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死亡约会好看吗

2022-03-08 13:22 作者:侦探社长小新 围观:

你能想象在文明社会里,会有人控制着一家子,几乎让整个家庭与外界隔绝吗?

家主不以武力威胁伤害家庭成员,相反给子女们很好的吃穿用度,但从小就对他们洗脑,控制儿女们围在其身边,把他们变成自己享受独裁快乐的奴仆。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死亡约会》就描述了这么一个变态的家庭。

老母亲以精神虐待儿女取乐,欲擒故纵丢了命,《死亡约会》推荐

继母上位掌管家庭

有这么一个贵族家庭,靠着已故的爵士老爷留下的遗产,以及早年家族积累的财富足够一大家子挥霍好几代。

老爷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给他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小儿子和女儿刚学会走路之时就过世了。后来,他娶了当监狱看守的第二任妻子,又生了个小女儿。

老爷很疼爱这个俊俏的妻子,对她几乎言听计从。他卧病在床直到去世的那段时间,这女人就掌管了家里的一切,当然包括经济大权。

夫人为孩子打造牢笼生活

这位夫人喜欢控制他人,而且酷爱让他们饱受折磨。于是她开始当家族的“监狱看守”,大儿子、小儿子、大女儿、以及她亲生的小女儿都是囚犯。

老母亲以精神虐待儿女取乐,欲擒故纵丢了命,《死亡约会》推荐

这一家人住在乡下的大房子里。夫人不让孩子们与外界有过多接触,禁止他们外出、社交、上学,请了很多家庭教师到家里来,虽然每个教师都待不了多久。

在夫人毋庸置疑的强势、如同眼镜蛇般的威慑力,孩子们丧失了基本的社交技能,他们完全在经济上依附于她。

她像个织网的蜘蛛一点点吐丝包裹住儿女们,直到这些“飞虫”不再挣扎,只留下对她的害怕和顺从。

精神控制麻痹子女思想

那么为什么这些子女们不反抗呢?故事中用了一个公鸡实验来类比。

公鸡实验:在地上画一条线,然后把公鸡的嘴摁在上面,它就以为自己是被绑在那里了,根本抬不起头来。

夫人对子女们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洗脑,一个恶毒的眼神、极具恫吓力的表情、仿佛在施加黑魔法的言语,用金钱束缚住他们。

在她的精神控制下,孩子们已经相信,自己永远不可能脱离她的束缚。麻木的人在监狱里待了很久,即使牢门打开也意识不到。

老母亲以精神虐待儿女取乐,欲擒故纵丢了命,《死亡约会》推荐

通往自由的门要不要出去?

大儿子的徒劳反抗

大儿子曾经借着年轻的劲头反抗过,20多岁的时候在和继母爆发过可怕争吵后,他跑出家外,参加了一个舞会,认识了一名女士。

老夫人盛怒之下,却没有极力阻拦,相反却邀请那位小姐来家里住。

她和大儿子很快陷入热恋,老夫人催促他们结婚并一起居住。沉静温顺的女士当年还没识破老夫人的真面目,等她嫁过去意识到不对之时,为时已晚。

大儿媳有自己的意志和个性,想拉大儿子走出泥潭,奈何家庭成员受精神控制太久带不动,又放不下自己的丈夫,于是老夫人又多了一个可供驱使的对象,虽然她不好控制。

长大成人的子女各有缺陷

在这种长时间饱受精神折磨的成长环境中,大儿子彻底失去反抗的力量,如今年近三十,却无一技之长,终日精神恍惚,郁郁寡欢。

二儿子和大女儿性格容易激动敏感,二十多岁仍不成熟,在高压之下精神已经不堪忍受。

而正当花季少女的小女儿却有被迫害妄想症,声称自己是王室继承人,周围都是伪装者要害她。

一次奇怪的意外旅行

就是这么一个女暴君,突然有一天宣布要全家外出旅行。哦,这多么不可思议。

于是一家人就开始世界旅行了,这趟旅行让小儿子和大女儿更加意识到自己和其他正常人的区别,外面的世界除了陌生新奇,还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羞愧感。

老母亲以精神虐待儿女取乐,欲擒故纵丢了命,《死亡约会》推荐

你最大,大家都要听你的

旅行中,全家人需要围绕着老夫人,聆听她的意见,没她的允许他们都不敢和仆人讲话。大儿子还是一副人生看淡的态度,小儿子和大女儿则过分敏感焦虑。

最小的女儿被害妄想症更严重了,少女时常一个人对着空气微笑,手却放在桌子下撕扯着一块精致的手帕,碰到人就说自己是王室公主正被人追杀。

邂逅美女陷入爱情危机,众人各怀心思

一位热心又美丽的女医师给他们这趟紧张的旅行带来了变化。

她在火车上和小儿子邂逅,之后在旅途中多次和他碰面,两人彼此暗生情愫。

大女儿也很喜欢她,鼓起勇气瞒着继母和女医师夜谈,告诉她兄弟姐妹被继母控制的不堪经历。

女医师就像一颗投入深海的鱼雷,表面看似很平静,深水下方已经炸开了花。

这个如死海一般的家庭因为女医师的接触,明面上小儿子、大女儿还是对老夫人言听计从,心里反抗的种子已经播种。

敏感的老夫人怎么会没对这颗“鱼雷”有所察觉呢?

于是她极力阻碍儿子、女儿和她交朋友。这更激起小儿子对继母的怨恨,他鼓动大女儿,两人在深夜里密谋如何谋杀老夫人。

另一边,大儿媳面对再一次劝阻丈夫离开母亲无果后,告诉丈夫自己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了,打算离开他,考虑接受爱慕并一直等待自己的男子……

女医师忿忿不平地和同行的精神科医生探讨起这古怪的一家。

关于老夫人强烈的控制欲,精神医生做出了解释:

“有些人靠单纯的虐待来获得快乐,如果深究,那就是他们怀有强烈而可怜的欲望要他人承认自己的价值。

如果这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如果因为性格不讨人喜欢而得不到所需要的反应,就会采取别的方法——因为无论如何欲望都必须获得满足——由此便产生了不计其数的怪异反常行为。”

——引用自《死亡约会》第一部分第十二章

到达旅行目的地后,有一天老夫人反常得让大家下午出去走走,除了要求最小的女儿待在帐篷里休息,她声称自己想要独自待会儿。

然而,当众人日暮时分分别回到营地后,却发现独自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的老夫人已经没了呼吸……

老母亲以精神虐待儿女取乐,欲擒故纵丢了命,《死亡约会》推荐

晒太阳变成长眠……

老夫人死因蹊跷,凶手成谜

表面上老夫人看似心脏病发猝死,但她手腕上的一个针眼,同旅程的精神医生刚好又丢了一个皮下注射器和大量可致人死亡的毛地黄毒苷,警方怀疑谋杀,侦探介入。

于是有充分作案动机的这一家人作为头号怀疑对象,一一被问询。经过一番调查,侦探掌握了真相,于是他把一家人和案件相关人员召集起来。

在这个非正式案情报告会上,侦探通过推理分析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举止,一番与他们的口舌之战,戳穿了他们明知兄弟姐妹可能犯罪,在返回营地时分别发现老夫人去世后,却都佯装不知。

死掉一个恶魔可谓是拯救了他们一家,在调查过程中每个人都想袒护心中的怀疑对象,于是他们一个谎言接着另一个人的谎言,让案件的走向错综复杂。

恶人还需恶人治,老妇的死是自己种下的因

结局是什么呢?老夫人不是被自己的家人谋杀,而是被同旅程的一个女政客杀害的。

老夫人生来就渴望支配他人,日积月累,做一个家庭的暴君已经无法满足她虐待的快感。

老母亲以精神虐待儿女取乐,欲擒故纵丢了命,《死亡约会》推荐

老夫人的行为就像猫抓老鼠,挑逗完再抓住你

欲擒故纵,对要玩弄的猎物适当允许其反抗,等对方自以为挣扎成功,结果却发现无法逃脱的那种绝望感,就是她的精神快乐来源。

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他会放任大儿子和大儿媳的交往,这次外出旅行的决定也是,想通过给儿女们一点甜头再狠狠敲碎来取乐。

在这次旅行中,她偶遇并认出过去自己管教过的监狱囚犯,也就是现在的女政客。

于是,新的玩物来了,老夫人给女政客发出了威胁,一旦公开过去她犯的罪行,女政客的政治生涯就毁了。

关键这个老巫婆不想要钱,只想把猎物玩弄于股掌之中,然后出其不意地公开真相。

老夫人放众人独自活动的下午,女政客如约来见她,但她可是抱着送这个恶魔上西天的念头而来……

恶人还需恶人治,当老巫婆招惹上了一个同样对权势的欲望大于人性的人,那就是引火上身,自食恶果,她赴上的是一场自己作的死亡约会。

皆大欢喜的结局却透露不好的征兆

案件发生五年后,每一个子女都有良配,一家人的心智情绪也变得正常。

故事在一个大团圆的家庭聚会中迎来结局,但小女儿的言谈举止中却隐隐透露出几分亲生母亲的气质,不知道她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老夫人呢?

读阿婆这本《死亡约会》,可恶的独裁者纵然可恨,但缺乏勇气一直困于囚牢里的这一家人岂不可悲?

向往自由,又害怕失去经济来源的自由。如果不是中途杀出了个配角替他们解决了暴君,这一家人又会在被统治的生活里挣扎多久呢?

联想现实,像故事中这么变态的女魔头比较少见,但我们在各种领域中被灌输各种观念,接受着各种潜移默化的催眠:

老母亲以精神虐待儿女取乐,欲擒故纵丢了命,《死亡约会》推荐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所以要看你的日记,帮你选择优秀的朋友,帮你报了辅导班。”

“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真的就轻松了吗?以为大学就可以散漫自由?有多少人被这句话误导荒废大学时光?

“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也对也不对,看你怎么理解,不过盲目追求嫁得好不想干得好,别落个人财两空。

“结了婚一定要传宗接代。”——但也要尊重部分人的选择,不要孩子不该成为被人唾弃的理由。

……

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是也成为控制我们的思想牢笼?想打破就会被视为异端。我们有勇气吗?看似自由也不一定自由……

人性、病态、精神控制、勇气、自由,不同的人读《死亡约会》会有不同领悟。我把它推荐给你,希望你有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