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沪剧雷雨好看吗

2022-03-06 17:23 作者:admin 围观:

1375742433.jpg

沪剧最为观众所熟知的经典剧目之一、改编自曹禺同名经典剧本的作品《雷雨》,经由几代传承,由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领衔,首次于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今天在SFC上影影城新衡山店举行的首映仪式俨然成为“追星现场”,500多位观众在观影后拥到台前,与银幕中的亲密接触,足见这部作品是如此深入人心。

2061189480.jpg

茅善玉将沪剧电影《雷雨》引发的热度归结为文学经典和戏曲经典的双重魅力。而更多的业内人士则表示,以大银幕搬演进行有序继承和创新发展,将会成为戏曲经典进一步拓宽剧种影响力,吸引年轻受众的有效途径。

从流派纷呈到四代同堂,经典作品在传承中巩固拓宽剧种的影响力

影片播映至尾声,彩蛋中出现的丁是娥与剧作家曹禺研究剧本的照片让现场发出惊呼。随后,当她饰演繁漪、解洪元饰演周朴园、王盘声饰演周萍的珍贵剧照一一浮现在银幕上,不少老观众感慨万千。这是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沪剧界以大会串的形式所排演《雷雨》的剧照。

沪剧《雷雨》由宗华改编,上演于人民大舞台,可以说是集结了当时沪剧舞台上最有影响力的明星,流派争艳,合作默契,一炮打响,不仅得到原作者曹禺的认可,更成为戏迷心中的经典,史称“名家大会串版”沪剧《雷雨》。

鲜为人知的是,作为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与沪剧的渊源已久。剧本发表仅四年后,沪剧前身申曲的老艺人施春轩等就以幕表戏的形式改编演出《雷雨》,在全国开创了戏曲改编曹禺话剧作品的先河。

617546304.jpg

80多年来,经由几代的传承,沪剧已经成为全国观众心中《雷雨》的最佳演绎体裁之一,几乎每一次演出都爆满。沪剧也因此剧被推向阶段性的高峰,丁是娥更是有了“活繁漪”的名号。时至今日,在上海沪剧院持续三年的送戏进北大过程中,最能吸引高校师生的,还要数《雷雨》。

值得一提的是,《雷雨》本是一出被业界公认为讲述北方家族的故事,却在沪剧舞台上,用吴侬软语演绎成了江南故事、海派风格。因为沪剧擅演戏剧冲突强烈的悲剧故事,而这正是《雷雨》文本的特点,而沪剧的西装旗袍海派传统,更是给这个故事赋予了独特气质。上海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胡晓军告诉记者:“曹禺本人曾表示在据话剧本改编《雷雨》的所有戏曲里,沪剧是最好的。”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周公馆似乎就该是上海租界上的一处资本家寓所,繁漪就该说上海话,周朴园与鲁妈就是在江南水乡展开一段孽缘……“沪剧有着与上海这座城市一样兼容并蓄的气质,似乎就是有着这样一种魔力,能够让这些作品最终演变成‘上海的故事’”,茅善玉感慨。

timg (2).jpg

当年“名家大会串”的盛景成为一段佳话,如今舞台和银幕上的《雷雨》则将以“四代同台”充分展现着沪剧这个本土剧种的传承有序:分饰周朴园、鲁妈的王明达和陈瑜是上世纪40年代生人;和茅善玉一样,鲁大海的饰演者钱思剑和鲁贵的饰演者凌月刚是“60后”;饰演周萍的朱俭是“70后”,而四凤周冲的饰演者洪豆豆和金世杰则是“90后”。

从走向高校到登上银幕,借文学经典走向市场、亲近青年观众记者现场观看发现,此番沪剧《雷雨》被搬上银幕,尽管时长从舞台两个半小时压缩至110分钟,但还是尽可能将核心情节保留。与此同时,“盘凤”“吃药”“花园会”“撕支票”“四凤独叹”“五重唱”等经典唱段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而通过电影的拍摄手法,一些舞台上被虚化处理的原著情节,例如繁漪雨夜尾随周萍,也通过画面呈现给观众,更优化了电影版的观演体验。

1626494172.jpg

首映式现场,不少阿姨妈妈更是身着旗袍,带着仪式感来观影,并在观剧结束后意犹未尽地在《雷雨》的巨幅海报前合影留念。他们中的不少人,从1959年至今,看过几代传承的《雷雨》,对于其中的唱段剧情更是熟稔在心,可当大银幕将舞台相对平面的呈现立体化,通过特写镜头捕捉演员神情变化,还是给他们留下了全新的印象。

而记者身旁的高校大学生,则是带着对曹禺《雷雨》文本戏曲电影改编的好奇而来。相比于舞台呈现,沪剧电影《雷雨》让他们以自己更熟悉的欣赏习惯亲近了一门传统艺术。

704630313.jpg

据悉,《雷雨》将同步在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嘉兴等长三角地区城市的100多家电影院同步上映。记者在购票网站上看到,其中不少场次已经显示售罄。如果说以舞台形式进入北方校园,是沪剧一次“圈粉”的小范围试水,那么此次以公映方式在多地百余家影院全面铺开,可谓是一次传播推广的大踏步式前进。茅善玉感慨,一场演出观众不过以千计,而进入电影市场其传播效率和影响范围都提升了几个量级。首映前,记者就获悉,由于预售热度较之比影院预想高,影院开始从一开始清一色的早十点“冷档期”逐渐增设下午档甚至晚上的黄金档。就连不少市中心的双休日也出现了沪剧《雷雨》的场次。这也给了茅善玉信心:“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在长三角城市一点点铺开,循序渐进地走向全国。”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邵岭

图片说明:上海沪剧院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