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盲证韩国电影好看吗

2022-03-10 23:08 作者:波老师看片 围观:

犯罪和悬疑确实是日本电影导演最擅长、观众也最习惯看到的类型,但似乎也逐渐让我们忘记日式悬疑故事的独特魅力,从《麒麟之翼·新参者剧场版》的犯罪推理到《愚行录》、《从宫本到你》的写实风格,其中对于日本社会与人性面的描写都相当迷人,而《看不见的目击者》也同样是如此。

改编自2011年上映后便大获好评的韩国悬疑片《盲证》,电影《看不见的目击者》同样把故事锁定在绑架案件目击者刚好是一位盲人,导致证词不被警方相信而后发生的危机事件。只不过尽管有着这吸引人的故事题材,在相同剧本先后推出韩国、我国《我是证人》与越南《无证之据》四种版本的情况下,可以说都受到了不小的关注。

所以这次由日本拍摄的《看不见的目击者》能否做出具有新意或有着日式风格的改编也成为评价这部作品好坏的关键。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看不见的目击者》剧本由《浪客剑心》的编剧藤井清美和导演森淳一以原作为基础进行打造,以《小森林》系列及《重力小丑》等作品,在豆瓣上都近乎拿到9.0的高分,可以说森淳一十分擅于挖掘人心的能力。

而该作也以原作的魅力为基础,大胆加入了属于日本的社会元素,像是“猎奇杀人、女高中生诱拐、贴近现实的恐怖感”等等,看似是悬疑片,实则也挑战日本电影惊悚的新高度。

悬疑片大师森淳一曾经执导多部作品,近期也与HBO Asia合作日本首部原创剧集《女神探夏诺克》,对悬疑氛围掌握极为出色。这回操刀执导《看不见的目击者》,他试图指出边缘人在社会中遭到无视的问题,并结合狂放不羁的暴力,更加拓展了此类型电影的可能性,也让电影跳脱韩国电影的节奏,所以你会看到日版主题更加突出日式恐怖惊悚的风格,尤其充满血腥仪式感的连环杀人手法,更让观众看得头皮发麻。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影片片头就让观众知道女主角夏目是个具有天赋的刑警,不管是枪枝射击、制伏罪犯、体能运动,或者鉴识科学等能力皆名列前茅,唯一挂心的就是家中那不长进的高中生弟弟。

没想到在准备当上警察的前一晚,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不仅让她眼睛失明,作为姐姐无法尽自身责任照顾好弟弟的愧疚伤痛,也让她在案发过后三年仍意志消沉。

因此《看不见的目击者》片中那起的绑架案件就好像为她枯燥且缺乏希望的生活注入一道活水,重新找到生存的方向。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如果你忘记韩版《盲证》而把它当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来看,导演把这个故事拍得有条不紊,自始至终都让观众感受到一股高压的氛围,悬疑推理的情节相当缜密,善用音效和配乐制造紧张的气氛,几个镜位的处理也颇具水准,如片中发现成堆的少女尸体时,摄影机以俯视的角度拍摄,佐以哀伤的配乐衬底,颇有为这群无端牺牲的生命不舍和惋惜之沧凉悲壮感。

在呈现盲人想像的画面上,森淳一让外部景观和主角的内心世界同步勾勒,让我们更对画面中会出现何种看不见的事物感到好奇或紧张,观众亦能同理于女主角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的谨慎恐惧,心也快悬到了嗓子眼,吉冈里帆的确赋予夏目一个坚毅果敢的勇者魂,在屡为她成功脱险的表现欢呼之余,同时也期待她所彰显的正义终能赎回。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我非常喜欢日版着重突出的“盲人”主题。

在呈现女主角夏目即便已经适应了导盲犬、声音打字的盲人生活,但从被迫放弃自身想成为刑警的梦想,到深陷于对母亲与死去弟弟的自责,都使她依旧无法面对现在自己的心境描写。

而在这情况下,逃避探望弟弟的她却因此卷入一起绑架案之中,不仅让夏目得以发挥她的刑警天赋与本能,也借由能让人产生共鸣的角色为《看不见的目击者》整部电影盲人目击者的故事题材立下相当好的基础。

如果案件的目击证人是个盲人,光凭她听到的声音来报案会发生什么事情?在警力不足且案件繁多的情况下,是否要听从她的指示去详细侦办?而面对两位目击证人有着的相反证词,要相信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那方?......《看不见的目击者》巧妙利用整个社会对于盲人的刻板印象,让夏目这位目击者因为眼睛看不见而不被采信的心急如焚,让故事前段有着相当紧凑的节奏。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因此打着人气明星的招牌,我们不仅能在《看不见的目击者》中看见女主角夏目因为缺少视觉,只能运用其他更加敏锐的感官对抗穷凶恶极的绑匪、救出生命危在旦夕的少女人质。

同时也透过她以自身力量说服另一位同样被卷入案件的高中生,两人凭借女孩名为丽莎、凶嫌驾驶车辆外观等少量线索,一同逐步往下追寻的过程,在《看不见的目击者》整体以犯罪悬疑作为基底的故事中对角色有更深入的描写。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另外因车祸而失明的夏目,她过着三年封闭的生活,只有导盲犬相伴,而在主人遇险时,会奋不顾身得保护她,使得这成为全片最动人的高潮情节。

为了找到这只和主角形影不离的重要角色,剧组特别请了专业训犬师宫忠臣寻找适合演出的狗狗。他花了很长时间寻找,终于相中这支叫帕尔的拉不拉多。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帕尔生性活泼,训犬师说:

帕尔现实生活中的个性很皮又爱撒娇,并不适合成为导盲犬,但吉冈的个性真的很好,狗狗是能洞悉人性的,所以他很爱吉冈,有着想要保护她的本能,是很适合演出的狗狗。

由于帕尔并非专业导盲犬,虽然在训犬师的指导下,在电影中的演出也颇具有专业架式,也能配合剧情演出吠叫和撕咬的情节,引导吉冈走路时也会避开障碍物及遵循走路靠边的原则,非常聪明。

训太师强调狗狗拍戏时,要注意不能让他们负荷过重的工作量,不然狗狗也会陷入崩溃的状况,所以必须随时注意它的食欲和精神状况。帕尔在完成拍摄工作后,被送到北海道稚内市的动物互动乐园,成为驻园名犬。

除了它,还有许多参与过知名影视作品演出的狗狗都住在这里,有演出过藏原惟缮《南极物语》的狗明星太郎、次郎也都此生活。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除了硬件配置,一个好的剧本也成了这部影片的核心关键。

一个成功的犯罪心理剧,并非要巨细靡遗描述犯人的犯罪动机,或是努力呈现血流成河的景象,又或最后来个翻转,《看不见的目击者》成功之处不在于他够血腥或故事发展如何出人意料,而是在于他描摹了一个《看不见的犯罪者》的内心图像。

人可以经由观察、模仿、学习,就将犯罪这件事当成跟呼吸一样自然,观看其他与犯罪有关的电影,如刘品言主演的《恶之画》里认为杀牛跟杀人无异的杀人犯黄河,《无声》不甘被霸凌而反过来霸凌别人的听障生小光。

这些犯罪者的犯行看来荒谬,但证诸现实世界却真实存在。

《看不见的目击者》精彩的地方固然在于他充分发挥的电影作为娱乐的声光效果,既有扎实拳拳到肉的打斗场面,又有高速运镜的地铁追逐镜头,但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描绘像幽灵般存在的犯人,是可以无声无息的安放在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端看这颗恶的种子哪天萌芽滋生,这看不见的力量所予人的畏怖感,才是电影令人细思极恐之处。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就因为《看不见的目击者》整部电影的核心还是在于角色和故事背后希望讲述的主题,整起案件并不算特别艰深复杂,从男女主角最初手上握有的线索,朝着离家高中少女的方向出发,并在犯人想要阻止两人追查未果之后找到其他已经受害者的尸体、得知连续杀人凶手的犯案动机,进一步缩小嫌犯的可能人选,最终真相便自然水落石出。

所以我们不妨从整起案件的调查过程与背后所反映的情况切入,找到《看不见的目击者》真正想要讲述的重点核心。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就如女主角夏目在滑板少年身上看到自己弟弟的身影,更加深她想要调查这起案件的决心。

或许我们能在《看不见的目击者》中看见由田口智朗所饰演的警察对这起案件展开的积极调查,但同时电影也利用最终凶手的犯罪过程与动机,呈现出如果原本应该维持社会秩序的警察变成制造混乱的犯人,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多严重的影响。

有如曹圭章导演《目击者》般揭开可能隐藏在体制下的黑暗面,配合里头残缺不全的尸体与血腥虐杀画面,这些都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仅仅作为一部悬疑片来讨论外这已经足够了。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在这里必须说一个很高明的地方。

《看不见的目击者》在让代表正义的警察一一消失,展现出对于社会的失望与故事绝望感的同时,也以女主角夏目身为前刑警的责任感与原本对未来缺乏理想抱负、每天混日子的高中生,在遇见女主角后感受到被别人需要的感觉。

这不仅让她们在调查中逐渐成长和找到救赎的过程贯穿《看不见的目击者》整部电影,也让观众通过这段故事获得能这个黑暗险恶的世界中寻找我们能看见的光明与希望,接受现在这个真实自己的正面能量。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尽管《看不见的目击者》还是有着反派死于话多、警察支援永远在事件结束后才来的公式化缺陷,但在我个人没看过其他版本的情况下,依然能在片中看见许多有着日本味道的改编。

从整体的叙事方式与风格调性,到无论是加入黑警、主打女学生的风俗业、谎称为救神的诈骗犯、亲子疏离的家庭关系等社会议题。

或者是凶手希望用六位死者达到断绝人欲望的根源的“六根清净”,甚至里头神秘的退休警员还找以恐怖片《哭声》闻名的日本演员国村隼来饰演,都在成功制造整个故事的悬疑感之余,展现出《看不见的目击者》这次改编的诚意。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我也非常喜欢《看不见的目击者》几段刻意利用声音取代画面呈现的拍摄手法,不仅让观众跟角色一样用听觉在脑中建构出当下情况。

更发挥出电影“看不见”题材的特色卖点,女演员吉冈里帆着实很卖力。从小恶魔到近来的清纯可人形象,通过这样的设定,也让观众发掘吉冈的全新一面。

她说:这是我演出以来遇到最困难的一次,要诠释双眼看不见的状态,更要充满紧张和悬疑的感受,还有很多奔跑及动作场面,真的是下了一番功夫。这是我从未诠释过的角色,我投入了身心灵去演出,很感谢在30岁前遇上这部作品,现在是我迈向30岁的转折点,这部作品为我之后的戏剧之路开拓了更多可能性。

在导演森淳一眼中,吉冈里帆是个非常认真努力的年轻人。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总的来说,作为《盲证》剧本的第三次改编,《看不见的目击者》能在全片优良的气氛塑造之下,透过一起绑架事件呈现出几个日本的社会议题,确实也展现出这个犯罪惊悚故事的迷人之处。

正是如此,《看不见的目击者》结局那个以泪珠落下声音作为灵感设计的铃铛坠饰来作为女主角夏目最后击倒凶手的关键,更是代表着她能够面对当年的意外事故,将伤痛转化为向未来前进勇气的心灵成长。

就如同在滑板少年在担心自己无法成为一位警察时夏目给予的肯定:你可以的,一定可以的。

眼盲不代表失去一切,自身存在的价值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这或许是这类作品翻拍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比韩版稍差,比中国版略好,堪称日版的《盲证》究竟有哪些亮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