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红男爵》好看吗

2022-03-08 16:57 作者:兀自成说 围观:

— 《一战全史》 —

— 张卉妍 著

德军空战之王—“红男爵”冯·里希特霍芬

这是一张在一战期间合影的德国飞行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飞行员们把中世纪骑士的豪侠风度带上蓝天,创造了空中格斗的战术,也创造了一个光辉夺目的词汇——“王牌”,从此“王牌”成为世界各国空战英雄的称号。

“王牌”的标准就是击落5架飞机。

“王牌”的诞生拉开了蓝天英雄交响乐的序幕,空战明星一颗接一颗从大地上升起。而德国飞行员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是“一战”中最耀眼的王牌飞行员,共击落80架敌机之多,由于他的座机涂着与众不同的红色,对手敬畏地称他为“红男爵”。

德军空战之王—“红男爵”冯·里希特霍芬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全名曼弗雷德·阿尔布雷希特·冯·里希特霍芬(Manfred Albrecht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92.5.2—1918.4.21)

1892年5月2日,曼弗雷德·冯·里奇特霍芬出生于一个普鲁士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阿尔贝里希·冯·里奇特霍芬是一名枪骑兵少校,母亲叫库宁古德。儿时,他经常和他的伙伴在自己的庄园里猎杀野猪、麋鹿、鸟和鹿,并经常将他们的战利品相互展示,长大后,他也同样爱着另一种狩猎——空战。

德军空战之王—“红男爵”冯·里希特霍芬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后,里奇特霍芬于1915年如愿进入了航空战斗群,那时的飞行员如同天之骄子,步兵们都窝在堑壕中动弹不得,而他们却在蓝天中自由地翱翔,真是风光无限。

王牌驾驶员科利肖把空中敌手描绘为“跳华尔兹舞的舞伴”,他们要闪避相互发射的子弹,驾驶员在跃升中看来好像要翻筋斗,但在顶点时却来一个半滚,然后改平飞,向与预料相反的方向疾驰。

当双方的驾驶员表演给从下面堑壕里向他们欢呼的步兵观众看时,舞台就在云端。

1916年8月,里奇特霍芬见到了当时德国伟大的王牌飞行员——击落了40架敌机的奥斯华·布尔克,布尔克正在为第二狩猎中队招募新的飞行员。

经过简短的谈话后,里奇特霍芬便加入了这个中队,并前往索姆河地区。

德军空战之王—“红男爵”冯·里希特霍芬

一战战机德国信天翁d.iii双翼战斗机模型

和当时很多飞行新手一样,里奇特霍芬将布尔克视为英雄和偶像,在布尔克的影响下他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在进行了二十四个小时的飞行训练后,他就第一次单飞了!

不过这点飞行时间显然不够,在降落时他把飞机摔得一塌糊涂。

1916年,他已开始驾驶配备了两个座位的信天翁BII侦察机飞行了,这种飞机的机翼安装上了机枪。

凡尔登大战时,他在一次战斗中发现了离自己50多米远的一架纽波特飞机,并击落了它。

这是里希特霍芬首次驾驶飞机击落敌机,尽管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但是他仍旧满怀希望地继续寻找下一个猎物。

德军空战之王—“红男爵”冯·里希特霍芬

以冯·里希特霍芬的生平改编而成的电影《红男爵》的宣传海报。

从1916年6月24日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的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双方伤亡皆极为惨重的阵地战。

不论是双方所投入的兵力、武器,都是本次大战中最大的战役。

在索姆河战役中,英、法联军出动了约300架飞机,而德国方面为114架。

空战不利,布尔克带领着他的第二狩猎飞行中队赶赴战场,一举扭转了空战局势。

第二狩猎飞行中队在索姆河战场的上空建立了一个天堂般的“空中猎场”,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布尔克并没有率领他的飞行中队续写辉煌,11月初,他在一次近距离缠斗中与友机相撞身亡。

德军空战之王—“红男爵”冯·里希特霍芬

一战时期德国勋章

在他的葬礼上,他与勋章盒里装的王牌飞行员勋章一起被安葬。

而另外一边,里希特霍芬已经在11月9日,将11架敌机纳入自己的猎物名单中。

1917年1月,里奇特霍芬的战绩上升至16架,获得皇帝亲自颁授的“功勋勋章”,这是当时德国各邦中的最高勋章。

在成为第十一狩猎中队的指挥官后,里奇特霍芬将自己战机的一部分涂成了血红色,他认为这样可使地面上的友军便于识别,以防止误击。

德军空战之王—“红男爵”冯·里希特霍芬

在战争后期,许多英军飞机则涂上了红鼻子以表示“我们一定要打下红男爵”的决心。

到了当年的3月,“红男爵”已经击落31架协约国飞机。

他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猎人,甚至是杀手,会将设法逃离机舱的飞行员一一射杀。一位他所钦佩的德军军官曾经给了他一张可怕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被打得四分五裂面目全非的英国飞行员。

1917年4月,西线的领空完全成了德国空军的天下,在这段时间,德军一次出击就派出3~4个飞行中队,当时有人把这种出兵方式比作“马戏团”。

虽然如此,为了配合法军总司令尼韦尔的地面进攻计划,英国皇家飞行队仍然与德国飞机在法国北部上空进行了争夺空中优势的殊死搏杀。

德军空战之王—“红男爵”冯·里希特霍芬

里希特霍芬的名气越来越大,德军也越来越喜欢用他来作为形象大使。不过,这也让他的一点点失误都会被暴露到公众的眼前。

德国空军在所谓的“血的4月”中曾一度夺得战场上空的全部制空权,在这场战役中,英国皇家空军竟一下子丧失了近400架飞机和500余名飞行员,而取得这一战绩的是“信天翁”D战斗机。

从外形上看,德国的“信天翁”D战斗机的最大特征是有一个流线型木制机身,这种硬壳构造的机身中弹后生存性好,且不难制造。

“信天翁”D成为世界上最早成批生产的采用硬壳构造的飞机。在那一群“信天翁”中,一架红色战机率领的飞行编队成了协约国空军的噩梦。

一个月间,这个中队击落协约国战机89架,其中21架由那架红色战机击落,驾驶这架飞机的就是冯·里奇特霍芬男爵。

德军空战之王—“红男爵”冯·里希特霍芬

6月24日,里奇特霍芬任新成立的第一联队指挥官,这支部队在他阵亡后被命名为“里奇特霍芬联队”。

德军上层考虑到“红男爵”的宣传价值而有意地对他进行保护,起初劝说他退出前线不再飞行,可是这根本行不通。

于是上层硬性规定除非情况危急外,否则他不准升空作战。

但是很快他们发现里奇特霍芬总是寻找种种理由溜进机场驾机作战。

1918年4月21日,里奇特霍芬率领9架福克飞机巡逻时同加拿大飞行员布朗率领的15架飞机遭遇,一场血战展开。

德军空战之王—“红男爵”冯·里希特霍芬

里希特霍芬的飞机残骸

混战中德军飞机一架一架被击落,杀红了眼的里奇特霍芬和加拿大的空军王牌布朗缠斗在一起,布朗且战且退,将空战引入己方上空,里奇特霍芬紧追不舍,在100米的高度上,协约国地面士兵用步枪和机枪对他猛烈射击,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命中了里奇特霍芬,他头部中弹,飞机坠毁在战壕里。

英国人为“红男爵”举行了隆重葬礼,他的棺材由六名上尉(冯·里奇特霍芬的军阶)和一队驾驶员护送,一个荣誉鸣枪队向他致告别敬礼。

然后,一位协约国飞行员驾机升空,将拍摄有布满鲜花的墓地的照片和讣告一起空投到德军后方。

德军空战之王—“红男爵”冯·里希特霍芬

作为曾击落协约国80架飞机的王牌飞行员,26岁的里奇特霍芬男爵战死蓝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涌现出1800多名王牌飞行员,其中有将近1000名是协约国方面的,德国方面占了800余名。

在协约国方面涌现的王牌飞行员中,虽然单人击落飞机的数量要低于德国方面,但飞行员击落飞机的数量相对比较平均,所以这也是最后协约国方面能够取得空中作战胜利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 结束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