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白丝带电影剧情概要「分析」

2022-03-12 16:54 作者:上海正午 围观:

最近《隐秘的角落》热播,探讨了国产影视领域和社会学中的一个“隐秘的角落”:童年的恶。尽管在成人的眼中,孩童是天真无邪的,其实孩童与恶的距离可能比人们想象的更近,因为他们更接近人的本能,没有成人世界的善恶是非观,他们甚至懂得借助孩童的身份获得默许和纵容,进而对成年人的世界进行反击。

在追剧过程中,我不断想起了奥地利电影大师迈克尔.哈内克的名作《白丝带》。这部电影除了有《隐秘的角落》中的悬疑元素、“恶童”主题,还探讨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人性的恶来源于本能、诱导还是纵容?暴力会一代一代的传承吗?

《白丝带》:诱导和纵容童年的恶,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围绕着这些问题,哈内克筹备了12年之久,承载着他无数心血的《白丝带》在上映之后横扫各大电影节,拿到了第6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等重量级奖项。在《卫报》评选的新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百部影片中,《白丝带》高居第21位。

《白丝带》的故事发生在1913年到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夜,德国北部的一个偏僻小山村,本来岁月静好的生活突然被打破,医生骑马回家的时候被绳索绊倒受伤,一名佃农的妻子因事故身亡,一个智障孩子被人以上帝之名殴打至几近失明,所有这些恶性事件的始作俑者迟迟没有调查出来,而村庄里的纵火案和针对儿童的毒打仍然不断发生。伴随乡村教师的深入调查,当真相即将浮出水面时,调查却因为战争的炮火临近而被迫停止,成年人们也把原因归结到了被迫离开村庄的医生身上。

01 内外视角制造间离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恶的内因

哈内克不屑于用凶杀、悬疑这些商业电影的惯用元素,来吊观众的胃口,因此电影也没有以“查找凶犯”作为目标来进行类型化叙事。其实,在牧师给他的两个孩子重新绑上白色丝带时,幕后的凶手观众已经猜到了,剩下的问题只是为什么,而受伤的为什么会是乡村医生?是什么引发了纯洁的孩子本不该有的暴力行为,而是什么玷污了象征纯洁的白色丝带?

《白丝带》:诱导和纵容童年的恶,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哈内克在《白丝带》中努力营造一种对故事真实性不相信的感觉,因此他安排了两种内、外两种叙事视角,以制造间离效果。

●内聚焦(孩子的视角)

电影聚焦了6个家庭:医生、牧师、男爵、男爵助理、男爵保姆以及农夫。家庭暴力频繁出现,以至于作为承受者的孩子已经习以为常,并自然而然的进行学习和模仿。例如在克拉拉姐弟被施以鞭刑的段落之后,紧接着出现的是智障孩子遭受不明人物虐打的情节。

同时,敏感的孩子们发现了庄重外表下的成年人们的种种不堪:道貌岸然的医生,和助产妇合谋害死了他的妻子,两人在妻子遗像前通奸,医生最终残忍抛弃助产妇,接着又把邪恶的双手伸向了自己刚刚 14岁的亲生女儿,而他的女儿面对父亲的猥亵还要欺骗弟弟说自己在穿耳洞。男爵的妻子大胆说出了自己出轨的事实,男爵助理的妻子面对丈夫痛打儿子只能默默忍受。这个看起来平静和封闭的村庄充满了报复、通奸、乱伦、暴力等,相当压抑。

影片通过孩子的视角发现罪恶,向观众传达出暴力对孩子的刺激和影响。这些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暴力成长环境中,学会了如何施暴,并且变本加厉。他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不是为了玩耍,他们来围观恶性事件的现场不是看热闹,而是为了学习和模仿暴力,这让人不寒而栗。

《白丝带》:诱导和纵容童年的恶,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外聚焦(教师的视角)

教师的视角是一种“侦探”视角,带着观众们一步步查找事件的真凶,观众可以看到:两个男孩出于嫉妒,在冬天将窗户打开使刚出生不久的弟弟染上重病,男孩们肆无忌惮地将小女孩推入池塘,小女孩把剪刀戳进小鸟的身体放在父亲的桌子上表示抗议;智障小孩惨遭毒打并被戳瞎双眼,凶手还留下了“为父母偿还罪恶”的字条,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村里的那群孩子们。他们游离在村庄的各个角落,似乎对所有隐秘、罪恶之事都了如指掌。

孩子们不再是纯真、美好和希望的化身,他们的心里充斥着怨恨、冷漠和报复的恶念。以暴制暴成为了孩子们诡异而富有纪律的集体性行为,他们的身上,天然带着人类兽性的一面,当他们受到成年人的侵害之后,转而以正义之名审判他人。

《白丝带》:诱导和纵容童年的恶,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大人们在最后显然是察觉到了孩子们的罪行,但是选择了轻视和纵容,他们给孩子们系上白丝带以提醒孩子纯洁向善,可正是这种伪善的教育不但没有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行为,还使这种恶意一代代延续,最终走向了更大的悲剧。

02 黑白色在镜头语言、象征意义和氛围营造上的作用

在电影人挖空心思营造视觉奇观的时代,哈内克不顾制片方对于票房的忧虑,执意把《白丝带》拍成一部黑白片,影片中黑色和白色既是对立的又是相呼应的,明显带着哈内克的深度思索。

《白丝带》:诱导和纵容童年的恶,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黑白元素的视觉反差。除了白丝带这个明显的意象,村庄的外景还是房中的内景,以及人物的着装都遵循着独特的黑白搭配规律。屋内的孩子们常被放置在黑暗处,覆盖白纱的窗户与屋内的黑暗形成视觉上的反差。孩子们手臂上的白丝带与窗户的白纱相互呼应,与黑衣黑袍的牧师相互对比,反映出人物内心的纠结和挣扎。电影使用了大量的空镜头,比如货仓起火时,叙事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没有半点噪音,镜头中一半是白色的火焰、一半是黑色的夜景,这种强烈的对比构图,给观众以足够的留白,引导观众进行思考。

《白丝带》:诱导和纵容童年的恶,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黑与白的象征意义。“白丝带”的白是无罪和纯洁的象征,就像牧师在电影中所说:“白色是纯真的颜色,使用白丝带的初衷是佐助玛丽规避罪恶、自私、无礼、说谎和懒惰”。而黑色,代表着藏在暗处的肮脏和罪恶。尽管白丝带象征宗教的约束和道德的禁令,但它并不能约束住人们心中的不满、怨恨和恶念的滋生,因为这个村庄已经成为一个人性的试炼场,大人们伪善外表下的龌龊,和孩子们天使外表下的邪恶都被黑白色描述出一种静谧的恐惧感。片尾有个长达三十秒下雪的长镜头,茫茫白雪试图抹去人们的足迹,但来来往往的人群踩出了更多黑色的痕迹,寓意着白色无法掩饰人类的黑色行径,白丝带所代表的理想主义,成为了一种反讽。

《白丝带》:诱导和纵容童年的恶,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通过黑白色营造客观感和距离感。由于故事背景离观众较远,选择黑白色,通过影像就能给人更多的真实感,因为观众的潜意识中黑白片就是历史的再现,让观众很容易代入到那段历史的氛围里。电影运用许多的长镜头、空镜头,尤其是一些中远景镜头,机位固定不动,人物在画面中走来走去,同时加入了教师的旁白,他以讲故事的口吻对历史进行讲述,观众作为旁观者审视着发生的一切,从而产生了一种客观感和距离感。

03 纳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电影要审视的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症结

非常多的影评都把《白丝带》归纳为描述“纳粹的童年”,村庄里的那些孩子就是未来的法西斯主义者,是一、二战的主力军。但是,哈内克并不认同这种理解,他说:“并不能因为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德国,就被简单看成是一部关于法西斯的电影,实际上更准确的说法是关于人性和腐蚀的理想这一全球普遍存在的症结。”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是一个探讨了几千年的话题,在中国,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有大量的支持者,难分高下。孩子“天真无邪”的这种固有形象,就是“性本善”观点的延伸。而在国外,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之树的果子而犯下的“原罪”,亚当的子孙必须承担这原罪所引起的审判和惩罚。还有希腊神话中的弑父情结,弗洛伊德的“儿童性欲”和“俄狄浦斯情结”,人们虽不愿意却不得不审视人性里与生俱来的恶。

《白丝带》:诱导和纵容童年的恶,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哈内克显然是认同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认为每个人的人格源于幼年生活,童年的遭遇、原生家庭的创伤,会给一个人的一生带来难以抹除的阴影。这个主题在《钢琴教师》、《趣味游戏》等以往的作品中都有探讨。

《白丝带》中孩子们的恶从何而来呢?电影虽然没有非常明确的指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一些人物和情节的设置,看出最大的原因是成年人的诱导、教育和纵容。影片中有两个象征性的人物:男爵、牧师,他们代表了贵族和宗教,是理性、秩序、权威的拥有者,在村庄的地位就如同上帝一样,他们因为自己的权威受到孩子的挑战就施加体罚。比如牧师一家,作为父亲的牧师是传统父权和神权的代表,他注重秩序大于道德,孩子们晚归会被施以体罚,而且全家都会挨饿,他用权威约束孩子们的行为。

《白丝带》:诱导和纵容童年的恶,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但是这种理念显然是带有矛盾性的:一方面,他们代表的社会上层倡导孩子们崇拜极端的理性,竭力压制不一致的声音。另一方面,他们又灌输精英主义,对弱者的暴力和欺凌故意视而不见。这种镇压与服从的逻辑深入植入孩子的脑中,并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是孩子们在施暴时毫无罪疚感的原因,也是德国两次挑起世界大战的悲剧根源。正如哈内克所说:“任何理想主义走向极端,都会导致恐怖主义。”

可见,电影的野心不只是揭露个体暴力存在的根源,而是个体的暴力如何产生集体性和社会性,进而造成人类社会的灾难。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的最重要天性是“利己”, 抢夺资源活下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当然就会不知不觉地损害他人。心理学家洛伦茨认为,暴力的来源是生物的自我保护本能。孩子自然也拥有这种天性和本能,当天性被压制,为反抗的本能创造了条件,这种源自心理压抑的暴力倾向,一旦养成心理快感而要戒除非常困难,同时这种暴力倾向还具有群体性传导的趋势,进而造成了全社会的破坏性。

《白丝带》:诱导和纵容童年的恶,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哈内克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他描述的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我们跳出电影来看现实生活,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的天真可爱在于没有需要使用“恶”的地方,只有少数可怜的孩子,因为生活环境中的成人把“恶”的一面有意或无意地传导给了孩子,如何防止这种情况,才是人类社会永远的难题。

写在最后

观赏《白丝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相反,感觉相当沉重和无奈。和《隐秘的角落》一样,导演的初衷并不是让观众看到“孩子到底能有多坏”,而是在向人们呼吁:客观地认识“恶”的由来,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发扬“善”。

另外,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迈克尔.哈内克通过《白丝带》表明,电影这门艺术依然可以像武器一样锋利,拒绝娱乐消遣,刺痛人们日益麻木的神经,进而引发社会的反思,这才是一个艺术家最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感谢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