最为突出。观众完全可以借助演员的台词,通过联觉想象在心目中产生人物形象。

《唐山大地震》影片屡次通过语言造型塑造亲情的角色,尤其是深入人心的父母人物形象。那么电影中是如何通过语言造型塑造父母爱的伟大和矛盾的呢?结合电影,我谈谈一些思考和看法:

①语言造型与人物形象,塑造严厉慈爱的养父和伟大又偏爱的母亲形象。

在整个影片中,人物是最活跃并且最主要的元素,尤其是独具的人物风格,是从人物的语调、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口气等各个方面进行塑造,使人物所在的空间更真实。

在《唐山大地震》中,在王登(后随养父姓王)怀孕辍学后,养父与男朋友杨志在操场的一段对话具有鲜明的人物造型性。

养父:“到底怎么回事?”

杨志:“她怀孕了。”

养父:“怀孕了?怀孕了你还在这打球?”

杨志:“我觉得她就是要离开我,才离开学校的。伯父,我劝你也别找了,她要想见您,她会回去找您的,她要是不想,你肯定找不着她呀!”

养父:“我不找……你也不找!?”

在这里,养父全程都在用沉重,带有一丝愤怒的语气说话。当听闻王登怀孕后杨志还在这里打球的时候,养父的愤怒已经达到顶点。“我不找,你也不找!?”这句话,正是他愤怒的释放,一记响亮的耳光表述了这位父亲内心的情绪,也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严厉、疼爱女儿的父亲形象。到后来王登带孩子回家后,那一句“我天天担心”更是将疼爱女儿的父亲形象完美地树立起来了。

在影片最后,王登终于想通回唐山寻亲,一进屋子,映入眼帘的就是挂在墙上的相片以及桌子上的西红柿,令人想到影片开始,王登还是小时候,和弟弟抢西红柿的情景。

母亲李元妮说:

“西红柿都给你洗干净了,妈没骗你。”

这一句话,瞬间就在我们心中塑造出一位母亲的形象。也可以借此想象出这32年李元妮是怎么过来的,可以说是生活在压抑与悔恨当中。而且这句话通俗、接地气,让我们不禁联系起自己的母亲。可以说,生活化、通俗化是这句话最大的特点。

李元妮表示:

“我给你道个歉吧,你是从哪冒出来的?这些年,你咋就不给我回个信呢?我还以为你和你爸在一块呢,我成天地惦着你们俩呀,我惦着你们32年,你们咋不理我呢,你到底是上哪去了,你咋才回来呢……登啊……”

如果说前面的一切都是铺垫的话,那这里无疑是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了,李元妮的这一番话里表述了她这些年的不易,怀着对女儿的愧疚之心,一个人过了32年,可想而知这些年她内心的煎熬,她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不禁令人心中一痛。

地震来时,有多少母亲是强忍着自己的心疼,自己的悲伤,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她们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以后恨自己,但她们却知道,能救活一个,是一个,不能让两条命,或者更加多的命赔进去,也许这就是女人小小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在地震来时却救活了很多人。

母爱永远是伟大的,不要去质疑它,因为它能在最困难的时候爆发出最勇敢,最坚强的力量,它能让你明白,只要能它在,一切都不会是那么可怕的。 母爱也是矛盾的,在当时重男轻女的年代,丈夫为保护自己已丢失生命,为后代有孙子女,面对艰难抉择,二选一,选择救儿子。

从叙事结构、配乐、语言造型解读《唐山大地震》的独特视角

②语言造型与时空发展,塑造养母情感态度的变化。

语言的造型功能也与时间有关,王凳继母临死前在病床上对王凳说的一段话语:“你也长大了,自己回唐山去找亲人,你爸爸说得对,不可能都没有了,亲人,永远都是亲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位温柔、慈祥的母亲。

但在影片的前文中,王凳养母却是反对王凳回唐山找亲人的,在病床上的前一句话还表述了她曾经的看法。“医院的人都说你长得像我,他们才来多久,知道什么?”她曾经还对养父王德清说:“她不是我们亲生的,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甚至还反对王登上外地的大学,如此鲜明的对比正是语言造型的时间性关系,所造成的人物形象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语言造型具有的独特魅力。

在我看来,影片的语言造型,它抓住了亲情,抓住了人性,把故事用最简单朴素的笔触不加渲染地勾勒出来,情节细腻真实,演员表演到位,催人泪下。

有了特殊的意义,很容易引起有相同民族情结的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

这些极富真实感的语言细节表现为情节的再续发展制造了故事悬念,渲染了地震及余震后惊心动魄的环境氛围,从而塑造了可触可感的人物性格,将人性的抒发上升到国家民族创伤与救赎的高度。

总结一下:

《唐山大地震》讲述的是一个听起来似乎略显俗套的故事,短暂的23秒地震造成了原本幸福的一家32年无法愈合的伤痛。然而或许正是这种最贴近生活的平淡无奇,才赚尽了无数观众的热泪。冯小刚追求的是一种内容大于形式,建立在电影技术基础之上的情感高度契合。影片恰到好处地选取了亲情这一契合点,亲情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一下我对《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的一些思考,另外启发我们亲情和爱情一样,有时不能分谁对错。家是一个是讲感情的温暖港湾,只要亲情在,其它问题都好商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