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拯救乳房电影剧情「解说」

2022-03-12 00:08 作者:解放电影院 围观:

《拯救乳房》是毕淑敏2003年系列小说“心灵四书”中的一部,在这个看似香艳的标题里包裹着的却是死亡的主题,这部小说也被称为中国心理治疗小说的开山之作。毕淑敏将十数年心理学学习和临床咨询经历汇聚在一起,用细腻的文字关注着生命的危难与提升。

《拯救乳房》/乳腺癌女性群像,在死之前找到人生

作家毕淑敏

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年过不惑的心理学博士程远清从海外归来,她接受了隽永医药公司一个心理团辅项目,在报纸上登载了一则征集广告,应征的八个人年龄参差,社会阶层、文化程度也大不相同,甚至还有男扮女装者,在她们身上却有一个经历的交集——乳腺癌。

退休中学校长岳评。老年失独,女儿死于乳腺癌,因为疾病,母女感情产生间隙,她参加小组是为了找到打开心结的钥匙。

风尘女小五,李桂花,或是鹿路,为了逃避道德的谴责不断的更换姓名。这个可怜的私生女,奋不顾身堕入风尘,是为了挣钱救她深爱的身患尿毒症的三哥,即便身体受到了戕害也依旧躺在一厢情愿的爱情里自我安慰。

花岚。经济学教授的女儿,因为资质平平被父亲安排进一个利益婚姻。丈夫是父亲的学生,这桩本来就没有基于爱情的婚姻,一开始就充满了猜忌,她在一个渐行渐远的夫妻关系中焦虑、憔悴,终于患上了乳癌。

研究生周云若。乳腺癌击毁了她原本的骄傲和纯洁。为了不让男友知道自己的病情,在乳腺手术的前一夜献出了处女之身,之后决绝的离开男友。而后,通过不断的结交新欢来麻痹内心的孤独、恐惧。参加小组既是为了倾诉也是为了救赎。

女司长卜珍琪。小城市长的女儿,父亲的引导使得她在仕途上一往无前,甚至于将婚姻也作为事业进步的梯子,在即将被提拔为正司级干部时,查出了乳腺癌。在她冰冷的人格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童年悲剧,无邪的她当众抖露了母亲的私情,母亲羞愤而死,潜意识里她认定是自己“杀死”了母亲。

老干部安疆。从旧社会的封建家庭中冲出,到革命队伍中寻求新生。在女兵训练营里,首长、战斗英雄挑走了其他的女兵,最后只剩下安疆,政委成了她唯一的选择,她把一切都交给了政委,连灵魂都没有保留,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才尝试着找回自我。

下岗女工应春草。社会身份是一个失业女人,家庭关系中是一个“作”女,家庭暴力也就成为她所作所为的“果”,身患恶疾,把握住丈夫的爱成为她最大的理想。

成慕梅(成慕海)。被毕淑敏称为“自以为得计的悬念设定”,他男扮女装的“阴谋”直到小说最后才得以揭晓,小说也是从他计划暴力自杀开始。他是千人一遇的男性乳腺癌患者,社会道德和疾病将他的人格撕裂成两端,一面是开朗、风趣的阳光男人成慕海,另一面是孤僻、阴郁的乳腺癌患者成慕梅。

《拯救乳房》/乳腺癌女性群像,在死之前找到人生

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

一个人什么时候最成熟?应该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因为此刻有足够多的素材和情怀来总结,《拯救乳房》也正是将人物推到这一最极端的场景。作者在本书的序中坦言,“我珍视我的文字,我把它们当做我生命的一个部分”,对死亡的思考让心灵充满悲悯,也能让人平静的面对生命中的凛冽寒风。死亡、女性的身体、心灵的复活在这部作品中很自然的汇聚成一体。

身体是爱的栖所,也会恶化为灵魂的监牢

卢梭: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于女人而言爱是因美而生,没有了爱的照耀生命也就没有了色彩。女人比男人更依赖身体的曲线,但是对于一个患上乳癌的女人,就算是丧失了身体——这个人生修行最主要的工具。

《拯救乳房》/乳腺癌女性群像,在死之前找到人生

女性癌症构成统计

小说中的周云若这样说:“从我知道得了乳腺癌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不是个女孩子了,我变成了不男不女的怪物。我身体的制高点,我的骄傲,我的爱情和没有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就将随着咔嚓一刀,变成可怕的深渊。我想,女人之所以被称为女人,是因为他无比美妙的曲线和这个曲线的功能,它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当它被损毁之后,我的尊严和勇气,也一起被埋葬了。”被切割了乳房的女人多敏感的成为情感的高手,她们在男人之间穿梭,不是道德败坏,而是为了自己的绝望寻找解脱。乳房对于女人是美的高点,也是生命的高点。

花岚在患病后开始幻想着大难之后夫妻关系的转机,但是残缺的身体没有能够支撑她的自信,手术之后她开始变本加厉的怀疑丈夫身边潜伏着另外一个女人。女人们都明白,爱可能不是源自于身体,而到了身体的爱才算是达到顶点。

成慕海精神的分裂缘起于身体的分裂。一个男人却得了女人才会得的病,但他不能以这样不“道德”的面目示人,如之奈何?最后他只有以分裂来应对,白天是寡言的成慕梅,夜来摇变成开朗的哥哥。分裂自然不能算美,因为我们知道的美都是那些完整的东西。人类的所有灵性都是寄存于身体之中,健康的身体提供心灵和智慧的滋养,而病体却成为了灵魂的监牢。

《拯救乳房》/乳腺癌女性群像,在死之前找到人生

《我不是药神》中的癌症患者

死亡最可怕之处是阻断了希望

哈兹里特:死亡里最大的祸害,不是孤独和恐惧,而是它阻断了希望。

现在人类的医疗水平,对于癌症,从来不统计治愈率,而只是统计存活率。一旦得了癌症就是与死神签订了契约,患者一边忍受癌细胞扩散造成的痛苦,一边还要被剥夺了希望的等待,无望的活着需要加倍的勇气和力量。

借用小说中的一段话,“人一得了癌症,好像上了死亡传送带,被打入黑洞。癌症是荒火,掠过之处,幻想成灰,欢乐失色,礼物破碎,成绩无光,信心瓦解,残留下来的只是恐惧和绝望的黑石头。”

《拯救乳房》/乳腺癌女性群像,在死之前找到人生

阻断希望是癌症最可怕之处

没有希望,人性中的恶端被放了出来,不顾一切的伤害别人。这也是为什么女儿在患上乳癌后与岳评母女关系恶化的底层逻辑。这样的伤痛会让活着的人“过不去,永远过不去。”

周云若在乳腺癌手术后不断的更换男友,又不断的抛弃对方,不停重复着这套情感复活与死亡的游戏,她是在绝望中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在正常人看来,死亡是宁静和安详的,是我们成长的最后阶段,之所以这么豁达是因为我们离死亡尚远,我们还有很多场梦可以做,我们还有扳回败局的机会。金斐的名言:眼前的哀伤,总有一个补救的办法,无论你怎样受苦,希望吧!希望是人的最大快乐。 面对死亡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连希望都放弃和转让出去。

《拯救乳房》/乳腺癌女性群像,在死之前找到人生

死亡如同一个恐惧和绝望的黑石头

真诚的表达,为了寻找出路

在心理治疗中,倾诉是最基本的疗愈方法,对于咨询师,倾听也是最高超的技术。正视死亡,摆脱死亡对人们的压迫,唯一的出路只有对话,与这个世界也与自己敞开心扉。在对话中,咨询师在用自己的生命唤起另一个生命,死亡也就成为将其他一切连接起来的要素。

《拯救乳房》/乳腺癌女性群像,在死之前找到人生

关爱乳腺癌的标志

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要死的时候,一般要经历惊愕、否认、愤怒到接纳这样几个阶段,能够保持与这个世界的沟通和没有大不一样。

毕淑敏曾经描述过持久情感关系的秘诀:应该是在于两个人之间那种纵论天地间的一切人与事的永久对话,这种对话只有死亡才能打破。丈夫对应春草持续家暴的背后正投射出她对这种对话的渴望。

一贯我行我素的卜珍琪拿出了所有的勇气与童年的自己进行了对话。她回到童年惹下大祸的礼堂,开始跟自己的童年对话。才明白,原来多年来对父亲的报答是为了掩盖对母亲的愧疚,因为在骨子里担起来害死母亲的罪责,最终她在痛哭后与自己达成和解。

《拯救乳房》/乳腺癌女性群像,在死之前找到人生

童年悲剧会伴随人的一生,成年后可能转化成身体的病变

鹿路拨通了三哥的电话,说出了心里最想知道的问题,也得到了最令她害怕的答案。三哥只是把她当成妹妹,没有男女之情。虚空妄想被打破,真实的美好随后浮现出来,她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成慕海向大家亮出了真实的性别,袒露了自己在与生命搏杀中的全军覆没,淡黄色的期望与猩红粘稠的绝望都毫无保留。说完了,那股撕裂自己的力量也就被卸去了。

只有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人们才学会大胆起来,因为他们即将失去。此时,最智慧的举动不是想着被别人理解,而是去勇敢地理解自己。

女人不是因为乳房才可爱,可爱是源自于勇敢,勇敢的表达,在生命的最后找到复活的道路。

《拯救乳房》/乳腺癌女性群像,在死之前找到人生

佩戴了乳腺癌标志的女人们

岳评校长变得能够安静的听别人说话;

鹿路换了新名字开始了没有三哥的生活;

花岚可以坚持每天上班;

周云若开始新的恋爱和硕士论文写作;

卜珍琪不再讳疾忌医,开始采用新疗法;

安疆在临终前开始把自己从政委的身体里剥离出来;

应春草参加了一个女子防身术训练班;

成慕海销毁了爆炸装置,再经过狗肉店时已经不忍卒读悬挂着的血腥菜单。

只要生命还在,心灵的成长就会一直延续,甚至于在最后的时刻迸发出超常的智慧,因为在最后一刻我们可以放心的把一切托付给死亡,我们可以为那个时刻心无旁骛的做准备。

赫尔曼·黑塞说:死亡回馈给我们智慧,它让人们突然懂得,原来痛苦、失望和悲愁不是为了惹恼我们,使我们气馁或者无地自容;它的存在,是为了使我们心智成熟,臻于完善。

作者:山连山。影视艺术学硕士,青云奖获得者,高校教师,心理学爱好者。

写作本篇不是赞美死亡,而是寻求心灵的平静。渴望与足下的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