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建党伟业》深度解读之四:毛泽东的救国探索

2023-12-09 16:22 作者:岑岑 围观:

在前三章中,电影的大部分主线都已经详细介绍过了,包括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新文化运动、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而五四运动大体是直接讲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但在这里,边肖想先把共产党的建立放在一边,说说《伟大复兴之初》中一条略显零散的支线,那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一代。

我们从头来看一下。起初,毛泽东(刘烨饰演)参军了。这段话讲的是武昌起义后,毛泽东响应辛亥革命,加入了湖南新军。1912年3月退伍,服役半年。其中很重要的一段对话是关于袁世凯为什么当总统。毛泽东说,“他手里有枪。”这句话的开头,很明显导演是想说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这个时候应该已经萌芽了。

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后,毛泽东已经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在这里,毛泽东放弃了通过强身健体来拯救国家的想法,但是他还没有找到任何其他拯救国家的方法。也是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在杨昌济的帮助下,毛泽东人生中的大问题出来了:“你要什么?”意思是你要用什么来拯救国家。以下几个片段是对这个问题的呼应。

我在张勋复辟的时候,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的问题不仅仅是选错校长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绝不是换一个皇帝,换一个总统就能改变的。”但是如何改变毛泽东还没有想清楚。

1918年,吴占领长沙后,孙中山未能护法,流亡日本。毛泽东一行在长沙街头交换意见,谈到一个问题:国民党和北洋政府谁更厉害?毛泽东说,国民党与北洋政府不同,但国民党内部派系太多,导致互相争斗不断,而解决湖南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自治。可以看出,毛泽东不承认国民党和北洋政府,正在寻找第三条道路。

在孙中山撤离的镜头中,导演在试图说明当时国民党的整体思路。安吉尔饰演的宋庆龄问于右任“革命这么多年不成功,还会缺什么?”于右任说:“钱、枪、兵都缺。”所以国民党一直明白,如何救国是资源不足,而不是整体战略有问题。这种反差显示了共产党人战略眼光的伟大,尤其是毛泽东的战略眼光。

在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留学法国的热潮,先后有2000多名学生赴法。因为法国是一个思想自由、民智先进的国家,有攻打巴士底狱、建立巴黎公社的革命传统,所以去法国旅游的老团员们想通过勤工俭学的实践,把更多的年轻人送出去,创造“新社会、新公民”。

去法国留学需要资金,于是大家分头集资。1918年8月,毛泽东选择去北京为他去法国的同学筹集资金。这次北京之行对毛泽东影响很大。毛泽东去北京大学拜访已调任北京大学的杨昌济先生,然后经老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当时北大图书馆的馆长是李大钊。

我在北大期间,从毛泽东和李大钊除夕夜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在体育、教育、克鲁博特金的无政府主义等关于什么能救中国的问题上,探索出了答案,最终发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才是真正的大道,李大钊还指导毛泽东开始研究《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专著。

与此同时,在北大读书时,毛泽东又遇到了杨开慧,两人渐渐相爱。除夕夜,两个人一起聚餐,看烟花,和浪漫不一样。然而,在筹集了2万元后,毛泽东去了湖南,他们短暂地分开了。

回国后,毛泽东认为把外国的经验搬到中国来是可行的,而中国的问题比任何一个都复杂,所以他决定不留学法国,留下来探索救国之道。湘江评论在湖南举行。在张作战期间,能够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人理论,而且理智而感性,说明逐渐找到了一条救国的道路。但只是单纯的团结农工推翻反动政府的想法,如何实施并不明确。

1920年,杨昌济病危,毛泽东紧急送往北京德国医院。在这个片段中,有两件主要的事情。一个是毛泽东自己说如何救国,他几乎想清楚了,这也说明当时他的思想还不成熟,这也是对杨昌济问题的一个呼应。二是杨昌济将杨开慧托付给毛泽东。两个人终于结婚了,虽然洞房很朴素,但是杨开慧的《我愿意》却显得特别高贵。

与此同时,由周恩来(陈坤饰演)带领的一群天津学生也在探索救国之路。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因领导学生运动被捕,173天后获释。出狱后不久,他也踏上了去法国留学的道路。其实像周恩来、邓小平(韩庚饰演)、陈毅(邓超饰演)这些人在这部电影里都是被刷到一边的,呼应了后来建党时的一些画面,没有太多的笔墨描写。

毛泽东最后的救国答案不是在这部电影里给出的,而是在下一部电影《建军》里,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还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章是关于伟大复兴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将在下一章详细描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