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流浪好看吗

2022-03-06 06:50 作者:电影人程青松 围观:
《四海》为家,归来仍是少年

韩寒是作家,也是导演。透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浓烈的作者性:有点反叛,有点恣意,有点犀利,还有点柔情与哀伤。

这种作者性,决定了他作品的与众不同。所以,对整个春节档来说,他创作的作品,既是“异类”,也是独一份的存在。

从2014年的《后会无期》到2017年的《乘风破浪》,再到2019年的《飞驰人生》以及当下热映的《四海》,这些韩寒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反馈。这种反馈,主要得益于他能与年轻人产生的深切共鸣。

从80后到00后,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青春成长。每每问世,都渗透着一种强有力的青春共鸣,让人从心底里喝彩:那个懂我的人,终于又来了!

《四海》为家,归来仍是少年

《四海》和前三部作品一样,也保留了一些“韩寒制造”的特色风格,形散而神不散。全片用一场突发事件划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段是小镇生活,男主在“良师益友”的陪伴下飞速成长,感受了亲情,收获了友情,经历了爱情。

后半段是都市打拼,男主第一次离开家乡,带着各种局促情绪来到广州,觉得生活就像逐浪之水,一眼望不到尽头,哪怕是意义极大的“飞珠江”,到头来,也是“做了跟没做一样”。

片中填充了很多观众熟悉的韩寒式元素,比如漂泊旅人、赛车元素、幽默金句、拧巴的父爱、独特的取景地等等。

韩寒电影里的故事,总是发生在相对疏离的小世界,主角与外部世界格格不入。《后会无期》里是东极岛,《乘风破浪》里是亭林镇,《飞驰人生》里是上海郊区,《四海》里是南澳岛。小镇既代表了怀旧,也代表了单纯的理想主义。因为足够遥远,所以更加自我。

《四海》为家,归来仍是少年

提起韩寒的电影,最必不可少的就是赛车元素。曾是职业赛车手的他,把自己对赛车的痴迷与热爱,全部投入到了电影中。《后会无期》中有说走就走的自驾游,《乘风破浪》中有赛车手的奇妙历险,《飞驰人生》中有有去无回的越野拉力赛。

“车”这个道具,总是韩寒电影里的重要意象,与流浪、速度、自由相勾连,为主人公的人生旅程提供重要的扭转契机。

这次,在《四海》里,韩寒将四轮汽车变成了两轮摩托车。这个转变乍一看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其中蕴含的深意,是需要细品的——汽车是城市象征,摩托是小镇象征。

男主骑着摩托在小镇横冲直撞,但一到广州,他就被“禁摩”了。摩托被人拉走,收缴上去,在院子里蒙尘。而他自己,也成了笼中困兽,只能在笼子里表演摩托特技。这种生活落差,其实就是一种很直白的自由丧失。

《四海》为家,归来仍是少年

韩寒的电影和他的小说一样,有着很强的幽默感。这种幽默并不是单纯的夸张或搞笑,而是一种文学气质的幽默,把你冷不丁地逗笑。

《四海》保持并延续了这种幽默。片中很多搞笑场景,都让人记忆犹新。比如,吴仁腾、吴仁耀父子名字上的谐音梗。比如,女主在海边骑摩托,陷进沙里出不来,问男主陷进去过吗,男主回了句“那没有,傻子才会陷进去”。结果,刚说完,就看到女主脸上的笑意慢慢褪去。

“陷进去”在这里,有一语双关之意,既指陷进沙里,又指陷进爱情。这种“一语双关式”的个人表达,保持了韩寒式幽默的一贯风格。

《四海》为家,归来仍是少年

而沈腾的助阵,也给这部片子带来了如虎添翼的喜剧效果。“长在全国人民笑点”上的沈腾,和刘昊然组成了一对久别重逢的父子档。接触过程中,两人见招拆招的相处模式,看起来尤为吸睛。

片中有场戏,是父亲为了拉近父子距离,主动送给儿子一块手表。儿子看着手表logo,有些难以吃惊:ROLEX,劳力士?结果,父亲淡定作答:很接近,RELAX。这E呀,有点褪色了。前后一搭腔,喜感立马就出来了,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四海》为家,归来仍是少年

韩寒镜头下的父子,总有一种说不清的隔阂。他们愿意对彼此付出,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

在拧巴的父子关系里,既有命运的无情捉弄,也有化不开的深爱。《四海》里的两父子,同样也是如此。吴仁腾缺席了儿子的成长岁月。

在儿子面前,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自己的不靠谱。但其实,在不靠谱之外,他还夹杂着一丝舐犊情深。他一直偷偷攒钱,想给儿子一些钱,以弥补他的长期缺席。

《四海》为家,归来仍是少年

熟悉韩寒作品的观众会发现,他电影里的情感着墨,向来是诗意的,是云淡风轻的表达。

这种云淡风轻的个人表达,刚好契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孤独。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四海》其实是一部很孤独的电影。但韩寒希望,大家可以从这部电影里品出爱来,“孤独和爱并不冲突,希望大家看完,还是可以感受到爱”。

电影里的爱,都是用一些很具象的东西去呈现:爱是吴仁腾送给儿子的一块手表,是男主送给女主的一条项链,是男主未能成行的赶海之旅,也是女主给男主找回的摩托车。

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这部电影最温暖、最浪漫的叙事内核。

《四海》为家,归来仍是少年

从本质上来说,《四海》讲得还是一个追梦的故事。来到广州之后,男女主都在努力地实现梦想,实现自我价值。转动的车轮和飞扬的尘土,承载了他们的热爱与梦想。

只不过,韩寒这次置入了更为残酷的现实表达。他撇开了以往自说自话的个人叙事,兼顾了环境、阶层乃至时代对个体的碾压与撕裂。

这种创作变化,对观众们来说,显然是可喜的。这意味着,作为导演,韩寒已经跳出个人天地,去尝试个人风格之外的一些东西。哪怕这些东西,并不是他所擅长、所驾轻就熟的。私以为,就凭这一点,《四海》这部电影就已经很值得肯定。

这种尝试,刚好与韩寒在片中注入的思想相得益彰。《四海》的英文片名,是“Only Fools Rush In”,取自猫王的一首歌,翻译过来是“智者不入爱河,但我是个傻子”。很有几分“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意思。

它意在告诉众人:无论戏里戏外,韩寒还是那个韩寒,还是无所畏惧,不被主流所规训,也不被框架所限制。他,只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做独一无二的春节档电影。

这是我们所向往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而韩寒,显然先行一步。

《四海》为家,归来仍是少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