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踏实了!历经33个小时,从英国归来的她,终于吃上了两天来的第一口饭……

2023-12-14 19:09 作者:岑岑 围观:

3月14日凌晨两点,从英国出发33个小时后,尹搬进了滨江的隔离点,吃了两天来的第一顿饭。她第一次觉得方便面和香肠这么好吃。

长达33小时的回家之旅

临近假期,在英国读本科的尹按年初计划回国。

“欧洲许多人已经被确诊,”尹说。“飞机上的亚洲乘客基本上都戴着口罩,很多都穿着防护服,但来自欧洲和美国的人很少戴口罩。”

在十个小时的飞行中,尹穿着防护服,戴着两个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在飞机上,她不敢摘下口罩吃东西。她真的很渴。她跑到飞机后部,匆忙喝了一口水...

3月13日晚,尹经北京降落萧山机场,与其他人排队进行体温测量和流行病学调查。经过长途飞行,疲惫的尹同学透过落地玻璃窗,看到来来往往的班车和在外面全副武装等候的医护人员。我已经回杭州了,但还是要等。尹急了,拨通了滨江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虽然是凌晨,但还是有人接了电话。通过电话,尹得知滨江早就安排好了去接她。

Entry-转运车进入机场时的接机人员

五个医生,五个警察和五辆汽车。

尹的心稍微放松了一些,但来接她的人仍然很焦虑。

负责接送尹同学的是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启龙。3月8日起,他成为滨江区接送学生专班的一员。接送班5个人。组长和副组长潘都是滨江区疾控中心的人。他们24小时驻扎在隔离点和袖手旁观。除了去机场接入境人员,还要负责接收机场航班信息,调配专班人员,保障隔离点物资,统计数据。张启龙和另外两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轮流值夜班。接机专班已经准备了5辆车,还有5名警察支援。

尹女士的飞机落地前,机场已将她的个人信息、航班信息和到达时间提供给滨江区专门的接机班。

3月13日22时30分,张启龙和同事接到接机通知,立即“拎着包上车”,向萧山机场出发。这个包是他们事先准备好的“物资包”,里面有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一个人只需要用它来取东西,这样一接到通知就可以方便地离开。

张启龙的车开进了机场指定的停车场。在停车场,他们打开物资包,穿上装备,等待机场的通知。“可以接人的时候,会有人来停车场通知我们。这个时候我们会开车去机场接机。有时候会很快接,有时候会很久。最长时间12个小时。”

那天晚上,张启龙也等了很久。直到3月14日凌晨1点半,机场终于发来了一张表格,上面有尹的信息。张启龙签字后,尹走出了机场大门。

武装医护人员等待接机。

虽然不能回家,但“终于踏实了”

“你是哪里人,在哪里转的,在杭州有没有常住户口,在杭州做了什么?”张启龙在询问了尹的流行史和一些基本情况后,认定其在杭州的住处不具备隔离条件,需要到滨江区隔离点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

1时43分,更换完一次性医用口罩,手消毒完毕,尹上了滨江区派来接入境人员的转运车,向隔离点出发。凌晨两点,尹住进隔离点,得知自己已经两三天没吃饭了。工作人员马上给她送来了方便面和香肠。

在完成接送尹的任务后,接机班还会继续忙碌。国际航班通常在夜间和凌晨抵达。现在基本都是晚上休息,一个接一个往机场跑。在专班成立后的8天里,组长胡思远只断断续续睡了20多个小时,再也没有回家。他说:“4月10日是我女儿的生日。希望到时候能回家陪她过生日。”

按照规定,张启龙值完夜班第二天休息,但“白天真的睡不了多久。现在越来越忙,白天经常出去接人。忙不过来的时候,还是想帮忙。”

在隔离点住了几天,尹的状态好多了。虽然还不能回家,但她终于觉得踏实了。

在完成接尹同学的任务后,接班将继续忙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