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局外人电影剧情解说「梳理」

2022-03-12 17:36 作者:遇见小番茄 围观:

又是一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不过这部获奖小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品《局外人》。作者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我看的这本是李玉民的译本。

看不懂的《局外人》是荒诞还是哲学,原来这叫荒诞哲学

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书名比较新奇而入手的,买之前也未了解过书的概要和作者是哪位。从故事情节上看,这本小说并没有太多难懂的地方——这是在我刚看完之后的第一感受。但当回味时却发现,似乎没看懂这篇小说,所以只得重新梳理一下故事,以便读出一点感想。

主人公默尔索,文章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刚出场就是收到母亲去世的通知,便去养老院参加母亲的葬礼,在养老院却不想看母亲遗容,在葬礼上更是没有表现出任何悲痛,甚至在葬礼刚结束第二天就与前女同事去电影院看滑稽电影而后回家寻肉欲之欢,似乎母亲的去世只是一件无所谓的生活琐事;面对女友是否爱我的问题,否定的回答真诚而坚决,但并不影响与其结婚;对雷蒙的结交表现得无所谓,对老板的提拔也不感兴趣,在过失杀人后却又连补四枪,面对审讯亦无任何辩解。这一连串的事件导致了最后看上去悲伤的结局,为什么是看上去悲伤?因为他自己对何时死亡也并不在意。

默尔索就是这样一个奇葩的人,仿佛是独立于世界之外,不受世俗观念约束,只遵循内心的想法;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无所谓的心态,但绝不接受别人强加给他的信仰。

到这里,我们应该先来看看作者的生平,应该有助于帮助我们读懂一些东西。

阿尔贝·加缪,出生于1913年,法国著名作家,存在主义与“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在阿尔及利亚长大。童年坎坷,父亲死于战争,母亲靠做佣人抚养他长大。一生颠沛流离,二战期间发表了此成名作《局外人》。

一般作者的生平背景会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到自己的作品中,尤其是时代背景更容易让有思想的作家创作出不朽佳作。结合时代背景去看默尔索,我似乎看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不屑和失望,对无法改变时况的落寞,从而表现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既然身体无法脱离世俗,那就只能让灵魂得到自由。所以在其他人看来他是脱离生活、不懂社交、没有情商的异类,在审判时必须设法清除这种异类,以免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在世人看来,默尔索就是一个局外人。

在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理论下,这位局外人却是最清醒的,但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我想这种清醒的人都极难生存下去。很多人都希望能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生活,但往往被社会的现实慢慢打磨去了棱角,有的是将其深深埋藏在心底,当某个契机出现时仍能激起共鸣,而有的人因埋得太深而彻底消失殆尽了。

这种荒诞文学文章的确不容易理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而作者也并非让人们得出统一的结论,就像加缪在谈他读卡夫卡的荒诞作品是所用的方法:

1.不要随意撩拨,不要施展望文生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本领。

2.不要带着定见进入作品,抱着定见必然心浮气躁,匆忙质疑,自顾高谈阔论,结果南辕北辙,与作品毫不相干。

3.不要探究暗流,只因暗流涌动,根本无从探测,反而舍本逐末,难说不会被暗流吞没。

4.要做的是老老实实,步步紧跟作者的思路,哪怕不太理解。

所以我也没有写太多的分析和感悟,只因我的确像是不太理解,但又像是理解而不知如何表达。我想在有更多阅历之后再读此书应该会有新的理解,就像是以前读《活着》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