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净化之时好看吗

2022-03-05 23:20 作者:银幕中的心理学 围观:
解读恐怖电影《净化之时》:保持独立思考,警惕成为灵魂宿主

欢迎在喜马拉雅、荔枝FM、蜻蜓FM、企鹅FM、网易云音乐订阅

今天是中元节,也叫盂兰盆节,是一个被披上神秘外衣的传统节日,除了祭祖、放河灯、祀亡魂,我们还从小就听说了有关中元节的各种禁忌,也观看过不少中元节题材的影视作品,其中以香港和泰国为最。今年又到中元,这边也为大家解读一部恐怖电影《净化之时》,一部小成本美国电影。和熟悉的亚洲恐怖片那种直击内心的震颤不同,它充满了对现实的揭露和讽刺,以当今席卷全世界的直播带货的故事为剧本,最后还不忘调侃一下美国总统,一点儿也不拖沓的快节奏叙述,全程看下来无尿点,很过瘾,个人感觉豆瓣评分评低了。有剧透,介意的小伙伴儿可以先看过电影再来听节目。

直播带货也能拍成恐怖电影?是的,直播的是神父驱魔仪式,每周一个驱魔现场,是不是很带劲?这样的选题必然咔咔吸粉,剧情也是这样推进的。主意出自两个教会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其中形象较好、喜欢彰显自己的扮演神父;另一个懂技术、会搜索的做直播运营,外加两个现场工作人员,这个草台班子就搭起来了。想必听到这儿你已经猜到了,这是个圈粉骗钱的造假团伙,没错,准确的说是造假二人组,也就是假神父和他的发小技术男。每周的驱魔仪式全仰仗着请来的专业演员全力配合,骗的就是热衷直播的看官们。伪造教廷认证标志、卖假的祈祷巾、鼓吹神乎其神的个人崇拜、怂恿看官们为其捐款、和崇拜者上床等等,可以说打着神的旗号把能骗的都骗了一遍。

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讽刺时刻也毫不拖沓的到来了。终于在一次驱魔直播中,假神父和真恶魔相遇了,编造的驱魔词以及冒牌圣水全都原形毕露,恶魔开始了大反攻。恶魔要求假神父和技术男不断的告解自己的罪行,从祈祷巾是假货,圣水是自家洗澡水,到两个人之间不可告人的恩恩怨怨,在数百万粉丝面前撕下遮羞布,这一个小时的直播将假神父和技术男之间的撕逼、两人内心的煎熬、无助、崩溃、歇斯底里统统搬上线,影片不断的将镜头推向持续上涨的在线观看人数,让人感叹原来恶魔才是吸粉高手啊。最后,你以为告解完就能全身而退了吗?错,隐藏大boss最后从宿主身上蜕变而出,对着镜头说了些听不懂的话,直播结束,然而邪恶力量却注入到每一个观看直播的看客身体里,他们变成恶魔的追随者,开始在世界各地、每个角落作恶多端。

我们都知道影片是在讽刺这个用数据和流量说话的时代,映射行业中不惜造假欺骗以博得关注的无底线行为。但是,换个角度静下来想想,那些最后被注入邪恶力量的看客们又何尝不可怕?不可悲?他们对于行业又何尝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想到这儿不禁让人打个冷战。

回到现实中,这和如今社会审美单一与价值观趋同是一个道理。很多人追随知名博主或是意见领袖,说的是他们的话,用的是他们的标准,其结果就是导致生活单一化进程。就像影片结尾的看客们,不管你在哪儿,你的身份性别,甚至不管你的年龄,只要被灌输了同一种力量,你们就会做同样的事情,从此这个世界只有一种颜色。不仅如此,这个世界还会呈现出对多元文化的低包容度,打击多元思考和选择,最后人越变越傻。所谓的主流审美和价值观并不是问题所在,关键问题在于让所有人都拥有同一种审美和价值观,这种局限性限制了更多美好的发生,让很多人产生自我怀疑,甚至默默压抑观点和想法。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国家,都需要对多元保持尊重和包容,更需要鼓励个体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单纯的全盘接受所输入的知识和观点。

缺乏独立思考的人是没有根的。他们可能会讲出一些所谓的高级词汇,但却禁不住追问和深究,比如,一个人对九型人格大谈特谈,但如果你问他什么是人格,它和性格有什么区别?他却给不出答案。他们看起来学了很多懂了很多,却无法回答自己这么做的意义在哪儿?这种无意义感会带来抑郁的情绪。

缺乏独立思考的人是容易迷茫的。因为其观点和坚持都是建立在接收到的信息上,媒体宣传什么主张什么,他们就追随什么,从没认真思考过这些是不是适合自己?是否是自己的需要?当宣传和主张的与自己的内心不谋而合的时候自然没啥问题,一旦相反,他们会体验到强烈的冲突,因为他们无法坚定自己所想,只能强迫自己去顺应所追随的观点。

缺乏独立思考的人容易被利用。就像这部电影里描述的,两位男主没有通过系统学习和自我精进成为真正的神父,只是靠一本《驱魔辞典》提示咒语,即使配合的再默契,咒语说的再正确,也只是徒有其表,最后必然遭到恶魔反噬,沦为助纣为虐的棋子。放弃独立思考,就等于把自己交托于别人掌管,成为别人的灵魂宿主,而那个别人显然是知道如何让你无怨无悔的追随他的。

聊到这儿,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已无需再多言。接下来,我们说说怎么开始进行独立思考呢?这不是个轻松的过程,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类更容易成为追随者,也就是对于灌输的东西会自然而然的接收。倒也不难理解,毕竟接收和追随轻松一些,带领别人多难啊。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保持独立思考的觉察,多问一句“真的是这样吗?”。尤其是听到一些权威发言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折服于权威自带的光环,而100%信服他们所讲的一切。举个例子,去年参加Get教育大会,在领袖会议论坛,一位优雅的女士在台上讲自己的创业经历,她说到:“当你不知道去向哪里的时候,任何一阵风都不会是顺风。”听上去是一句很好的激励名言。我身边的同事在下面偷偷反驳说:“因为不知道去哪里,所有风都可能是顺风啊。”这个反驳多妙,这就是独立思考的标志。那些听起来似乎很讲得通的观点和人生哲学,我们都可以多问一句“真的是这样吗?”,来有意识的启发自己进行多个角度的思考。

其次,尝试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对于当下热点事件,热点讨论,先不要去看其他人的评论,先说说你是怎么看的?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持这样的观点?尝试阐述和表达。再比如,《净化之时》这部电影,金哥是从这个角度解读的,你可以在看完电影之后,用简短的话总结一下自己的看法或者影评,不用去管这个观点是不是牛逼,是不是被其他人认同,表达自己的东西本身就值得被称赞。

第三,比起听课更需要多看书,多追根溯源。听课固然重要,却不能替代看书,因为课程内容不可避免的加入了讲师自己的理解和价值观。就拿心理学来说,最初学精神分析,听曾奇峰这样的大师讲课是非常爽的,他一语道破其中奥义,让你觉得醍醐灌顶,但是不看书,不通过自身体察是根本学不会这招儿的。如果不想只停留在表面,想让知识晶体化和融会贯通,就必须要啃那些晦涩的书本,还要加上自我分析和体察。慢慢的,你会通过自己的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风格,同时也不会再觉得沙盘、OH卡牌、催眠这些是毫无瓜葛的心理技术,会自然而然的摸到门道。托尔斯泰说,再伟大的作家也不过是在书写自己的片面。因此,不要迷信个人学说,在一手知识中遨游找到独立思考的方向吧。

好了,独立思考是我们每个人必修的人生课题之一,它将让我们目标更明确,头脑更清晰,更坚定的做自己,走自己的路,做出忠于自己的决策。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