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423电影好看吗

2022-03-10 09:47 作者:娜娜眼里看世界 围观:

最近,电影圈里的爆款无疑是管虎导演的影片《八佰》。影片延期一年后公映取得了很好的票房,作为消除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的一剂解药,给备受打击的电影界提振了信心。但是,围绕电影《八佰》的话题不断,争论更加激烈,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在多元化、特性化、个性化的今天,对一部影片,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这对电影艺术乃至文化发展是好事。我认为,在评价电影《八佰》时,需要首先达成两个方面的共识。

电影《八佰》虽有瑕疵,但依然是爆款

首先,从历史史实维度来说,影片以真实事件为蓝本,但并不呈现历史原貌。它是从中华民族8年抗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截取了1937年上海淞沪会战这一小段当中的一个小片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再创作,这部影片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既有历史事件大背景下的写实,更有故事细节表现所需的人物与表现形式的想象性架构。因此,看这部影片,需要了解“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来龙去脉,但是最好不要在具体的人物和战争过程细节上与历史的本来面目过于苛刻地对照。毕竟,艺术作品并不是历史本身。

其次,从作品主题维度来讲,影片讴歌军人的英勇顽强,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它是以今天的视角,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上,摒弃党派纷争和其他利益因素,用视觉和听觉的艺术震撼,对国民党88师524团的423名号称为八佰壮士的官兵80多年前的英勇行为给予的高度褒奖。影片弘扬的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危难时的不屈精神和家国情怀。壮士们的行为可歌可泣,精神气贯长虹。这是尚待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在新的历史下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应有评价,而不应该以淞沪会战国民党军队的整体溃败以及四行仓库保卫战军事上的无意义而加以否定。

在上述共识的基础上,从艺术角度审视这部影片,无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欣赏这部影片。

电影《八佰》虽有瑕疵,但依然是爆款

《八佰》成功复盘并让人体验了战争场景。战争影片带给观众最主要的感官刺激是什么?混乱、残酷、血腥、英勇、悲壮,可能这是几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词。影片开头的镜头频繁切换,场景、人物的闪回令人目不暇接。老鼠的出现并窥视,是非常传神的,凸显了断壁残垣、生灵涂炭的混乱与残酷。勇士们坚守四行仓库4天4夜,枪炮声不断,硝烟弥漫,有由远而近的火力强攻,更有近身肉搏,充满了嗜血的场面。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无疑成功复盘了宏大的战争场面与过程,让今天的我们能够直观、立体地、浸入式体验战争的震撼性、破坏性和悲壮性。从这一角度来说,影片是成功的。

《八佰》是放大局部成就宏大叙事的影片。就全局而言,四行仓库保卫战构不成宏大叙事。但是,与管虎导演同样表现抗日战争的影片《斗牛》以及悬疑影片《杀生》等不同,本部影片采用大场景描写,影片中苏州河北岸的废墟和南岸的灯红酒绿产生强烈的对比;河对岸围观的民众,租界人员的观望,空中的西方国家观察团飞行物等,已经在精神世界里超越了四行仓库这一小小建筑物所能承载的象征意义。因此,局部放大后具有了宏大叙事的基础。在抗战历史上,淞沪会战国民党总体败局下的这场保卫战的胜败并不具备根本性的军事意义,而更在于借此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限制日本军事侵略行动的政治与外交意义,但也仅仅是象征性的。

电影《八佰》虽有瑕疵,但依然是爆款

《八佰》是群像性、主角并不突出的影片。影片在推进故事情节方面,主要采取了三条线:一是谢晋元为代表的国民党正规军的留守人员的顽强坚守,他们成为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中坚力量。二是端午、“羊拐”、“老铁”、“老算盘”以及“小湖北”等为代表的各地保安团增援力量以及国军被打散的散兵游勇以及逃兵等在四行仓库保卫张中经受的肉体与精神的蜕变。三是绝大多数平民及租界内的各色人等如赌场老板及保镖、唱戏的班主,大学教授等对四行仓库守军的态度:观望、同情、精神与道义支持等。

但是,影片扁平化的人物设置,挑选不出一个类似于《老炮》中的六爷以及管虎导演其他影片中的“牛结实”、“牛二”等灵魂人物。无论是524团的团副谢晋元、还是戏份颇重也相对完整的“端午”以及“羊拐”、“老铁”、“老算盘”以及“班长”、“山东兵”、“小湖北”等,很难让人们感觉到他们有主角的光环,成为串起整个故事的关键。作为主角,他们在形象的刻画上和戏份上都有些苍白。

电影《八佰》虽有瑕疵,但依然是爆款

《八佰》是催泪指数颇高打动观众的影片。前面谈到了,影片中,端午这一角色相对而言故事比较完整。端午对战争由开始的惧怕、想逃跑到后来的主动融入杀敌,再到最终护旗英勇牺牲,充分显示了大多数中国人在抗日战争中的原生态到新生态的转变过程。他牺牲一段的特写镜头无疑是催泪指数颇高的。有一个情节,壮士们为了坚守阵地,身上绑着手榴弹调向攻入仓库的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镜头,也是让观众震撼的催泪弹。苏州河南岸赌场保镖为了给坚守部队送电话线,不畏枪林弹雨过桥,最终英勇赴死;女童军杨慧敏渡河送旗帜振奋军心和士气,一众士兵集体护旗全部阵亡,还有小湖北在哥哥端午牺牲后毅然留下来抗敌并与牵着白马与谢晋元一道与日本人谈判等等,这些人物的壮举犹如一束束阳光驱散沉沦的阴霾,让观众热血沸腾,产生强烈的保家卫国的精神动力。

《八佰》是一部很多细节值得商榷的影片。影片在写实基础上,对战争的描写有艺术上的创新。通过一匹白马的引入,对影片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性架构。一方面,马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赵云七进七出曹营的经典形象,来烘托壮士们坚守阵地的英勇气概。尽管在一个储存着各类物资的仓库有一匹灵动的马出现显得非常突兀,但是,这种创新的尝试非常好。值得商榷的是:这一创新性的尝试,对于突出人物特质以及推动故事演化作用有限,甚至让观众感到有些牵强。

电影《八佰》虽有瑕疵,但依然是爆款

在架构人物和故事方面,本部影片还有上升空间。不是说群象性的人物设置不可以,但是,就战争影片而言,有一个英雄人物作为主心骨,更有助于深化影片的主题,也有利于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人们需要透视战争的残酷性,更需要灵魂性人物的平凡成就的伟大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也可能与影片的剪辑有关,影片总有一定程度的支离破碎感。比如:赌场女老板(刘晓庆扮演)的戏份,何香凝(姚晨扮演)、大学教授(侯勇扮演)及其夫人(梁静扮演)在影片中的镜头,想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并不特别明确,方记者(辛柏青扮演)辗转于敌我之间的作用何在?等等。

此外,影片开始的画面,一直在显示主要演职人员的相关字幕,一直到20分钟处才显示出片名《八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整体观感和欣赏的完整性。

然而不管怎样,瑕不掩瑜,《八佰》绝对是一部爆款影片。

#战争影视剧我来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