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李碧华胭脂扣简介,李碧华胭脂扣经典句子

2023-12-02 05:04 作者:岑岑 围观: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可见世间男女都难逃一个情字,尤其是许多痴情女子,为了心中挚爱甘愿飞蛾扑火,到最后却发现竟如梦一场,虚无缥缈,错付一生。

我国著名作家、编剧家李碧华的经典之作《胭脂扣》,正是讲述了一位痴情女子如花,与纨绔子弟十二少之间的一段时空交错、哀怨缠绵的感情纠葛。

上世纪三十年代,塘西风月区。倚红楼里灯红酒绿,熙来攘往。数不清的爱恨情仇和金钱欲望,飘散在空中,真真假假,似幻似真。

如花从小被卖到倚红楼,根本不知道本身姓什么。那时她是花运正红、颠倒众生的倚红楼红牌阿姑。陈振邦,也就是十二少,南北行三间中药海味铺的少东,眉目英挺,细致温文。

有一晚,阔客七少,挥笺相招。就是在这晚,如花遇见十二少,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冤孽,总之,十二少对她目不转睛,而言笑间,如花也被他吸引。从此十二少便买醉塘西,眷恋如花。他与一般客人迥异之处,便是时有高招。

他送如花用生花扎作的对联花牌,联云:“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而风月沉浮已久的如花,深谙如何抓住一个男人的心,适可而止地拒绝、恰如其分的回应。这让十二少更加的迷恋如花,他给她送绵密的花笺,以至情书,还有各种礼物:绣花鞋、胭脂匣子、珠宝玉石......甚至送来名贵的铜床。

送予妓女一张铜床?最大方的恩客也不会这样做。但十二少做到了,这让如花怎能不爱他?风尘里独自闯荡了这么多年,往常都是她低三下四地取悦客人,突然有一天,有一个男子带着满腔的热情和爱恋,全心全意地对她好,她怎会不感动?

从此,这红牌阿姑将全部身心,投放于十二少一人身上,为此,花运日淡,台脚冷落,却终无悔意。二人携手看大戏、唱曲子……这大概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如花想与十二少永结欢好,白头偕老,不曾想十二少却非“自由身”,他早已有了一个门当户对、被父母指腹为婚的未婚妻,芳名淑贤。

如花说:“我并没有做正室夫人的美梦,我只求屈居为妾,有什么相干?名分而已”。

然而封建时代的家长,自视清白人家,祖宗三代,有纳妾之风,无容青楼妓女入宫之例。所以陈家坚决反对,而且严禁二人私会。

然而如花与十二少却没有因为家庭的阻挠而选择分手,如花为了能和十二少在一起,鼓起勇气,穿着朴素衣裳,不施脂粉,亲自求见陈翁,但最后却被陈老太太用扫把赶了出来。而十二少,这个养尊处优的阔少,果断放弃了锦衣玉食,离家出走,选择与如花在一起。

为了不吃软饭,为了生存,十二少忍受屈辱投身戏班,昔日的富家公子,如今登台唱戏,被人瞧不起,自此,十二少心情长久欠佳,但觉无一事如意。不容于家,不容于寨,又不容于社会。为了与一个痴心女子相爱,他付出的代价不能说不大。

但一个戏班学徒能挣多少钱呢?为了维持生计,如花不得不再次对镜施粉,做回倚红楼名妓。

然而长久郁闷的十二少,有时对如花冷面相向,有时又无故发脾气。不久竟壮气蒿莱,心灰意冷,深染烟霞。如花无从劝止,自己也陪着抽上一两口。

渐渐,日夕一灯相对,忘却闲愁,一切世俗苦楚抛诸脑后,这反而是最纯净而恩爱的辰光了。一灯闪烁,灯光下星星点点的乱梦,好像永恒。

只是第二天,一旦清醒,二人又为此而痛哭失声。长此下去,如何过得一生?前路茫茫,烟花地怎能永踞?红不起来的戏子何以为生? 

冬日里的一天,十二少上台出演一个小角色。十二少的母亲看到之后被气病了,堂堂阔少,自食其力?真是丢人现眼。父亲眼看不成气候,又闻得他深染烟霞,托人辗转相劝:“你才二十四岁……”多有力的罪证!

是的,一个大好青年,二十四岁,戒了鸦片,与烟花女子分手,回去还有一家子热诚的欢迎,既往不咎,脱胎重生。

可以说往前瞧,一片锦绣,退一步,万丈深渊。

十二少抹去脂粉,细看一张憔悴得不成人样的脸,自己都认不出来,那曾经的风华正茂呢?于是他后悔了,他想回头了,这天他向如花提出了分手。

当如花听到十二少说分手的时候,好像并不真切,昔日为了她可以不顾传统桎梏而离家出走的男人,如今是不要她了吗?如花深知再也无法挽留十二少,便让他三天之后,再来倚红楼找她一趟,做为分手前的最后一次告别。

这一天,十二少如约而至,但是他却不知道如花已经做好了双双殉情的打算。在如花听到十二少提出分手的那刻,她内心思潮起伏,惶恐不安,分手以后十二少可以重新被家人接纳,继续他的阔少生活,还可以和未婚妻淑贤小姐成婚。

而自己呢,艰苦经营,竟成过眼云烟,真是不忿。于是如花决定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这个男人,她要据为己有!自己得不到,谁也不可以得到!她要与他同归于尽。

分手的这晚,如花在酒中下了大量的安眠药,细细拌匀,在与十二少半夕欢娱之后,如花殷勤劝饮,连尽三杯。然后,如花在十二少面前吞下鸦片,并分了一份给他,不等任何回话,以肃穆的神情来交代后事:“如果,你也有一点真心......”

十二少当下心潮汹涌,一个痴情女子以死相许,大丈夫何以为报?他呆在原地,如石雕木刻,脑中百音鸣放,唇干舌燥。

死,不死?人生最大的趑趄。 

如花一瞥壁上大钟,钟摆来回走动,催促岁月消亡,她在毒发之前,不忘嘱咐:“今天,三月八日,现在,七时七分,来生再见,为怕你我变了样子,或前事模糊,你记住:三八七七,你就知道,那是我来找你!”

她把那信物胭脂匣子往颈间一挂,如花脸上,闪过一丝阴险,是的,如果你也有一点真心,便死于殉情;如果掉头他去,也死于被杀。这是一场心理上的豪赌。

十二少并不知道他无论如何逃不过如花的计划。只要他是真心的,即便死了,也是伟大的吧。十二少拿起生鸦片烟,如花才抒了一口气,才放下心,才觉大局已定,才知终身有托。

她以为,她终于赢了。这心爱的男人,据为己有。如花寻死志坚,她吞得很多,很快便毒发身亡。 

而最终呢,十二少并没有为如花而死,在如花吞食鸦片之后,临阵脱逃了,他颤抖着,倒退,至门前,门已上锁,花布帘还没有掀起,整个人也倒地昏迷。陈家倾囊施救,竭尽所能,终于让十二少捡回一条性命,但安眠药之毒令他全身发黑,需要重新生过肌肤,才算完全复元。

脱离危险的十二少,静中思量一场断梦,整个人失魂落魄。他甚至不敢猜测,孰令致此?

如花在地府苦苦地等着自己的心爱之人,却不知十二少根本没有同她赴死。

她死了,他却没死。一出流芳千古的梁祝化蝶,已经被如花和十二少唱得啼笑皆非。

风尘女子没有生的退路,说死就死,眉头都不皱一下。而男人呢有太多的路可以选择,十二少最终还是跟淑娴结婚生子。如花美眷,到底只是皮相,到头来不过一场空罢了。

漫漫五十载,如花等不下去了,便以牺牲来世的阳寿为代价,借了七天还魂期,来到阳间寻找十二少。

如花在报馆记者袁永定及其女友凌楚娟的帮助下,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在拍戏现场找到了已经七十多岁以做群演为生的十二少。原来十二少成家后依然吸食鸦片,不顾妻儿,后来战事发生,生意凋零,家道中落,他的妻儿早就不与他来往,他只能靠在剧组跑龙套潦倒度日。

如花怎么都想不到她以死相许的爱人,竟邋遢丑陋地苟活于人间。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她爱的十二少,只活在那段短暂的爱情里,活在她自己的记忆里。昔日的浪漫爱情已不复存在,如花大失所望,无可留恋,飘然而归。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再美好的爱情,最后还是要落在穿衣、吃饭这些琐碎的烟火气里。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而如花与十二少的爱情也不外乎如此,起初看起来轰轰烈烈,十二少为了如花,可以不惜重金送各种礼物,可以舍弃富家阔少的身份。但最后呢?孤注一掷的爱情还是败给了现实。

当十二少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后决心要与如花分手,在看到如花饮毒自杀时,他瞬间的感动与迟疑很快便被恐惧占领,他不敢死也不愿意死。

而如花对十二少的感情呢,看似痴心感人,但背后也隐藏着贪婪可怕的私欲——她不甘心十二少离开自己与别人幸福,最后一心想要夺走十二少的性命。

说到底,他们都是更爱自己罢了。

如花与十二少之间的爱恨纠缠到这里就结束了,这部小说通过一对报社的年轻情侣,帮助死了50多年的女鬼如花寻找昔日情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年代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如花遇到十二少以后,她将爱情当做了自己生命的全部,拼尽性命到头来却发现不过如梦一场。而纵观整部小说,与如花之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中另一位女子凌楚娟的爱情。

阿楚是一个热爱工作、追求自由平等、活力十足的现代女性。她与如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她是一个精神和经济都很独立的女性,爱情对她来说并不是必需品,所以她不用依附爱情活着,也可以更好的掌控和享受爱情。

最后,我想说真正的爱情不是飞蛾扑火,而是相互包容、彼此成就,让双方在相爱中变得更好。

反之,当一段爱情已然逝去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会放下执念,重拾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不被离开的人所累,不被错误的情所伤。

毕竟爱情可以再有,而生命只有一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