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73家影视机构联名抵制侵权剪辑“合理使用”还是“搬运”?如何治理?

2023-12-13 04:41 作者:岑岑 围观:

73家影视机构联合抵制侵权剪辑-

以“合理使用”为名,如何管理“影视搬运”?

《精彩合集》《提前剧透》《电影解读》...“短视频追剧”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以此为卖点的影视剪辑号充斥着所有短视频平台,这也导致了二次创作合法性的争议。

近日,行业协会、视频平台、影视公司等73家机构发布联合声明,呼吁短视频平台、公众号的制作经营者尊重原创、保护版权,不得擅自从事相关影视作品的剪辑、剪辑、运输、传播等行为,必要时将针对此类行为开展集中法律维权行动。

专家表示,面对新的知识产权侵权形式,如何确权、如何维权尚不明确。在各方利益的角逐下,净化短视频行业的版权生态依然任重道远。

“切片”和“处理”风靡一时。

《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73亿。无数的内容生产者一头扎进了这片红海,而影视视频剪辑因为取材容易,操作方便,成为了很多进入者的首选。

记者打开一个短视频APP,影视区排行榜的最上方是热播剧《觉醒时代》的解说视频。这位博主赢得了600多万粉丝,并凭借其对几部热门电视剧的重新创作,成为该网站2020年的百强作者之一。

12426版权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对4894部电影、电视动漫作品的监测过程中,共发现短视频疑似侵权链接1406.82万个,单部电视剧短视频侵权5991个。

记者在某短视频网站发现,用户名中带有“影视剪辑”字样的账号有数百个。很多账号在首页宣称“原创剪辑拒绝被移动”,平台将其标注为“影视领域创作者”。

记者发现,这些账号发布的内容大致分为几类。一是压缩收集剧情制作精华,二是提前在剧透视频网站上预购内容,三是以戏谑的方式快速解说影视剧。

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谭云明表示,《此间一游》这种形式的短视频追剧迎合了当下的消费趋势,有些短视频甚至比原著更受欢迎。但断章取义的剪辑破坏了影视剧的整体性和审美体验。

北京贾云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著作权法》规定了12种“合理使用”的情形,其中包括对一部作品进行介绍、评论的适当引用,但很多影视处理号往往以“合理使用”为名进行盈利。

流量变现的渠道有很多。

业内人士指出,影视剪辑号运营门槛低,变现渠道多,从业人员广。当粉丝积累到一定规模,就可以通过流量分成、广告收入、用户打赏、直播、投放等方式盈利。这已经演变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几个短视频平台的一些头部账号还兼职学徒教学,甚至直接在首页标注“学习办理请加微信”。

在一次直播讲座中,面对学生对“侵权”的担忧,某大V回应:“你还想靠遵守规则赚钱吗?”然后,他给同学们列举了几个涨粉后的变现途径:卖手、动漫衍生品、视频网站会员、电影票、影视资源...而他自己的方式就是靠引流卖课。记者在其网店看到视频课程,价格从9.9元到99元不等,包括影视剪辑零基础教程、短视频快速增粉文案、直播必备词等。

另一位博主在直播中表示,避免非法侵权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记者根据提示回复“学习”,进入他建立的“影视搬运免费学习群”。当群成员达到500人时,群主开始分享一些可以“巧妙”避开审查的技术手段。后来他说可以提供现成材料,只交499元学费。

更直观的收益来自于短视频平台的现金奖励。某平台的“创意激励计划”规定,根据赞等互动行为综合计算用户偏好,这是收益计算的首要衡量指标。在具体实施中,老用户将其规则总结为“1000次广播补贴3元”。平台相关负责人曾透露,创作者单日峰值收入超过3万元。

对于这种模式,有网友表示:“在反抄袭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用播放量来补贴,会助长侵权。”

净化版权生态需要多方合作。

“热剧维权难,冷剧没动力。”一位影视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虽然影视搬运猖獗,但很多创作者并没有选择维权。“对于热门剧,流量的剪辑很多,调查取证费时费力,维权成本太高,赔偿金额低;对于不太受欢迎的剧,侵权短视频会带来流量帮助他们‘出圈’,是否维权成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赵占领认为,在一些侵权案件中,平台企业难辞其咎。“平台在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也应该肩负起保护版权的社会责任。首先,要建立行业公约,不能滥用流量激励机制,误导用户。其次,要完善监测体系,提高侵权监测的准确性。第三,事后要有惩罚,接到权利人举报后,有证据就永久封禁侵权账号。”

“目前侵权作品的认定还存在模糊地带,相关部门需要在评估后制定细则,为权利人提供畅通的渠道。”赵占领说。

谭云明认为,改善版权环境,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机构。“比如中国音集协,作为唱片公司和KTV运营商的第三方,首先获得唱片公司的授权,然后向加入协会的KTV运营商收取版税,发放许可证。影视领域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引入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共识形成后,大胆独创,双方无后顾之忧。”

在法律层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将于6月1日生效,其中规定,侵权行为严重的,可处以非法经营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法定赔偿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业内人士认为,违法成本的提高将有效抑制那些明知故犯的人。

此外,有关部门今年将组织开展“利剑净2021”专项行动,加强对网络视频、音乐、文学等领域主要网络服务商的重点监管,加强网络直播、自媒体等新业态的版权监管,巩固版权治理成果,推动互联网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记者陈)据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