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歌剧党的女儿田玉梅,田华是党员吗

2023-12-10 03:40 作者:岑岑 围观:

图为电影《党的女儿》剧照。

图为田华饰演“白毛女”时期。

图为田华收藏的电影《白毛女》获奖证书。

核心阅读

党的女儿给了我荣誉,给了我不朽的灵魂。演党的女儿,做党的女儿,是我不懈的人生追求。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从事革命文艺已经八十年了。回想起自己的艺术之路,思绪万千。因为电影《白毛女》中的主角为全国人民所熟知,“Xi儿”成了我的代名词,却让我终生感到无比骄傲。对我最大的启发和教育是在电影《党的女儿》中扮演共产党员李玉妹。

《党的女儿》改编自作家王愿坚的《党费》,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后,李玉妹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依然忠于党的事业,不顾自身安危与敌人作战的故事。现在看到这部电影,我自己也会哭。

1958年,《党的女儿》开拍。导演林侬看了我的电影《白毛女》,对我热情朴实的表演很满意,所以他选择我来演主角李玉妹。相似的革命斗争经历和在中央戏剧学院18个月的理论学习,给了我扮演李玉妹的有利条件。但是因为不了解当时南方人民的生活习俗,所以开始创作的时候,更加感到困难和不安。毕竟生活是创造的源泉。

幸运的是,我在一次会议上认识了来自江西兴国的女代表刘有秀和范秀英。他们参加了苏区对敌斗争,给我详细讲述了红军长征前后苏区的斗争情况。介绍中,他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兴国山歌:“我哥出去当红军了,背上戴着帽子。祝哥哥胜利,毫不留情地消灭敌人。”这一切让我真切地被当年的斗争场景所影响:红军为什么要动,李玉妹等人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是如何坚持斗争的,最后又是如何牺牲的...我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刘有秀、范秀英、李玉妹的形象,也会想起参加革命的经历。感觉一下子就抓住了李玉妹的精髓,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创作冲动,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拍摄中。

虽然过了63年,我还能清晰地记得每一个日日夜夜,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细节。

在这部电影中,我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成年的女儿,一只小鸡,和一个母亲,李玉妹。他们有不同的经历和内心世界,所以我用不同的眼神来表达。这个小女孩是艺术团的演员。她活泼稚气,眼睛水汪汪的。她在艺术团穿的服装是我自己的。在某种程度上,小鸡扮演我自己。李玉妹修女要复杂得多。参加过红军战略转移的李玉妹和她的丈夫,分别抱着小女孩,眼里含着泪水,低下了头,以示成熟。我没有让她哭。李玉妹回到八角坳,看到战友们惨死街头的场景。她的眼里没有泪水,只有寒光,那是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慨。在影片的高潮部分,李玉妹被敌人带走去掩护她的战友。她对小鸡说:“听妈妈的话。”导演给了李玉妹一个眼睛的特写,但仍然没有眼泪,而是为革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电影中的三个党小组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次是李玉妹和两个女人,党员,在窑洞里学习党章,选组长,在和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决心继续斗争;第二次,他们开会决定发动群众把革命烈士的遗体葬在村头;第三次,他们决定为没盐吃的游击队筹集咸菜,以这种特殊党费的形式表达对组织的深厚感情。这些都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党员都应该这样,无论在什么样的困难情况下,都要始终保持对党的信念和忠诚。

影片上映后引起轰动,成为红色经典代表作。很少写影评的茅盾先生破例发表了《党的女儿》的评论文章,评价“田华塑造的李玉妹形象非常优秀。没有她的表演,这部电影不可能给人如此深刻而强烈的感染。”有人说这是党的女儿在演“党的女儿”。我觉得这是最恰当的比喻,也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我生长在河北省一个落后的山村,童年的记忆大多是亲人被侵华日军残害的场景。12岁时,我报名参加了抗日剧社,成为了儿童舞蹈队的一员。从此,我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我记得我参军后学唱的第一首歌,是《中国共产党,我们的母亲!你在斗争中成长,你在斗争中成长……”我参加了“百团大战”中的指战员凯旋,爬上梯子向我们胜利的官兵敬礼,直到最后一个战士过去,手臂酸痛,但又特别开心和自豪。后来参加了剧社创作的《士兵与老百姓》、《清明节》、《红枪会》等文艺节目,也参加了对敌的政治攻势,在敌人枪下的村子里演出。经过炮火的锤炼,我思想上成熟了。

16岁那年,我入党了。当我向党旗宣誓时,我决心终生为人民服务,忠于党。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部队打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抗敌剧社。从保定、石家庄到天津,再到张家口、宣化、北京,为部队官兵表演,也为驻地百姓表演。

战争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为民族解放而战的文学战士。这段经历让我塑造了“党的女儿”这个形象,不是表演,而是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李玉妹和我是兼容并包的。李玉妹的血在我的血液里!

大家对《党的女儿》这部电影评价很高,不是因为我演得好,而是因为王愿坚的原著写得好。是林山的再创作加工,是导演的指导,是摄制组所有心血的结晶,是一代共产党人牺牲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精神感动和教育了观众。

党的女儿给了我荣誉,给了我不朽的灵魂。演党的女儿,做党的女儿,是我不懈的人生追求。80年来,我所有的作品都紧跟不同的时代主题。一页一页地看着它们,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共产党人高举的理想和信念,以及为他们的信念继续奋斗的脚步。

现在我已经93岁了,还能以演员的特殊身份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电影人,我从来没有演过戏过剧,主角和配角。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就像演主角一样认真细致,以一个革命文艺工作者的良心感恩生活,为人民表演。

人都老了,但艺术常青。新时代,我也要做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战士,把表演当成一项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只要我的生命没有结束,我的表演生涯就不会结束。

(作者是电影表演艺术家)

经典回声

1991年,

总政治部歌剧团根据同名电影改编了6部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由阎肃担任编剧,王祖皆担任作曲。北京京剧院上演京剧版的《党的女儿》。

2001年

为庆祝建党80周年,总政治部歌剧团重新编排了国剧《党的女儿》的演出。

在2011年

庆祝建党90周年,总政治部歌剧团演出国剧《党的女儿》,电视剧《党的女儿》播出。

2016年

为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国家京剧院根据同名歌剧改编了现代京剧《女儿》。

2019

山西晋剧院改编自同名电影和歌剧的新剧《党的女儿》。

制图:蔡华伟

作者:田华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