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人生之路4:解密大结局,谁是刘巧珍归宿,高加林最后结局如何?

2023-12-06 18:16 作者:岑岑 围观:

书接上回。

刘巧珍是高家村最漂亮的女青年。她聪慧能干,家境好。父亲刘立本是方圆有名的大能人。

高加林是村里最有名气的青年才俊。有学识,有眼界,多才多艺。

两个人的结合,可以说是郎才女貌。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反对刘巧珍和高加林谈恋爱,也没有人看好他俩的未来。

在反对者眼中,他俩格格不入。

被恋爱冲昏了头脑的刘巧珍不管不顾,一心想要和高加林在一起。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她的悲剧从高加林讲出这番话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高加林竞选老师,再次陷入人生低谷

高加林放弃复读之后,到马家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这种临时性质的工作,让高加林的心可以安稳下来。

他又可以心安理得地读书,逃避体力劳动。

虽然这份工作不够稳定,也不够体面,可高加林还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他觉得在自己身上,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要让山里的孩子了解到外面世界的精彩,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

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之前是他学习的动力。在这时,是他教育学生的动力。

他希望这种动力也会变成孩子们对学习的无限热情。

他改造破旧的教室,尽可能改善孩子们的教学条件,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们开设体育课,音乐课和舞蹈课。

向孩子们描述外部世界的时候,他才充满活力。

在高加林的心中,只要能读书,外面的世界就可以在山中感受到。

在石头堆砌的矮墙上,他写上各个大城市的名字,西安,北京,上海……

他带着孩子们站在写着地名的牌子前,似乎就像是站在了这座城市中央。

对于外面的世界,他始终有着无限的渴望,几乎已经达到了疯魔的状态。

民办教师这份工作,拯救了位于人生低谷的高加林,也唤醒了他不安分的内心。

利用工作闲余,他把大山中孩子们遇到的教育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无意中,这些文字成了景老师口中的“报告文学”。

他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让他觉得,其实外面的世界并没有完全“抛弃”他。他只是被暂时遗忘在了这个角落里。

也许很快就会有一天,外面的世界重新把他想起,他就会再次实现他的梦想。

对于自小长大的小山村,其实他并没有多少感情。破败的家对他而言,也只是失意落魄时,可以歇脚的地方。

很快,高加林等来了可以到外面世界的机会。

全县开展的合村并校工作,将会把一些小学合并。这也意味着,一些民办老师会被无情淘汰,一些民办教师则会有转正的机会。

面对这种机会,高加林不肯放弃。在马家小学工作了三十年的周心初成为他的对手。

这是一次残酷的竞争。

高加林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他信心十足地给刘巧珍规划着自己的未来。

甚至于等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怎么花,都有了安排。

他要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父母买礼物,因为高加林觉得父母这些年养育他不容易。

另外,还有给周老师买礼物,因为周老师当不上正式教师,回家种地很可怜。

刘巧珍听着高加林的规划,满心欢喜。她天真地以为,高加林也一定会给她买礼物。

可是她错了。

高加林唯独没有想到刘巧珍。经过巧珍的疯狂暗示和提醒,高加林这才注意到,其实也应该给巧珍买礼物。

而他之所以能想到巧珍,是因为他需要巧珍开着拖拉机把他的学生都带到县城。

刘巧珍不知道,她的卑微根本换不来爱情,也换不来幸福。

改变命运的,总是一些关键的小事

刘巧珍对于高加林的要求,总是言听计从。她开着拖拉机,将孩子们拉到县城。

对于县城里的一切,孩子们都有着特别的好奇心。

对于他们来说,县城就是他们目前能看到的,最神秘的地方。

可以看电影的电影院,可以借书的图书馆,还有可以看小人书的路边小摊,都能让他们忘记离开。

就连公共汽车的尾气,在孩子们看来,也很好“闻”。

高加林的教育起到了作用。

在这里,他们自由自在感受着外面的精彩。

刘巧珍高兴地忙前忙后,她为能给高家林做些什么忙得不亦乐乎。

就连孩子们的中午饭,刘巧珍也决定要带他们到二姨家的粉店里去吃上一大碗热乎乎的土豆粉。

和孩子们一样,刘巧珍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

高加林没有去上大学,这让刘巧珍有了追求高加林的可能。

在高加林面前,刘巧珍总是自卑又敏感。她小心翼翼的守护着高加料的尊严,然后力所能及去解决高加林的烦恼。

可是,意外再一次降临在高加林身上。

梁满囤喜欢闻汽油的味道。他跑出去追汽车,结果被大卡车撞断了腿。

虽然梁满囤生命无碍,可是教育局的处罚决定很快批了下来:取消高加林转为正式教师的资格。

改变命运的,很多时候,都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

高加林再一次失业,重新回到家中。

这一次的打击,让高加林无所适从。他又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心里的苦闷很快变成了下地干活儿的动力。

高加林想用繁重的体力劳动来麻痹自己,他的双手被磨出了水泡,水泡磨破又流出了血。

但是,内心的苦闷是无处发泄的。

这样的折磨也让关心高加林的人痛苦。年迈的父母坐在院子当中,一筹莫展。

刘巧珍看着高加林折磨他自己,心疼得不行。

高加林从小没有下过地。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在房间里读书。

对于周围的人,在之前,他也缺少关心,更不会去考虑他们的感受。

经历了这些之后,高加林开始学着去关心人。可是,对于刘巧珍,他依然缺乏关心。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有人看好刘巧珍和高加林的关系

最不看好高加林的是大能人刘立本。刘立本没什么文化,可是他做生意的眼光一流。就连高明楼也不是他的对手。

刘立本不看好高加林的原因是:高加林没有考上大学,那就要做一个本本分分的庄稼人。

如果不能挣钱,高加林读过的那些书,也是没有用的。

他不愿意女儿嫁给一个只会读书,不懂经营生活的呆子。

在他看来,刘巧珍要是嫁给了高加林,那就是掉进了火坑里。

和刘立本有一样观点的,还有刘巧珍的大姐。

在大姐看来,高加林和刘巧珍不是一路人,即使能结婚,也不会幸福。

高加林所有的心思,全都用在了怎么走出大山。他的心太野了,巧珍拴不住。

高加林读的书,都是他和刘巧玲之间的阻碍。

如果高加林选择了刘巧珍,也不是因为他喜欢巧珍,而是因为高加林没有更好的选择。

大姐的苦苦相劝,没有动摇刘巧珍的心,反而更让他坚定了要和高加林在一起的信念。

其实,大姐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高加林就是那种不安分的人。现在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在为走出大山做准备。

在高加林看来,刘巧珍属于这个小山沟,和外面的世界没有一丁点关系。

自然,刘巧珍也不会成为他的选择。

刘立本不看好高加林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马栓的优秀。

马栓在学习成绩上不如高加林,但是他务实本分,还很会来事。

隔三差五地,他还有找个理由给刘立本送点礼物,博取刘立本的好感。

在生意上,马栓也很有头脑。他改良产品,设计差异化竞争。

在产品上别出心裁,让产品的销售供不应求。

从一开始赶着大车赶集到后来的客户上门排队拿货,马栓的商业头脑获得了刘立本的认可。

和高加林相比,显然是务实的马栓更受人喜欢。

高加林追求的东西,太过虚幻。

尤其是当马栓快成为万元户的时候,在刘立本眼中,马栓就成了备选的金龟婿。

这部由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在剧情结局上,大致也会尊重原著。在小说中,刘巧珍最后是嫁给了马栓的。

高加林喜欢的,是在上海长大,来到西北生活的黄亚萍。黄亚萍和高加林的恋爱,代表着高加林被外面的世界认可。

刘巧珍几乎为高加林奉献出了一切。可是在后来却遭到了高加林的无情抛弃。就连放羊的顺德老汉,对于高加林的做法也看不下去。

马栓对于刘巧珍的感情是始终如一的,他从来没有嫌弃过巧珍。

和黄亚萍在一起后的高加林最后还是回到了农村,他和黄亚萍之间的恋爱,闹得满城风雨,最后也以分手收场。

在整件事情中,牺牲最大的是刘巧珍。

刘巧珍的悲剧其实是从一开始就可以避免的。当高加林没有想起给她买礼物的时候,刘巧珍就应该意识到,他俩不是一路人。

没有适合恋爱的年纪,只有适合恋爱的人。要是一个人不合适,那他永远都不会合适,永远。

感谢关注,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