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佟拉格 敖永文:回忆骑兵第四十三团的战斗历程(4)

2023-12-16 20:48 作者:岑岑 围观:

回忆第43骑兵团的战斗历程(4)童腊格敖永文鞑(写作)

(4)

在党的教育下,这支军队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作战勇敢是这个团的突出优点。

这几年打土匪,干部战士都很勇敢,不怕流血牺牲,都是勇往直前。连敌人都承认“老鞑靼人不怕死”。“这是莫旗土匪和光复军惧怕四十三团的重要原因。历史上,达斡尔族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干部战士继承了这一传统。这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党的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和牺牲一切解放劳动人民的思想。第43骑兵团整编后,独立第3团作战100余次,歼灭“武文”等国民党残余和土匪1000余人。五个反动武装团体的600多人被解除武装和复员。

在过去的几年里,在打击土匪和保卫土改的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和模范人物。1947年10月21日;四十三团在扎兰屯召开立功表彰大会,有44个模范贡献。他们被授予“战斗模范”、“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很多人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排长、大功臣德寿夫同志是个很勇敢的同志。他指挥的排战果卓著。

在每一场战斗中,他都勇敢地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一次战斗中,他果断冲上去,拿下了一个罪大恶极、众怒之极的土匪头子。战后在当地召开公审会。周围几十里的村民都来参加会议,指控他的罪行,镇压坏人。群众都鼓掌说:“四十三团害了我们。”他在1948年秋天的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副排长E·庆忌同志是一个伟大的贡献者,他在战斗中一向表现勇敢,不怕流血牺牲。每次打架他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巴彦淖尔与杨、陈团伙作战时,曾率一班人马追击驱马之敌。追了几十里,中了埋伏,陷入了一百多个敌人的包围圈。他英勇冷静地指挥全班,占领有利地形进行反击,几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打死几个人。在后援队上来之前,我没有任何伤亡。

(2)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突出。

吃苦耐劳、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优良作风,在这支部队里非常普遍,即使是思想相对落后的士兵也是如此。1946年至1947年,经济极其困难;部队的温饱问题无法保障。他们穿的衣服都很破了,别说被褥了,也没有好的炕席。马鞍鞭子当床垫,马鞍当枕头是很平常的事,已经成了“套路”冬天晚上睡觉,为了保暖,几个人挤在一起睡。当时剿匪任务很重,部队经常处于行军打仗状态。打土匪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战斗往往是远距离进攻,长时间连续追击和拦截。打土匪的部队经常昼夜行军,走的路比战争时期还多,有时一两天吃不下睡不着,部队很累。这时,人们坐在马背上小睡一会儿,即使是在行军途中,这也是一种休息。

到了冬天,就更难了。在零下30多度甚至40度的严寒中,很多人不穿大衣在冰天雪地里行军打仗。行军途中马上就冷得受不了,就下来牵着马跑,等暖和了再骑,一会儿骑,一会儿跑;指战员的颧骨、鼻尖、手脚冻伤是常见多发的,没人当回事。到了露营地后,用冷水或雪把它拉出来。完成任务后,我回营地休息。过了几天,我脸上冻伤的地方掉了一层皮,很多人都成了“画脸”。冬天鞋底漏水,就把席子上的破布用麻绳绑起来穿上,有的人觉得破了还露着脚趾在雪地里锻炼工作。他们生活俭朴,无论条件多么恶劣,环境多么艰苦,都丝毫不能影响他们高昂的革命情绪,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以坚强的毅力去征服。我不在乎饭菜的质量,不油盐不菜,不抱怨吃米渣小米,从不抱怨。

(3)对党忠诚,组织纪律性强。

干部和战士都能做到一切服从命令和指挥。他们对上级和同志忠诚老实,以诚相待,从不惹事。能认真踏实地执行党的指示和上级布置的任务,领导无论在场还是单独,都会忠实地执行党和上级的指示,从不违背。

他们继承了达斡尔族的传统习惯,对信任的人绝不会忘恩负义。他们会选择正确的道路走到最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这种朴素的感情与一定的政治觉悟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对党的忠诚、对党的热爱和依赖,无论遇到什么危险和困难都不会动摇。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在尖锐复杂的斗争环境中,无论问题多么严重复杂,他们都能听党的话,坚决按党的指示办事。例如,在内蒙古的革命斗争中,四十三团全体官兵毫不犹豫地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一边,同不利于党和人民利益的现象和不利于民族团结的错误言行进行了坚决斗争,从而加强了团结,壮大了地方革命力量。

(4)强大的革命团结

这支部队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我军官兵团结的光荣传统。干部和士兵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是亲密平等的关系,是革命同志的关系。干部和战士打成一片,同甘共苦,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种深刻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在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越来越明显。1946年8月,在阿荣旗亚东镇战斗中,我们被敌人包围,敌人的数量是我们的9倍。形势险恶,但没有人怕死,动摇。大家团结一心,在统一指挥下奋勇作战,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助理教导员何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中背出一具牺牲战士的尸体,在场战士深受感动。在这支军队里,民族团结很好。1947年底前,这个群体的成员多为少数民族,汉族只有3人。改编成独立三团后,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多了,但少数民族还是占了一半以上。

无论来自哪个单位,哪个地区,无论哪个民族,人们都是自觉团结的,从未有过地区、民族之争。四十三团干部战士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重要手段。所以批评和自我批评都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不管意见多么尖锐,没有人是有偏见的。有时会批评对方不对或者态度不够冷静,言语过激。他们从来都不在乎对方,也不存在记仇报复这种事。因为工作和认识上的分歧,他们在会上争吵,有时很激烈,会后还是和好了。这种革命的同志式的团结是非常可贵的。

(5)军民团结,像一家人。

通过党的教育,广大指战员明确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人民公仆,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处处维护群众利益,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干部战士再累,首先想到的不是休息,而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助人民之所用。至于给房东挑水,扫院子,砍柴已经形成了大家自觉做的制度,是各地必须做的工作。

第43骑兵团是一支在莫旗土生土长的部队,与莫旗人民的关系不仅是军民关系,更是亲人、朋友、熟人的关系。部队每到一个村,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高兴,群众就像迎接孩子外出归来一样热情亲切。种军民与中国的这种亲密关系,为这支军队的活动和战斗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为扩大我党我军的影响,巩固后方根据地的战斗发挥了特殊作用。

当初这支军队是群众自己组织的自卫武装。人们拿出最好的猎枪、最好的马匹和最好的马鞍来装备这支军队。从她出生那天起,群众就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军队,时时刻刻关心和爱护她。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四十三团得到了扩大,部队几经扩充。莫旗人民一直在送孩子参军,几次挑选好马支援部队。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战争时期,莫旗有近千名达斡尔人参军,占人口的8%以上,很多人参加了地方工作,年轻人几乎都没了。达斡尔族为祖国的解放贡献了最大的力量。

那时候部队是群众直供的,不管住在哪里,部队的车马都是群众毫无怨言的负担。1946年,军队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群众不顾自身困难,毅然捐出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的公产——卖掉讷河“八旗筹备处”的房产(一个大院30间房的房子),支援部队渡过难关。在与土匪的斗争中,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帮助部队侦察敌情,传递信息,充当向导。每一次作战行动,43团都有民兵伴随,每个连分配到20名左右的民兵一起行军作战。他们都在战场上英勇表现,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民宁愿饿死自己,也要节衣缩食,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全力支持。这是这支部队能够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军民同生共死,并肩作战,取得了与土匪斗争的彻底胜利。

第43骑兵团的番号并不是长期存在的,从1945年11月成立阿拉旅到1949年4月,历时三年半。在这短短的三年半时间里,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忠实地执行了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的任务,经历了光辉的战斗历程。1949年春,改编为内蒙古军区警卫总队,标志着这支部队完成了历史使命,成员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