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忧郁症电影好看吗

2022-03-09 03:28 作者:斌哥话电影 围观:

小龙女的扮演者李若彤因为亲人去世加上感情受挫,突然陷入抑郁症的漩涡中,她自述除了吃药,她还去健身房做四五个小时的运动来积极面对,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才走出抑郁的阴霾。

在影视圈,李若彤不是唯一饱受抑郁症困扰的艺人。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郑秀文也一度被抑郁症困扰。拍关锦鹏的电影《长恨歌》时,她抑郁症发作,到了2013年才康复,并受到抗抑郁症机构的邀请演唱歌曲《一追再追》。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还有张国荣,他曾说过,“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会这样?”因为深受抑郁症困扰,与2003年4月1日从香港中环文华酒店24楼纵身一跃。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就连作家和政治家都饱受抑郁症困扰。

海明威在创作《老人与海》时已经是深度抑郁和躁狂,做过15次痛苦的电疗,想要尽可能把抑郁症消灭掉,就是打不败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开枪自尽。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丘吉尔也是备受抑郁症的折磨。他将抑郁形容为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他不放。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说起这种病,直到18世纪下半叶,它才被看作是一种疾病,中医里称之为郁症。

目前,全球抑郁病患者达到3.2亿,全球每年有8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而死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一位的疾病。

抑郁症患者的共同点是感觉累,因为生命能量在损耗。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种早期表现,接着出现情绪低落,持续两个星期以上,严重程度就是很痛苦,整体的社会功能受到了影响。

伴随而来的是思维迟缓,各种能力的下降,先是工作能力的下降,判断力下降,最后连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损耗,情绪越过某个阈值,就会带来致命的危机。

针对抑郁症这种精神疾病在全球蔓延的现状,央妈最近就制作了共六集,每集24分钟的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首先是患有抑郁症的中国青少年群体。

家住广州的子烨初三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后就休学,后来发现了深圳的一个对抗抑郁的互助社群,她加入该社群后,结实了许多跟她经历相似的同龄朋友。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在互助社群导师张进的帮助下,子烨不仅战胜了抑郁症,而且还成为了互助社群青春编辑部的一名成员,经常在社群公号里发表文章,记录被抑郁症纠缠后如何在困难和绝境中寻找希望的故事。

第二位患抑郁症的女孩是家住北京的钟华,她性格开朗,一点也看不出患有抑郁症。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她如实地向父亲说自己得了抑郁症,父母就带着她去看心理医生,经过一年的治疗,如今已经基本康复,这次经历也让她开始做抑郁调查的公益活动,通过自己患病的亲身经历来影响更多被抑郁症困扰的青少年。

第三位是4年前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的大一学生苏麒,他在北京上大学期间两次试图自杀。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去安定医院治疗,他的抑郁症没有明显诱因,吃了两个月的药还是状态很差,于是苏麒的母亲不得不亲自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同时也在反思她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这种隐藏极深的抑郁症需要他在生活中长期跟抑郁症博弈。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如果感觉自己有抑郁倾向和苗头,一定要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接受心理治疗,否则发展到重度抑郁症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是中国的成年女性抑郁症群体。

小平是杭州摄影师张楠通过网络征集人物拍摄联系上的抑郁症女患者。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她来自一个离异家庭,父母离婚后,她同妹妹一块跟父亲生活,却极少得到真正的父爱,又时常想念母亲,缺失家庭的爱让她一度陷入抑郁的黑洞中。

在妹妹的陪伴下,她参与拍摄这个以抑郁症为主题的照片,这让小平坦然地面对抑郁症,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它。

曼玫作为别人家的孩子,上学的成绩一直优秀,15岁就考上大学。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然而,她却在18岁那年在大学宿舍割腕自杀,被医院确诊为重度抑郁症。

她觉得家人和别人对自己的喜欢和自己对自己的喜欢不是一回事。

她时刻在思考,如果坚持做自己,那别人眼中的喜欢是否还能持续。

这种对于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反而成为了她陷入抑郁的圈套。

幸运的是,她的大学同学兼丈夫之言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给与她精神支撑和鼓励,成为她康复的心理支柱。

另外,曼玫还通过上传自己的绘画作品来影响跟她同样深陷抑郁困境的人。

周墨西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她很崇拜张国荣,然而,在产后三个月遭遇抑郁症困扰,如今战胜抑郁症的她因为看到了曼玫的作品后感同身受,决定收集类似素材集结成书。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陈雪是北京妇产科医院的医生。她认为对有抑郁症的孕妇要有心理观察期。跟周墨西一样,她也在孕期饱受抑郁困扰。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女性不仅要负责生育,而且还要解决工作上的各种问题,这些加在一块无形中会给女性巨大的压力,给抑郁症可乘之机。

学会自我宽容和关怀是缓解抑郁症的关键,调整情感,生活和工作上的预期,不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才能从容地走好生活的每一步。

第三是患有抑郁症的中国老年人群。

中国目前有2亿多的老年人口,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这三位老人现身说法,亲叙患上抑郁症的真实经历。

老袁的儿子不到30岁就因抑郁自杀,这让老袁痛苦不堪,每次提及儿子的死,他就伤心流泪。2015年开始,他被诊断患上抑郁症。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通过朋友认识了毛爱珍,她的儿子于博28岁也是因为抑郁症自杀离开的。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在毛姐的鼓励下,老袁开始游泳和学萨克斯,妻子丁香则投身公益慈善。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毛姐也在儿子去世一年后创办了公益基金会,开始做抑郁症的普及工作。

她还接触微信小程序,做抗抑郁的资讯分享平台,让另一位曾患过抑郁症的曹林做代言人。

曹林在大学执教,专业评比曾位列全国前三,晚上做实验,白天带学生。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这样的工作安排不仅让他患上高血压,糖尿病,而且还被确诊患有抑郁症,尤其是去医院看病发现有病人去世后病情就变得更严重了。

后来他通过跑步一石二鸟,糖尿病和抑郁症都缓解了。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有老袁,毛姐和曹林这样敢于敞开心扉接受记者访问的老年患者,也有被家人不理解并阻拦的吴姐。

在接受记者采访前,家人极力反对,但她还是鼓起勇气讲述自己的经历,同时外出参加跳舞活动,认识了跟她有相似经历的人。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毛姐建议老年抑郁症患者要找到自己的爱好,这样才不会胡思乱想,内心才不会空虚。

孙新宇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医生,她所在的医院有专门的老年抑郁门诊。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她认为老年人有居丧反应,即他们对于负面事件的感受性非常高,适应能力特别差,有的适应1-2个月就过去了,但有的老过不去。

还有低学历,低收入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王向荣16岁辍学来东莞打工,因为有生存压力,担心自己文凭不够,会被新鲜血液淘汰,有一段时间她被抑郁症折磨到不行。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像王向荣这样的打工人把孩子留在老家,脱离了原来的人脉,又缺少在新城市的社会情感支撑,得抑郁症的几率大大增加。

除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社会阶层的抑郁症患者的特点分析之外,该纪录片还讲述了从个人到平台再到医院甚至科研机构是如何为抗抑郁症出力的。

2021年5月张楠的摄影展让更多人关注到抑郁症这个群体。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家住杭州的摄影师张楠也曾两次患上抑郁症,康复后,他以“抑郁”作为摄影的创作主题拍摄了很多曾患有抑郁症的女孩的照片。

从事媒体工作的乙辰因为父亲过世和工作上遇到一些挫折,患上重度抑郁症,在北京安定医院治疗过,一个月起不了身,除了吃点饭就喜欢躺着。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康复之后,他想到搭建药盒人来向大众宣传抑郁症,告诫大家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有他人的爱心和关注。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另一位记者张进把自己重度抑郁症的体验写进了书,离开了他工作的媒体,创办了对抗抑郁症的工作室,一直在写作和演讲,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大众对于抑郁症的认识。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为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苗头的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佩红是专职的心理热线咨询师,她每天都会接到许多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打来的电话求助。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周亮是广州惠爱医院的危机干预专家,他跟学校合作,安排老师参与青少年抑郁症的模拟课堂去了解相关知识。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自媒体KnowYourself是一个能从泛心理学层面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容平台。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广东东莞的许多企业增设了心理咨询师的岗位。作为心理咨询师的郭小美就职于广东东莞一家企业,为基层工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2006年中国第一个专门治疗抑郁症的医院是北京安定医院。该院在病人急性期提供一个月的治疗和用药的调整,让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趋于稳定。

医院提供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针对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方式,北大医学院毕业后跟抑郁症打了八年交道的主管医生王鹏飞向大众解释这种疗法,打破大众对此的偏见。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专科医院的院长王刚博士将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数据用于整合管理,支持科学家对基础病理的研究。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北京邮电大学的人工智能工程师陈东浩负责采集抑郁患者的微表情做大数据研究,跟医院通力合作,收集医生跟病人沟通的视频数据,采集病人脸上微表情变化的过程,再跟正常人的脸对比,并帮助医生对抑郁症进行诊断与跟随治疗。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就连患者声音中的语音,语调和用词都会被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为病情诊断提供可量化的标准。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目前的诊断都是基于量表和临床医生本身积累的经验做出的判断,没有一个更为精准的分子研究的标准。

北大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的黄超兰则利用蛋白质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诊断抑郁症的质谱测序来找到在血液中可以称之为靶点的生物标志物。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抑郁症与遗传,激素水平,生活环境和季节更替都有关系,却难以找到分子靶点。

蛋白作为人体执行功能的最主要单位,指示着我们的身体构成特征,通过医院提供的抑郁患者的血浆样本,用质谱技术来把每一个病人血浆里的蛋白质给检测出来。这就是蛋白组学对抑郁症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严超赣专门研究脑成像大数据,他认为大脑默认网络区域负责人的自省,想象和白日梦,被理解为大脑的低能耗待机模式。而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始终处于消耗状态,难以进入待机休息状态。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严的团队想要定义抑郁患者的这种大脑默认网络出了问题,需要大样本数据库,对比患者脑影像和正常人的脑影像。最新的一种流行手段是颈颅磁刺激,结合磁共振扫描手段可以精准找到一个视为异常的脑区。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的罗敏敏研究更为基础的脑科学研究,探索脑的神经环路跟行为的关系。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原本是作为治疗癫痫的治疗方法迷走神经刺激术却意外地被研究人员发现能使人愉悦,成为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手段。

面对抑郁症,首先要建立信心,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即使患上抑郁症也不要感到羞耻,家人和社区要主动关心和帮助抑郁患者,营造一个健康宽松的生活氛围,消除抑郁症患者无知,无望,无奈和无力的痛苦感。

就像2003年被确诊患上抑郁症,开启长达20年反反复复发作模式的庄超,中西医药物对他都不起作用,光是抗抑郁的药物就吃了十五六种,却因为找到了灵魂伴侣而恢复了人生活力和自信。对抗抑郁症的最好药物就是爱和信任,愿每一个抑郁病患者都能历经无尽的黑暗之后重见明亮的曙光。

央妈推出一部抗抑郁症的高分纪录片,从观望到感同身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