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佛陀电视剧观后感50条,佛陀电视剧的启发与感悟

2023-12-14 10:37 作者:岑岑 围观:

【影视评论】《佛陀》观后感——强烈推荐这部连续剧

这部印度电视连续剧《佛陀》,有中文字幕(三无字幕组翻译) 更新至54集,全剧终。( 印度原版无字幕是55集。翻译组翻译后是54集 ),感恩所有为这部电视剧付出一切的幕后工作组人员。

佛陀是在全世界上影响之大的一位导师,无数人是从他的智慧和慈悲中觉醒过来,感受了从未有过的幸福快乐之感!因此,在耳畔听到他的名号,不由得感概万千,不是因为他是举世闻名的武士,也不是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军士,而是他的无限慈悲和无边智慧而崇拜,敬仰、仰慕!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非暴力倡导者领军人物"佛陀",是芸芸众生导师乃是人天之导师,善知识!他的证悟,无数人点亮了智慧之光,感受了从未有过的光明境界。有人听到他的传记便热泪盈眶,不是因为他的身材魁梧而崇拜,也不是因为他是万众之王而敬仰,而是他的智慧结晶和慈悲精髓感应而钦佩他!正因为他的智慧,他的慈悲,我是观看这部剧情之时很感动的流过泪!我在想,世上有很多崇拜事物。如:权贵人士,亿万富翁、明星之人,知识分子,然而,他们只能在特定区域里崇拜,顶多一生一世让人羡慕不已,但佛陀智慧和慈悲就算是世界毁灭,也不会消失,除非,众生彻底消失了。

那么,什么是佛教的慈悲观,什么又是佛教的智慧观?我们人性再怎么坏还是有良性的地方,只不过是没有被挖掘出来,一旦被挖掘了,我们便是慈悲化身,但长久的坏习气把我们爱心被淹没了,面对这一切我们从本性上探求,首先,我们要确定人是具有爱心,是本身具备的能量,我们要做的通过后天教育把他苏醒过来,也就是学会爱别人,我们都爱家人,尤其是父母,乐意给他们帮忙,当他们幸福,我们会欣喜若狂,当他们痛苦,我们会伤心难过,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愿父母一丝一毫痛苦,这是多么伟大而钦佩的父母之爱。心存感恩的儿女,一定会在行动上证明他对养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要培养慈悲心,慈悲心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真正修行人便要具备慈悲心,若失去了慈悲心,佛法也将失去了,那么,慈悲心是什么?希望他人远离痛苦得到幸福的愿望和实践叫慈悲心,也可分慈心和悲心!慈心的对境是希望他人继续幸福下去,而悲心的对境人是受苦人希望他远离痛苦。慈悲心培养之后要修大悲心,大悲心是成佛的重要途径,没有大悲心无法谈起菩提心,成佛更是如此!

那么如何修大悲心?我们要确定每一个众生都是自己父母,或许有人疑问怎么众生是自己父母,如何印证?虽然我们不知道前世所经历之事,但在美国,印度、中国都发生着记忆前世之事,如三岁的孩子认出生前的亲朋好友或留下东西,或念经等 。事实上,这样案例在西藏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所以西藏人不会认为前世不存在,在他们心里一直认为生命是延续的。如上所言,修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有了深深的大悲心菩提心自然产生,当我们有菩提心心里只有众生,很迫切地希望让所有众生得到佛果,为了众生得到佛果他会精进修行,念佛、说法。菩提心是成就佛果的唯一途径,其他的爱心或世间知识都没法走近佛智,因此,菩提心是至关重要,有了菩提心,自利利他才是正真的开始,圆满佛果的条件也是发菩提心!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灭后,圣典先是口口传诵,较晚才陆续出现文字经典;原始经典后来又经各部派的重新编纂。这一系列的过程,佛陀的原说一直被加工。所以在全部藏经中,某些法义以略不相同的面目出现。最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体现佛陀教说的,是巴利五部尼柯耶和汉译四部阿含所代言的“原始佛教”,其内容结构多为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等。佛陀的根本原理,是成立于无常、无我的缘起,例如舍利弗皈依佛陀前,只需告诉他:“世尊所说,诸法是因缘的生灭”。

释迦牟尼(Śākyamuni)不是其本名,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意义是“释迦族圣者”。“释迦”是他所属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牟尼”是当时对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称谓,译作“文”、“寂静”等,是圣者之德,“释迦牟尼”汉译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称为“释尊”或“佛陀”。

乔达摩(Gotama;Gautama)又译“瞿昙”,义为“纯淑”、“地最胜”。 传统上认为这是他的族姓;也有认为是其母族姓,其姨母是拘利族瞿昙姓之女,此外舍利子、满慈子、迦旃延子等都以母之姓来称呼, 说明当时有名字包含母亲姓名的习俗。佛的堂弟提婆达多也曾自称和佛都是“母族成就”; 季羡林认为“乔达摩”不是姓氏,而是古印度贵族依照习惯从婆罗门氏族借用来的。

悉达多(Siddhāttha;Siddhārtha)又作“悉达”、“悉陀”、“悉多頞他”等,义译有“财吉”、“成利”、“一切义成”等。 一般认为这是释迦牟尼在俗家时的本名;也有认为是后人的假托。《佛所行赞》说,其父净饭王发愿“一切达成,国富力强”,因此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生平事迹

出家前

佛陀时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国,基本上都是君主制。此外还有若干独立或半独立的小国,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就是其中之一。它臣属于憍萨罗国, 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接近印度边界。释迦族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 当时释迦族的政治体制,有学者认为是贵族共和制,即由少数统治者协商进行统治;另有学者认为释迦族实行的是专制的少数寡头政治。

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她欲返回故乡天臂城待产,在蓝毗尼园产下佛陀。相对晚期的佛典编者对此添加戏剧性描写:摩耶夫人怀孕前梦见白象入胎; 她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是站着生下佛陀的; 阿含经更说佛是从摩耶右胁生出的;相士阿私陀听闻太子出生,进宫预言太子将会成佛,而他等不到这一天,所以悲喜交加。

摩耶夫人在他诞生七天后去世,他由净饭王的续妃波阇波提抚育 (大乘佛教传此人是佛的姨母; 另说由乳母抚养 )。七岁开始接受学业培养,包括吠陀和五明学艺,以及兵法和武术等。十六岁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另说有三夫人 ),生有一子名罗睺罗。 在一部早期经典中,他自述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极尽声色娱乐,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 这是当时贵族阶层无论武士或商人习以为常的奢侈情况。但他因深深困扰于生死问题而出家。

释迦牟尼出家的原因

国族形势的影响:在当时十六国争霸的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东方刹帝利)臣属于憍萨罗国(西方婆罗门势力),释迦族不断受到强邻的侵略威胁,地位十分脆弱。作为没落部族的王子,面对国族暗淡前景,他有意为迦毗罗卫争取思想权威的地位,从而巩固刹帝利的统治。

沙门思潮的影响:当时的印度,在重解脱的宗教风气下,对哲学和思想的追求相当普遍。出现以不同形式出家的沙门,这是婆罗门的对立面。深居于森林茂密之处进行沉思,是印度的传统。这渊源于稍早于《奥义书》的《森林书》时代,到佛陀时代已成为印度上层阶级的一种风气。

成长环境与个性:幼年丧母的他,在年少时便具有强烈的内省倾向和敏锐的感受力。传说他在随父外出农耕祭典时,独自在树下坐禅,达到初禅之境;他见虫子被农夫掘起,又被飞鸟啄食,痛感众生相残。这种对世间诸苦的深沉思考,即使在结婚生子后也没有消除。所谓“四门游观”事件:他出城分别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当最后看到出家沙门时便决定出家,一般认为这是释迦牟尼出家动机的象征性说法。

觅道的经过

苦行 拉合尔博物馆

出家到摩揭陀国:佛陀29岁出家(或19岁、25岁)。他在某天中夜离城,行至阿那玛河畔,剃去须发并去除饰物。 然后南行至当时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国,这里群集众多新型思想家。据载他在首都王舍城托钵时引起了频婆娑罗王的注意,国王劝他放弃出家并交给他一支军队,他拒绝了。 剃发和托钵是当时出家沙门的风尚,表示与婆罗门的对立。

禅修:他从学阿罗陀迦兰,达到“无所有处定”。阿罗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为不满足于此而退出; 又从学郁陀兰弗,达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别,住于“平等寂静”的知见,感到心似乎与“不动的真理”合一。但这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他还是离开了。

瑜伽禅定是印度东方哲学的具体形式,到释迦时代则十分流行。这里的“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包含在原始佛教教理的“四无色定”中。佛教在禅定上安立智慧,表示只修定并无法契合真理。禅定虽是心的锻炼,但出定后又回到动摇不停的心,所以禅定自身是盲目的。

苦行:释迦牟尼苦行处是尼连禅河畔 的优娄频罗聚落。 苦行流行于各时代,主张折磨不净的肉体达到解脱,受出家人普遍崇敬。佛以六年时间深入极端苦行,摧残自己的身心,竟使其他苦行者以为他将丧命。最终他认为苦行无益,因无法达到觉悟与涅槃,所以放弃。 他回忆起小时候在树下的初禅体验,认为这可能有所帮助。他在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之供。憍陈如等五随从因此厌弃他。这成为佛后来表达佛教立场的开端,即佛教的教义不提倡无意义的苦行。

证觉成道

印度佛传连环画

他通过正常饮食恢复了体力,来到距苦行处不远的伽耶城,不久后开悟成为“佛陀”。此时他35岁(或31岁)。据上座部所说,成道前,当他努力调伏自心,七年来围困他的“魔”在此时“现形”。其“十魔军”有:色欲;不乐梵行;饥渴;贪爱;懒惰昏沉;恐惧;疑惑;毁损执着;获取奉承、荣誉与非正名声;贡高我慢。诸天无法战胜“魔军”,也曾有修行者投降。他以“慧”战胜“魔军”。

关于释迦牟尼觉悟的内容,《阿含经》中的说法竟有十五种之多, 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或说由四谛而悟;或由十二因缘而悟;或四禅中得三明而悟。作为完整系统化的四谛和十二因缘,或不视为成道内观的原形;成道所悟之“法”,以及三明的内容,都是关于缘起和寂灭的学说。

佛陀开悟后享受于法乐中。他感到其学说尚不能被接受和理解,有不愿说法的心理。 据上座部说,梵天王得知佛不愿说法,感觉事态严重而下凡劝请,他保证世间将会有人能够理解佛法,佛最后同意说法。此处以婆罗门教的上帝劝请佛陀,意将佛教地位抬高到神教之上。

说法像 犍陀罗

首次说法

佛陀静坐约一个月 (期间有二商人供养麸蜜)后开始游行。他欲寻找离开自己的五比丘。途遇诡辩外道郁婆伽问他师从何人,他表明无所师从而成道,这位异学者只说“也许吧”,摇摇头往另一条路走了。这里暗示为一条邪路,郁婆伽的反应象征有些人还不愿了解这种新的学说。

他来到位于波罗奈城郊外的鹿野苑,这里距伽耶城约210公里, 有野鹿自由活动,当时的宗教家聚集于此。他找到五比丘,他们有意表示冷淡。佛表明自己已经证悟,将示法教化。五人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质疑,但最后认可了他并听闻教导。他们在鹿野苑过着集体生活,五比丘一一领会了说法的内容,成为佛的首批弟子。

这段时期说法的内容,一般认为他首先阐明“中道”, 后说“四谛”或“八正道”。对此也有很多分歧,也有人认为“八正道”或“四谛”的系统化此时并未完成。上座部和说出世部的记载 都说后来佛向五比丘作了一番更深奥难懂的讲话,他将经验现象分析为“五蕴”并提出“无我”的学说。

前期的教化

在波罗奈城的活动:最初说法之后,释迦牟尼暂时留在鹿野苑。波罗奈城当时是水陆交通枢纽,经济贸易很活跃。该国富商俱梨迦长者之子耶舍在听闻说法后决心出家;耶舍父母和妻子也皈依佛教;耶舍的朋友们也纷纷出家,据说有54人。在波罗奈度完雨期后,佛嘱咐他们独自分头游历各地,而他自己独往摩揭陀的优娄频罗聚落。

摩揭陀国的初期教化:释迦牟尼返回优娄频罗,事火外道三迦叶及其门徒改宗佛教。皈依佛教的摩揭陀人中,不少是受到三迦叶的影响。佛成道次年到王舍城,频婆娑罗王成为护法居士并赠送竹林精舍。成道第四年,本是诡辩派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带领同门皈依佛教,二人指导了教团在理论上的重大完善和发展。摩诃迦叶也在此时期皈依,佛灭后他成为教团的实际统领者。憍萨罗国富商须达多,在王舍城投宿期间皈依释迦,此人对后来佛在憍萨罗国的传教起着重要作用。

访问释迦国:结束摩揭陀国的教化,佛访问释迦国 (不止一次)。一般认为其独子罗睺罗和异母弟难陀(当时是订婚期)都在首次访问时出家。净饭王表明,从前佛出家他很痛苦,难陀出家也一样,现在罗睺罗又要走,他非常伤心。他要求别让父母不许之子出家,佛加入了这项新规定。佛的堂弟阿难、阿那律、提婆达多等后来均出家;宫廷理发师优波离也出家了。

舍卫城教化

舍卫城神变 拉合尔中央博物馆 巴基斯坦

释迦牟尼前期以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为中心传教,较晚才涉足北方憍萨罗国的舍卫城。皈依于王舍城的须达多长者,是舍卫城的首位佛徒;由于他的活动,佛教才在舍卫城奠定了基础。他买下太子祇陀的一块地,修建祗园精舍赠送给教团,释迦牟尼后半生才得以在舍卫城传教。

佛教在舍卫城的传播,经历了敌对势力各种阻碍。本土宗教以六师外道占支配地位;从国王起,传统婆罗门教形式上仍受重用。据载,舍卫城一个祭火婆罗门见释迦牟尼正在托钵,对他破口辱骂。佛教在当时环境不被轻易接受,佛陀也遭到他们的陷害。和妓女有关的旃遮伪装怀孕事件、孙陀利被害事件,这两起婆罗门势力制造的阴谋都发生在舍卫城传教最初期。

尽管有外界种种阻碍,佛教也在舍卫城得以广弘。波斯匿王的皈依有重要作用,他看到佛受民众崇敬,自己也成为佛教的热心保护者。其他重要弟子如富楼那、须菩提、迦旃延,都是在舍卫城皈依佛教的。其中须菩提是须达多长者的外甥,其他二人则是慕名而远道来访的。

晚年境况

晚年的释迦牟尼颇为不顺,不幸事件接踵而来。

僧团分裂(提婆达多叛逆):佛陀事业末期,还是碰到了严重的内部纠纷。佛的堂弟提婆达多因意见不合而造成僧团分裂,这发生在成道后30年左右。 据说提婆达多想获得僧团领导权。他在戒律上提出倾向苦行的“五法”, 佛不同意,他遂带领支持者离开僧团。 提婆达多与外道六师之一的晡刺拿是亲密好友,二人的思想都否认轮回和善恶业报。 在当时沙门体系内,对苦行与轮回说的立场是较重大的问题。这两方面,提婆达多都与释迦牟尼根本对立 。

南北传佛典中提婆达多谋杀佛陀的种种暴行和卷入政治阴谋的记载, 被认为是佛陀派记录者的捏造和夸大。提婆达多一度在僧团享有声望,受到如来大弟子称赞, 具有一定的徒众和力量。 季羡林认为,提婆达多和释迦牟尼并非私人恩怨,而是当时僧伽内部两条思想路线的斗争。但提婆达多作为斗争失败者,在后世佛徒笔下不会有好的形象。有一种稍后的证据,提婆达多的团体存在了上千年(法显、玄奘、义净都在印度见到提婆达多派的僧人 ),这证明了他的影响深远。

双贤入灭:被誉为“双贤弟子”的舍利弗与大目犍连,在佛陀晚年游化各方,使佛法得以有序开展。在耆那教记录中,甚至认为佛教教团是由舍利弗统率而非释迦牟尼。然而这两人先于佛陀相继去世。舍利弗因病而死于故乡那罗陀村;目犍连在罗阅城遭婆罗门袭击,伤重而死。不久后佛陀在一次说法时说:“舍利弗和目犍连入灭后,我觉得这样的集会,犹如虚空……”

释迦族被吞并:释迦牟尼晚年,释迦族被憍萨罗国吞并。北传佛教说琉璃王攻入迦毗罗卫大举屠杀,释迦族人几近灭绝,佛曾两度试图阻挡。在强邻兼并政策下,弱小的迦毗罗卫迟早要接受被吞并的命运。南传经典并无释迦族被灭的说法,释迦族人在佛灭后也有参与后事。据斯里兰卡佛教文献及耆那教文献所记载,部分释迦族人为躲避屠杀从迦毗罗卫城逃到毗发瓦那。

入灭前后

斯里兰卡 凯拉尼亚大佛寺壁画

“我已老、衰耄矣。我之旅路将尽、年寿将满,年龄已八十矣。

阿难,犹如旧车辆之整修,尚依革纽相助,勉强而行。”

生命的最后一年,释迦牟尼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住了一段时间。

从灵鹫山回故国迦毗罗卫,是最后的旅途。然而他在返回故乡的途中逝世了。

摩羯陀出发:正策划攻打拔耆国的阿阇世派大臣拜访佛陀,但他的攻打计划没有得到佛陀的支持。 随后佛陀在法堂集会,讲述使僧伽发达的法则和“七觉支”。 佛陀出发,途中几度为比丘说法,包括“四谛”、“戒定慧” 、“佛法僧”几个主题。

吠舍离安居:佛到拔耆国都吠舍离,受庵摩罗宴请。 后往梨婆村准备过雨季,村庄食宿不够,佛与阿难留驻,弟子们四散居住。 佛患重病,知大限将至,他努力抑制病苦, 之后病情有所好转。阿难请佛教命, 佛表明他说法无任何隐藏;教导“自依止,法依止”和“四念处”;后来发表关于佛法提纲的讲话。 雨季过后辞别吠舍离,一路说法不断。

拘尸那入灭:佛在南末罗国,受铁匠纯陀宴请后腹痛痢血。稍息后在拘孙河沐浴,前往北末罗国都拘尸那迦,中途让阿难回去安慰纯陀。渡过尼连禅河至一娑罗树林,已疲惫不堪,阿难铺好卧具,佛躺下侧卧。须跋陀前来求见被阿难拒绝,佛让见面。他问教派僧侣是否证知,佛表明若无八正道则无真正的沙门果,须跋陀皈依成为最后的弟子。佛交待,以后法和戒律就是老师;若僧团愿意,“小小戒”可舍。最后说:“诸行皆是坏灭法,应自精进不放逸,勤求出道。” 佛在禅定中安详而逝。

后事:佛入灭时身边大弟子只有阿那律和阿难在,遗体被移至郊外天冠寺。七天后大迦叶和僧众集合,与末罗居民以轮王礼荼毗。遗骨在集会堂安置七天,末罗人以歌舞香花表达恭敬。周围八国遣使,经徒卢那调解,遗骨平分八份;徒卢那把瓶子带回供奉;迟到的孔雀族人见遗骨已被分完,便带走骨灰。所以共八座佛骨舍利塔、一座瓶塔、一座骨灰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