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与华为合作、拿联想投资、让中国沸腾,寒武纪这头AI“独角兽”走向世界还要避免龙芯悲剧

2023-12-15 04:39 作者:岑岑 围观:

前几天的德国IFA展上,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的AI移动平台麒麟970,以CPU 50倍的运算速度和25倍的能效“沸腾”了整个中国。华为BG业务CEO余承东也表示,麒麟970运行速度足够挂三星Note8 E8和iPhone 8。

就在人们争相报道华为在AI平台领域取得突破,为国争光的时候,另一家名为寒武纪的公司发来了“贺电”,明确指出“技术不错,但NPU是我们开发的寒武纪-1A!”

说起“寒武纪”,可以说和中科院有着不解之缘:

中科寒武纪CEO陈(左)和哥哥陈(右)。

L的创始人陈,是中科院少年班的学生;

l陈石天曾就职于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的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

l在政策支持下,项目初期获得中科院数千万科研经费;

在最近的A轮融资中,领投方之一是联想,源自中科院计算所。

作为中科院的项目,很容易想到另一个同样学历的“龙芯”。虽然我们偶尔能在电视上看到它的身影,只是看不到身边有人在用它,它就成了生活在《新闻联播》里的处理器。

那么这个寒武纪和龙芯有什么区别呢?会不会重演后者的悲剧?

早在2001年,龙芯项目之初,正是英特尔的龙芯项目组,无法突破与Windows基于x86指令集的专利壁垒,在ARM和MIPS之间选择了更强大的指令集,从那一刻起,龙芯的命运就注定了悲剧。

当时Windows以其丰富的软件生态和高度易用的图形桌面早已成为国内的必修课,这也导致了x86芯片的霸主地位。即使其他指令集平台曾经技术先进,但由于缺少软件,只能用于特殊计算领域,无法产业化。

作为一家专注于AI芯片的研发公司,寒武纪因去年推出全球首款神经网络处理器(NPU)“寒武纪”而声名鹊起,并于近日再次获得1亿美元A轮融资,成为全球AI芯片第一独角兽。

“干儿子之父”胡

直到后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熟知的高通、联发科等ARM芯片异军突起,与桌面平台x86竞争,选择MIPS的龙芯再一次错过了时代。就连龙芯之父胡也只能感叹“谁也无法预测十年后ARM的崛起和MIPS的衰落。”

总结一下龙芯产业化的失败,人们在指令集上领先是因为它启动慢了半拍。如今移动互联网开始向智能互联网演进,中国这次终于和世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给寒武纪留下了“变道超车”的机会。

虽然芯片巨头IBM在2014年推出了TrueNorth处理器,但在产业化方面,2016年被寒武纪芯片抢先,这也让中国研发的深度学习指令集“DianNaoYu(计算机语言)”占领了市场,赢得了先机。

技术的成功转化为商业的成功。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寒武纪NPU能引起业界一片沸腾?实际上,这个NPU是一个专门用于神经网络计算的处理单元。与全能的CPU不同,NPU可能无法让你更流畅地玩《王者荣耀》,但它为未来的计算机感知技术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如果说龙芯时代是“硬件+软件”的时代,那么在即将到来的智能互联网时代,这个定义发生了一些变化。

无论是华为的“On Device AI+Cloud AI”,还是联想的“Device+Cloud”,两大科技巨头的不谋而合勾勒出了未来的AI模式:设备端将作为信息收集的“眼睛”和“耳朵”,智能分析场景;云超级计算机是AI的“大脑”,负责计算调度。

让我们手中的设备拥有人类的感知有多难?在2014年的《自然》杂志上,分析了小鼠大脑中13个神经元的结构使用了高达1TB的数据。一般成年人大脑的神经元总数高达1000亿个!

对于现有的通用处理器来说,速度慢,能耗高。AlphaGo第一次和范辉对弈时,用的是1202 CPU和176 GPU,每分钟电费高达300美元。2016年,面对李世石时,谷歌部署了70个TPU用于加速神经网络推理,完成计算任务;今年对阵柯洁的时候,TPU的能效再次升级,人数减少到4人。

面对未来智能互联网时代计算需求的“爆炸式”增长,谁能率先将AI处理单元推向市场,谁就占据了AI智能时代的制高点。

所以回过头来看寒武纪的芯片,我们可以先于IBM、Intel实现产业化,借力华为品牌的潜力,以麒麟970进入千万级别的市场,占据行业的“时间”。

成败最终取决于生态。虽然寒武纪用1A芯片第一次实现了AI加速硬件的大规模商用,包括Intel、IBM、Google、高通在内的这些国际IT巨头在商用方面都落后一步,但是凭借与全球开发者多年的关系,在产品成熟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就可以建立起一套AI应用生态。作为芯片行业的新兵,寒武纪能否在AI硬件芯片行业爆发之前,丰富自己的软硬件生态,将成为寒武纪在行业站稳脚跟或者重蹈“龙芯”覆辙的关键。

另一方面,寒武纪作为“中国芯”,很可能在华为芯片出海时遭遇同样的专利和政策阻力。华为在发布会上避免提及“寒武纪”,或许是为了规避这种风险。

好在寒武纪麒麟芯片的商业化已经基本注定了其千万级的出货量,而随着其A轮融资的完成,其产品或解决方案未来将被联想、科大讯飞(002230)等中国企业使用,形成中国的AI创新联盟。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世界的创新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伴随麒麟970登陆的寒武纪1A,可以说是中国科研史上“技术-资本-市场”成功转型的经典案例。中国人工智能创新的“新生力量”正在逐步形成。可以预期,未来中国将在世界科技创新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