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点点星光电影好看吗

2022-03-07 22:42 作者:南方都市报 围观:
1月5日,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广州获奖影片媒体分享会举行。在近期揭晓的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名单中,广州电影榜上有名。由广州广播电视台、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粤剧电影《南越宫词》荣获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由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与出品制作的《拆弹专家2》剪辑师钟炜钊获最佳剪辑奖;由广东博纳影业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国医生》获最佳音乐奖。

事实上,早在第33届金鸡奖中,“粤产电影”便展示出了不少实力。如《掬水月在手》《点点星光》分别获最佳纪录/科教片奖和最佳儿童片奖。

奖项的背后隐藏着密码,梳理近年来的粤产电影,会发现本土题材、技术支撑、粤港合作等元素皆给这些电影提供了助力。而在这些助力元素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广东电影从影院、影视基地、影展、电影企业等方面入手提供的电影交流、创新的办法。

1 “粤产电影”的金鸡“密码”:

本土题材+技术支撑+粤港合作

从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抱回“金鸡”的电影中,皆指向了本土题材、技术支撑和粤港合作三项特质。

立足粤港澳、讲好粤港澳故事,给粤产电影带来了无限魅力。

早在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时,立足于本土故事的儿童片《点点星光》便已获得了最佳儿童片奖。该故事立足于广州七星小学学生用“一根绳子改变命运”的经历,用诗意的电影语言展示跳绳队中几位孩童的生活和训练,追踪七星小学跳绳队如何创造出可谓“奇迹”的赛果,展示贫穷亦难限制的孩童们的想象与坚韧;而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出品的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扎根于本土粤剧文化,亦入围了当届金鸡奖最佳戏曲片。

而在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立足于本土故事的影片再度冲刺。如收获超13亿票房的《中国医生》曾将电影放映首日的路演地点选在广州,导演刘伟强曾向南都记者表示,其2020年7月份曾至广州采风,与许多去过武汉的医护人员沟通,而影片中由朱亚文饰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的陶峻,也正是钟南山院士团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心成员之一、广东支援湖北的第一名医生桑岭。

而由广州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南越宫词》改编自同名粤剧,讲述的是秦末汉初秦王朝派遣赵佗南下征战百越,赵佗罢战求和最终融合汉越民族、成为南越王的故事。该故事与获33届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的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同属于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广州市粤剧电影精品工程”,该工程计划将10部大型粤剧拍摄成为粤剧电影,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上映。目前,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粤剧院正继续合力推动《睿王与庄妃》《范蠡献西施》等新的粤剧电影的创制。

除了本土题材以外,技术支撑亦是粤产电影不断夺得佳绩的重要保证。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杨露在分享会现场透露,《南越宫词》是2020年度国内能全部完成制作并获得公映许可证的戏曲电影。

“这部电影采用了超高清技术拍摄,拍摄全程共使用了3个摄影棚进行场景搭建,包括南越王宫、地宫、御花园、山寨等核心场景,置景及道具再现了各类青铜器皿、古代图腾、金笛雕像等元素,又辅以了虚拟场景展现出巍峨瑰丽的宫殿群和神奇浪漫的南越古国风情。此外,影片还大量使用了数字技术,使每一个场面极具有电影场景的写实性,又具备戏剧舞台的写意性。”杨露说。

“粤产电影”的金鸡密码,这场分享会告诉你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杨露

除了《南越宫词》,本次夺得金鸡奖的《拆弹专家2》也在技术层面上颇为用心。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影项目负责人吴蔚在现场提及,《拆弹专家2》在特效和真实性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电影里有很多爆炸场面,一开始是特大爆炸场面,后期又有间歇性的爆炸,这些场面我们都细细考究,包括场面的凌乱度等方面。还有一个地方,主角刘德华在电影里很多地方都要戴着义肢,涉及的都是高难度动作,包括在居民楼、街头巷尾、天桥等地方奔跑、攀爬、跳跃,这些都需要演员与特效技术组打好配合。”吴蔚分享道。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交流的深入,粤港澳在电影方面的合作亦日益紧密。

此次获得金鸡最佳剪辑奖的《拆弹专家2》被金鸡奖评价为“技法娴熟”“完美凸显人物心路历程”。剪辑师钟炜钊曾担任《拆弹专家》的剪辑,《拆弹专家》也曾提名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剪辑。将电影的120多个拍摄场景、爆炸场面、香港地标等场所用镜头语言呈现和连接,场面调度与电影剪辑难度极大,考验着电影导演和电影剪辑师的技法。

“粤产电影”的金鸡密码,这场分享会告诉你

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影项目负责人吴蔚

对此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影项目负责人吴蔚透露,《拆弹专家2》就有着“大湾区”的基因,曾吸取香港电影工业的技术优势。“香港的电影工业基础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集合港澳电影的经验和技术,加上内地的拍摄和内容把控,可以更好提升影片的深度,粤港电影合作有非常大的机会。”

2 电影交流创新的“粤式”办法:

从基地到影展、影企,打通全产业

分享会现场,省委宣传部电影管理处处长夏青文提出,在创作生产方面,广东电影一直居于前列,而在电影消费上,广东也一直是第一“票仓”。为推动广东电影发展,关于未来的广东电影产业布局设想,他公布了更多细节。“在制度层面,我们目前在修订省内的专资管理办法,从制度化角度明确电影奖励资助的一些标准;下一步也将出台全省电影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力求更好布局、推动城乡电影院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

“粤产电影”的金鸡密码,这场分享会告诉你

广东省委宣传部电影管理处处长夏青文

此外,夏青文透露,将探索建立省重点电影项目库、加强与电影企业的合作、加强与港澳影视相关企业的合作、加强省市之间的合作,吸引更多好电影在广东立项,更好地发挥岭南文化的优势,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而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陈晓丹则表示,广州本届获金大奖的作品实现了人民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如《南越宫词》是聚焦粤剧传承创新的戏曲电影,《拆弹专家2》是基于大湾区文化融合发展的粤港合作电影,《中国医生》是讴歌伟大抗疫精神的庆祝建党百年重点影片。其中,《拆弹专家2》和《中国医生》两部电影票房均超过13亿元,共同创下了粤产电影票房纪录,这也有力印证了,主旋律优秀影片完全可以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效果。”

“粤产电影”的金鸡密码,这场分享会告诉你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陈晓丹

事实上,获奖成果折射出了广州近年来对电影产业的布局。值得关注的是,电影产业布局从直接接触观众的影院设施,逐渐回溯到了电影产业上游的影视基地建设,为实现电影人民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广州影院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底,广州市拥有电影院254家、银幕1823块、座位224615个,电影播映277.67万场次,电影观众3209.3万人次。全国观影人次排名前十的院线中,有2家来自广州,广东大地、金逸珠江分列第二和第七位。

而在电影的上游——影视基地的建设上,粤产电影行业亦在逐步推进。此前,南都曾出品广东省内影视基地报告(点击查看)。报告显示,广东影视基地或产业园多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广州市就有影视基地或影视产业园8个。

值得关注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交流合作平台亦在逐步搭建。2021年,电影头部企业博纳影业已落户广州,成立大湾区总部,此次获得金鸡奖最佳音乐奖的《中国医生》便诞生于此,博纳总裁于冬曾表示,将会和珠江电影集团、广东电影行业人才,共同致力于打造中国电影创作高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三极。此外,香港知名电影企业英皇娱乐已在越秀区设立大湾区总部;制片企业银都机构亦增强了在广州的电影核心业务。

相关影展、活动的举办也在逐步为粤产电影营造更好的产业、创作氛围。截至目前,广州已连续举办中国(广州)国际儿童电影展、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电影之夜、广州大学生电影展等国际国内电影节展。此外,定期邀约国内电影名家来穗交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人之家”、持续开展“首映在广州”等活动,也不断增强着粤产电影的品牌影响力。

在影视基地到影院、到影展等产业渠道的打通下,一批优秀粤产电影逐步“显影”:《点点星光》《掬水月在手》《刑场上的婚礼》《中国医生》《拆弹专家2》《南粤宫词》《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雄狮少年》......

采写:南都记者 林文琪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