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歌曲,人世短人间长什么意思

2023-11-30 16:48 作者:岑岑 围观:

照片由《在人间》导演陆离拍摄/受访者提供。

继《人民的名义》之后,陆离导演的另一部大戏《人间》一炮走红。

《在人间》是近年来第三次改编茅盾的文学获奖作品。与《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不同,《在世界》更接近当代中国人。它用这家人和他们邻居的生活史,反映了东北50年来的发展变化。

《在人间》目前已经拿到豆瓣8.1的高分,在央视、江苏卫视黄金时段播出。这个系列涵盖了从30岁到00岁的所有年龄段的观众。

有一天,在机房剪辑一部电影时,陆离突然意识到,他以前的作品是串联起来的,这就是现在的“世界”。《山楂树之恋》讲的是农村知青的纯爱;乘坐88路公交车回家,展现了八九十年代复员军人的自我奉献精神;《老板的幸福》聚焦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经济发展浪潮中人们对“幸福是什么”的追问;《人民的名义》和巡回检查组反映了近年来的反腐倡廉和司法体制改革。所有这些时代和元素,现在都在这个“世界”里。

陆离是一位忠于自己作品名字的导演。作品之外,影视圈的新闻中很少见到他的身影,舆论场上也很少见到他的声音。其实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既是总制片人又是导演。作为导演,他对自己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性负责,并作为总制片人管理整个项目。话语权是陆离牢牢把握的。很多时候,面对管理层的不认可,平台的质疑,作家个人的想法,李总有他坚定想要表达的东西。在影视剧行业,所谓的热门话题每年都在变。陆离一直在等待他真正想要拍摄的剧本,但他不同意,他不会向市场屈服。这一次,从他拿到剧本到播出前,“无网感”的声音不绝于耳,他选择相信自己的眼睛。

陆离在工作中很“霸道”,他这样评价自己。演员要自己选择。如果时间没有协调好,那就等等。谁要就一定是谁。剧本是知名编剧王海玲写的,真正完成的那一天就是全剧完成的那一天。剧情论证是日常曲目,一讲往往四五个小时。

小说《在人间》共115万字。在陆离看来,没有一定定力的读者可能很难看完整部小说,这也成为了该剧系列改编的最大问题。在剧本方面,王海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剧本的改写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她的儿子王大鸥也成为了编剧之一。王大鸥在国外学的是社会学,这个专业背景也为剧本加分。

剧中摘录的“中国人50年生活史”是导演与原著作者梁达成的共识。陆离认为,除了改革开放这个重要的发展节点,还要写新时代,关注东北,关注当下的华北。如果停留在2008年,历史纵深感就不够了。

与原著相比,剧中的人物性格和故事结构有很多调整。例如,于震扮演的罗世斌的角色大大增加了。这是故意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变迁,不能缺少商界的表现。陆离说:“你可以称他为商人或企业家。这个角色是有争议的。我们不想‘粉饰’他,但也不想‘脸谱化’他。他也有他的挣扎。”

尽管创作经历了许多波折,陆离仍然对这部电影感到满意。回想起来,在剧组的那些日子还历历在目。“我每天拍完戏都会看剧本,一个一个分析。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口语演练,哪里不合适就改,哪里不对就调。”李路觉觉得剧集至少要前后统一,以细节取胜,以人物的跌宕起伏取胜,玩编剧技巧可以,但技巧要放在真情实感之后。“如果人家看了,戏没什么可表达的,那戏就尴尬了。”

导演陆离(中)在拍摄现场。

我不是故意让观众哭的,是观众被感动了。这是陆离,高级对话“世界”的导演

所有的小人物都应该有一个最终的解释:在你的理解中,周炳坤这一代人和现在的年轻一代有哪些不同?

陆离:我认为有很大的不同。90后,00后,如果是城市里的孩子,大部分是出生就衣食无着的。但是,当年我们的父母,包括我们小时候,都经历过什么“民以食为天”。当时,人们吃不饱,吃不饱,营养不良。

南方人物周刊:剧中周家是工人家庭。你对这个家庭的人了解多少?

陆离:我有三个叔叔,他们都是工人。他们曾经面临改制下岗,我家很多亲戚也是。我们对工人在时代转型中的经历做了一些呈现,但并没有刻意放大这些苦难。

其实劳动者的观念是随着时代变化的。现在城市里那么多高楼,建的农民工也是工人。我们这几年创造的发展奇迹,这四五十年都是一步一步往上走的,没有他们是不可能的。我一直在观察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就业情况。我也能从新闻上看到,这几年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因为技术工人数量不够。这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你看,在周志刚,八级瓦工的收入并不比干部低,因为这样的角色是社会所需要的,在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方人物周刊:你觉得时代的创造和个人的选择哪个更重要?

陆离:时代排第一,个人选择只能排第二。比如周蓉坚持要去贵州,看似是个人选择,实际上当时的政策是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

《南方人物周刊》:你这几年做的一直都是群剧。你如何清晰地表达《在世界上》的群体形象?

陆离:该剧在梁的启发下,塑造了丰富的群体形象。再加上上海诺剧本的提炼和表达,以及现场拍摄和剧组的配合,整体上是好看的,好看是每部剧追求的第一坐标。

这个群像和上一个不一样,我们也特别强调过,所有的小人物都要有一个最终的交代,哪怕第一幕他出来,第二幕闹事,第三幕给他一个交代,基本都是这个原则。新时代大家有个交代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个人,哪怕是最弱小的人,都应该有一个家。

南方人物周刊:故事发生在东北。对演员的语言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陆离:对于演员,我们有明确的要求,主要是普通话,可以有个人的东北口音,但是全剧不能用东北方言写。应该是乔和周炳坤有些东北口音,其他演员有些东北话,但整体都是普通话。江南演员要有自己的口音。

南方人物周刊:你为什么安排陈读旁白?似乎这些叙述都不是原著中的段落。

陆离:拍完之后,我们觉得这部电影应该用梁的视角来写,加一点旁白。让陈读下去也有这些好处。第一是陈的声音有特点;第二,他扮演的更多的是皇帝的角色,中等身高空,视角相对冷峻。他穿越了空,这个时代没有,那个时代也没有。他有他独特的嗓音高度,很亲切,却让大家很平静。我觉得这样很好。他也很负责。我邀请了他之后,没有任何困难就答应了。我来了三四次,每天晚上给他配音。

南方人物周刊:《天下》是央视近十年来在一档黄金档播出的最长的剧,但58集的长度似乎被删减了。

陆离:我们的粗剪版是88集,压节奏从88降到72,已经是非注水快节奏了。第一次送审66集,然后60集,59集,最后58集。我们已经很感谢央视了,时间最长。不过最近看了一些全家都没看的评论,所以觉得应该会更长。防止注水不是防止。(也有观众说)我看了三集,三集都在哭,急得要命;我还想说,用有没有哭来衡量一部剧的好坏是没有必要的。不是故意让观众哭,而是让观众感动。这是先进的。

补充一些温暖的南方人物周刊:三年的剧本创作,你对这部小说的理解有什么新的变化?

陆离:从三年前开始,我对这部小说的理解就没有任何改变。这是我想做的,就像我一直说的,而不是教育人。我们去启发人,不是去教育人,不是说你的人生应该这样,你应该这样,世世代代都讨厌这样。我可以这样呈现这个故事。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有些人得到好结果,有些人没有好下场,有些人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下开始用钱多钱少来衡量人的功过,有些人愿意付出生命,赢得很多人的好感...这些东西我会布局,不会做思想凝结。那是批评家的事。还有一点,梁在作品中体现了什么,我们不需要放大。我们希望我们的剧情,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句台词都能让大家感受到我们几十年来对人生的探索,展示和锤炼。

南方人物周刊:梁对这部剧的评价是什么?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何?

陆离:梁老师没有参加。他三次去东北,只是探班,我决定扮演一个角色。剪完之后,他想看看我能不能复制给他。我跟他说我跑不了版,但还是想让他来机房看看。他家住的很远,每天带着零食和甜糖浆来我们机房。看完之后,他的原话是这样的:陆离导演,这个题材不会再拍了。他很满意,做了一些自我分析。

南方人物周刊:你觉得电视剧《人间世》和小说有什么微妙的区别?

陆离:我们还是对它的背景色做了一些调整,给灰色添加了一些暖色调。就像当年拍《人民的名义》一样,不管过程有多复杂,背景颜色都要温暖有希望。这是我一直关注的事情。我不能马首是瞻,当然也行不通。

《南方人物周刊》:大家说起严肃文学影视改编,都会提到《人间》。你觉得这是未来国产剧创作的一个趋势吗?

陆离:我认为“严肃文学”这个词太严肃了。电视剧本质上还是大众艺术,欣赏第一。也许以后的世界会出现一些文学基础差不多,有一定历史深度的剧。我认为它会导致一种新的戏剧,或者说它不是特别新,而是消失了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应该会发生。

南方人物周刊:拍完这部剧,你对影视剧的表达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陆离:还敢说真话。这就是小说打动我的地方,也是我们呈现的电视剧打动观众的地方。我觉得电视剧应该回归本体,就是用人物讲好故事。只有人物站得住,这部电视剧才能站得住。人物站不起来,就写不出时代和社会。这是最关键的。

《南方人物周刊》:你的每一部剧似乎都抓住了一些时代特征。你平时是一个善于观察社会的人吗?

陆离:是的。光观察是不够的,还要思考,这才是时代所需要的。我们购买《在地球上》的版权是在四年前。我们需要有这样的预期。我们需要知道未来几年观众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作品。其实这个挺有意思的,也可能是我运气好。这可能跟我平时对人和社会包括国际社会的观察分析有关,也跟我上商学院有关。比如战略,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没有理解战略,但是现在对战争有了非常充分的理解,任何布局都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看的。

《南方人物周刊》:对《在人间》这个项目有异议吗?

陆离:太多了。之前也有人不看好这个,说没有网感,甚至在播出之前就持怀疑态度。剧情展现了观众想看的东西,一定会产生共情和共鸣。百万家庭都能在这部剧里找到自己的生活,这是我做这个项目之前一直坚信的。

何豆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