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万物生长 经典语录,万物生长的下一句是什么

2023-12-13 09:09 作者:岑岑 围观:

中国高铁每公里耗电1万度,白草莓是转基因水果...

随着气温升高,谣言变得躁动不安:“中国高铁每公里耗电一万度”、“浸过防腐剂的柑橘有害健康”、“吃叶黄素可防近视”、“白草莓是转基因水果”等...这些谣言在网上广为流传,给公众带来很多困扰。

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为大家一一盘点3月份出现的谣言,帮你拨开迷雾,找到真相。

中国高铁每公里耗电1万度?

真相:耗电不超过每公里30度。

如今,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目前,在中国近3200公里的高铁线路上,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运行时速350公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时速350公里高铁商业运营的国家。

然而,最近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条消息,称中国的高铁耗电量太大...一公里耗电10000度。新闻还将中国高铁与日本新干线进行了对比,称后者“每公里只需43千瓦时”。

中国关于高铁的官方数据显示,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每小时耗电9600度,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每小时耗电4800度。按此计算,每公里耗电量分别为27度和19度。所谓“一公里耗电一万度”是偷换时间和里程单位的概念,没有事实依据。

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中国高铁不是“电老虎”,而是更节能。据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统计,在节能方面,我国高铁人均能耗约为飞机的18%,客车的50%。

柑橘浸泡防腐剂有害健康?

真相:按规定处理过的东西吃是安全的。

柑橘富含维生素C,汁多味美,在感冒高发季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种“柑橘类水果采摘后要喷洒或浸泡在‘淡水’中,有害健康”的谣言。

对此,天津科技大学教授王浩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柑橘从业者严格按照国家审批规定使用注册防腐剂,按照流程规范操作,并在安全区间上市,柑橘中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最低标准,那么用防腐剂浸泡过的柑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不必过于担心。

柑橘果皮薄而嫩,在采摘、包装、贮运过程中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当柑橘表皮结疤后,潜伏在环境中的各种病菌就会趁机从伤口侵入果实,导致柑橘采后病害。“这些病害会使柑橘表面产生霉菌,导致整个果实腐烂,无法食用。”王浩进一步表示,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柑橘会堆在一起,病原菌也会趁机大范围传播,让更多的柑橘感染病害。

为了让消费者吃到新鲜美味的柑橘,需要特别注意水果的保鲜。目前,柑橘的保鲜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物理保鲜、生物保鲜和化学保鲜。

“物理保鲜主要是用低温、臭氧、紫外线处理柑橘,但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成本高。生物防腐是通过抗微生物来限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但这种方法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王浩说,化学保存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用于柑橘保鲜的主要化学品有咪鲜胺、抑霉唑、枯草芽孢杆菌、甲基硫菌灵、百可都、噻菌灵,均获得农业农村部农药登记认证,均为低毒、微毒化学品,可按规定用于柑橘杀菌保鲜。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行业标准NY/T 1189-2017《柑橘贮藏》规定,柑橘类水果在到达采收处理厂后的24小时内,应使用规定的保鲜剂进行处理。

王浩说,低毒和微毒的保鲜剂施于柑橘表面,过了标准安全间隔期后再上市销售,其农药残留很少。消费者购买后应将柑橘外观清洗干净,去皮食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吃叶黄素可以预防近视吗?

真相:可以增强视力但不能预防近视。

开学后,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叶黄素等与眼睛健康相关的保健品销量越来越大。有商家宣称“坚持吃叶黄素可以预防近视,甚至恢复视力”。

对此,国家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专家宣讲团成员杨晓燕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医学证据证明叶黄素具有防控近视的作用,因此不能用叶黄素延缓近视进展或预防近视。

“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它在视网膜,尤其是黄斑中含量丰富。它是视网膜感光细胞中合成视紫红质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帮助增强视力。”杨晓燕介绍,这是因为叶黄素可以吸收蓝色光谱,其吸收的光谱中含有近蓝紫光,可以帮助视网膜抵抗紫外线,保护黄斑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叶黄素也是一种高浓度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视网膜在吸收光线时氧化损伤。

此外,叶黄素还能保护眼部微血管,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保护视力,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硬化、冠心病等衰老引起的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叶黄素对成人黄斑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缓解黄斑变性。”杨晓燕说。

一般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叶黄素,只能通过外界摄入。叶黄素通常可以通过吃菠菜、韭菜、香菜、橙子、玉米等食物摄入。经常摄入叶黄素,不仅可以帮助视网膜抵御紫外线的伤害,还可以提高视觉反应时间。

“然而,增强视力并不意味着延缓和预防近视。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杨晓燕强调,近视是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防治近视要通过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手段,结合日常用眼行为的改善来实现。

白草莓是转基因水果吗?

真相:是自然繁殖中的基因突变。

《白雪公主》、《白女巫》、《小雪》...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白草莓,它们的白色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草莓的认知。但网上有“白草莓是转基因水果”的传言,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

对此,大连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合信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草莓与红草莓含有相同的基因。草莓之所以“变白”,是因为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自然变异,花青素的基因表达减弱,与转基因无关。

草莓的外观是红色的,因为草莓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然而,草莓是一种容易发生遗传变异的浆果植物。草莓快速繁殖时,会产生组培细胞的克隆变异。草莓这种变异的原因很多,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白草莓就是基因突变后的颜色变化。

“这种基因突变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在草莓自然繁殖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草莓颜色变白的自然变异,工作人员将其保存下来,然后通过杂交等多种育种方法进行培育。”王合信说,其实不仅仅是草莓,通过人工育种,还有黄色和红色的蓝莓。

纵观世界,杂交育种一直是草莓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中国草莓品种审定信息显示,1953年至2018年的65年间,中国共培育草莓品种112个,其中98个品种采用杂交育种,其余14个品种采用实生选种、诱变育种、芽变选择等传统育种方法选育。

“目前在中国,转基因草莓还没有被批准销售。”王合信说。(陈伟)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