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鲁冰花电影版好看吗

2022-03-10 10:13 作者:宿夜花 围观:

文:宿夜花

歌曲《鲁冰花》随着著名歌手甄妮在央视春晚的演唱成了几代人心中经久不衰的经典,这首歌简洁质朴、感人至深,而这首歌则是出自同名电影陈立国导演的《鲁冰花》(改编自著名作家钟肇政的同名小说)。

电影《鲁冰花》在豆瓣有8.8的高分,而同期华语片中同档评分的多是侯孝贤、杨德昌等电影大师的名作,例如《悲情城市》8.9,《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8.8,《童年往事》8.8等。对比这些电影评论界、手册、榜单的宠儿,《鲁冰花》在通俗性与艺术性上的融合则更为符合大众审美。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电影《鲁冰花》有着相当丰富的主题,它是一部关乎梦想、教育、童年、成长、亲情、故土等元素的电影,就像一首哀而不伤的抒情诗、一幅古典意蕴的乡土风情画。对现实的批判、对人本主义教育的呼唤、对亲情的礼赞、诗意与童趣的融合都使得影片有着动人的力量。

01.人本主义的呼唤

80年代末的这部电影与同期的《死亡诗社》在故事上有些相似,它可以看作是现代话语体系中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教育冲突的故事,同样它也是传统话语下“千里马与伯乐”故事的当代延伸。

古阿明(黄坤玄饰)是一个在绘画方面颇具天分的孩子,却因为性格活泼顽皮、家境贫寒、文化课成绩落后在学校不受重视。在古阿明的班上,林志鸿是最受欢迎的,作为乡长的孩子,他文化课成绩优异,绘画风格循规蹈矩、一字一板,是思想僵化、奉行行为主义的主任、组长们的最爱。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随着践行人本主义的郭云天老师的到来,一切发生了改变。郭云天老师的来到有着多重意义。首先,他的到来代表着现代价值观对水城乡这个封闭的乡绅价值体系下的偏远单元的冲击;其次,作为人本主义的维护者,他与教条呆板、世俗功利的训导主任为代表的老师们又形成了教学观念上的矛盾。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郭云天老师注重个性的挖掘、侧重于发现孩童身上最本真的天性与想象力。因此,他钟情于古阿明天马行空般的率性而发。而与此同时,学校以训导主任为代表的老师们热衷于把学生培养成照稿子演讲、按比例画画类似照相机般的学习机器。当他希望古阿明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时,遭到了反对,最终他被迫离开了学校。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电影的结尾和《死亡诗社》对照之下便凸显了电影的现实批判力度。《死亡诗社》中,“船长”基丁老师离开了,但学生们坚定了方向。《鲁冰花》中,郭老师离开了,学生们仍旧回到了昔日的模式里。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古阿明的画在国际上获奖,学校和乡长开了表彰大会,大力宣扬这个出自水城乡的天才。本质上,对于学生的真实才华与天赋,他们仍旧是漠视的,他们所追逐的仍是世俗上的名与利,因为古阿明受到更高一层的认可(绘画作品在国际获奖)戳中了他们附庸风雅的心。

黑色幽默式的情节、训导主任前后判若两人的态度使得电影的批判力度达到了顶峰,与国学经典《增广贤文》中“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揭示了一样的道理。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唐代文豪韩愈曾说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关于个体价值的实现困境是自古以来便存在于世的命题。而《鲁冰花》则采用了一个当代的故事,通过绘画天才的悲情命运、理想的破碎来反思当代校园生态、反思个体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这种自古以来就困扰着无数人的命题,这是十分令人钦佩的。

影片郭老师人本主义理念背后所昭示的主题即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力,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而这个价值无法用僵化的价值尺度去衡量。

02.无私亲情的赞美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啊鲁冰花。

家乡的茶园开满花,妈妈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花鲁冰花。

从电影的插曲《鲁冰花》的歌词可以看出,鲁冰花的意象与母爱是紧紧相关联的。影片的开头也运用了鲁冰花凋谢成为肥料孕育茶叶生长这般“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典故,以此象征着母爱的无私奉献。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但电影中母亲形象却是缺失的,因此这种情节编排也招致了部分观众的不解。古茶妹、古阿明姐弟俩的母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便病逝了,电影甚至也没用闪回、插叙的方式以视觉段落的形式再现母亲形象。而是透过古阿明的画、古茶妹口中的“戴着斗笠”隐约地给观众一个模糊的形象。

在我看来,此种方式的精妙之处便在于它更大程度地用一种留白的方式引发观众对片中母亲形象的想象,与此同时它更能调动观众对自身母爱体验的回忆并与之形成共情。如果说用一个明晰、具体的母亲形象来具象地呈现母亲形象,那样无疑会限制观众的想象。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乔羽为电影《上甘岭》所写的歌词《我的祖国》中,用了“一条大河”而不是“长江”或“黄河”,也是用简单却有想象空间的词取代具体指向单一明确的词。影片《鲁冰花》中,母亲的形象同样不是具体的,但同样可以引发想象,在孩子的视角下:茶园花开之时,戴着斗笠的母亲,一边辛勤劳动,一边露出甜美的微笑。影片叙事话语下所隐匿的场景更是无数观众童年时对母亲的记忆。

从另一个角度看,影片巧妙地将母亲形象转嫁到古茶妹这一富有光彩的姐姐形象。古茶妹作为姐姐,她像母亲般无微不至地照料弟弟,而古茶妹也不似一般女孩般活泼,更有着超越年龄的老成与持重。一方面,她的思想特质是东亚传统家庭女性的写照,为了家庭、父亲与弟弟有着自我牺牲精神;另一方面,她对弟弟的爱与欣赏体现了女性的包容与纯真,与电影中成人世界间的世俗与功利形成对比。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是故,两种角度的联想中,影片母亲的形象呼之欲出。就像无数东方文明下的劳动女性,她辛劳勇敢、质朴坦率,总是用身上的包容与乐观给人无尽的力量。而影片在赞美亲情的无私之时,巧妙地将母子、姐弟之情与传统的民族心理与家庭结构结合在一起,使得影片刻画的亲情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一种合乎东方道德人伦的亲情之美。

03.童趣与诗意

孩童视角的童真童趣与诗意直觉的完美结合是影片一大亮点,它更多的通过一种感性的方式呈现。童真与诗意是80年代华语电影中的关键词,例如第四代导演吴贻弓的《城南旧事》、台湾电影大师侯孝贤的《冬冬的假期》,都是很具代表性的例子。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电影中的诗意直觉与童真童趣在一系列景与物中得到完整的展现。

直觉是种赋予情感以形式的能力,即心灵给物赋形,或者是把外在的东西纳入心灵的形式之中,直觉即表现。(见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茶园,白鹭,山水,竹筏呈现出的是一种“天人合一”般的意境。而皮球踢破玻璃,水牛涂上泥之类的情节则是影片童真童趣的体现。影片中的诗意与童趣体现的意蕴与《捉泥鳅》、《小茉莉》、罗大佑的《童年》等校园民谣相映成趣。

古阿明身上的天赋恰恰来自于他内心不受拘束的想象力与未被成人世界规则束缚的纯真。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古阿明的画《天狗食月》与《茶虫》中,都反映了孩童对世界充满创造性的想象。而这背后体现的是孩童最纯粹的内心:“天狗食月”的背后是一个家庭间父子口口相传的传说,寄托的是一种家庭温情;“茶虫”更是古阿明作为茶农的孩子心中对茶叶丰收最朴素的愿望投射,他希望把茶虫杀死,这种朴素的愿望则体现了一种单纯的乐观。

豆瓣8.8,《鲁冰花》为何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古阿明一角也是创作者对去伪存真的价值观的呼唤:蜡笔该画出的是对世界独一无二的真实理解与感悟。这种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领悟与极富创造力的展现,是忠实于对自身真实的生命体验与内在意志的,绝非讨好与迎合。

而对童真与诗意田园的迷恋,也反映了在城市化商业化的过程中,人内心渴望摒弃浮华回归本真的心理。这种带有强烈人文精神的反思在80年代的华语片里有着不同形式的体现。

© 本文版权归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