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克莱默夫妇抚养权问题,克莱默夫妇演员表

2023-11-30 13:11 作者:岑岑 围观:

一个好故事是怎样诞生的呢?也许灵感就来自于一刹那间:通常的讲法是,男人离家出走,去闯他们所谓的世界,女人留在家里,含辛茹苦地带大孩子。故事的重心往往是女人如何解决经济上的问题,至于日常中如何照顾孩子,这是不必展开的,因为“女人带孩子本就天经地义”。可是在《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中,有一天,当丈夫泰德从公司回到家中,妻子乔安娜却突然离家出走,留下了年仅五岁的孩子,这个男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混乱之中。他不得不给孩子做饭,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哄孩子睡觉,还得学会处理与孩子的关系……这可真让一个大男人伤透了脑筋。

1、笨手笨脚的奶爸

妻子离开的第一个早晨,泰德被孩子叫醒,到厨房准备早餐,这个从没有做过饭的男人却不能孩子面前丢脸,孩子要法国土司,好,就法国土司。没有女人的日子,一大一小的男人应该像过节一样开心才对。“一人两个鸡蛋,我们有牛奶,还有奶油,有五块钱。”可是鸡蛋打碎了,蛋壳也掉进了杯子里,孩子提醒时,泰德忙说,“吃起来脆脆的,你喜欢吃脆的法国土司吧?”鸡蛋打好了,面包却放不进太小的杯子,只好拍碎,他又告诉孩子说:“碎的和整的吃起来一个味道。”孩子提醒没有加牛奶,于是又把牛奶直接倒进锅里。一边煎土司,一边泡咖啡,又帮孩子拿橙汁,最后终于土司焦了,锅也被他摔在地上……这自然符合我们对男人的想像,他们在厨房里手忙脚乱的样子,真是既可爱又可笑。

这只是一个开头而已,这部片子中每一个段落的细节都极其温馨感人,并且设计得很精心。到结尾处,依然是父子两个在厨房的情景,但已配合得非常好。打鸡蛋的杯子换成了大碗,父亲有条不紊地忙碌,儿子将面包一片片丢进碗里,裹上汁,再由父亲一片片放进锅里,煎好。

这样的细节对比也很多,比如,一开始的时候,泰德下班了还拖延着不回家,拉着同事聊天;后来,同事拖着他聊天,他却匆匆道别,赶着回去接孩子。好的观影者,总是能够解读出导演的用心所在,哪怕是一个貌似不经意的镜头。

当然,除了细节以外,一个好看的故事还必须有大的冲突。这里的冲突不是传奇性的,而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可能出现的意外。故事的第一个高潮是孩子从架子上掉下来,父亲抱着他奔跑着去医院,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落泪。第二个高潮则是失业的父亲为了争得孩子的抚养权,在一天内找到了工作。面对大众的作品,煽情是必须的,父爱的伟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渲染。

2、妈妈为什么会离开

片子中,孩子问:妈妈为什么会离开?泰德用了极大的耐心回答他,以免伤害到孩子。这一段的回答,简直是教科书式的。因为孩子对父母的离婚,总会心怀愧疚,以为是自己不好。泰德解开了孩子的这个心结。

但观众的困惑却会一直存在。那么好的一个男人,为什么乔安娜要离开?

法庭的一节让两性冲突得以充分展现。男人和女人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星球,想让他们互相理解的确太难了。律师连问了乔安娜几个问题:“你先生有没有打你,或者凌虐你?”“那他有没有打你的孩子,或者凌虐他?”“你先生是个酗酒者吗?”“他常常喝酒吗?”“他对你不忠吗?”“那他是曾让你的生活有所匮乏?”而这一切,都不是。一个男人,既没有家暴行为,也没有不良嗜好,更没有出轨行为,并且能够养活妻子孩子,这样的男人,在传统中看来,就是非常完美的男人了,为什么乔安娜还要离开呢?

在这里,通过乔安娜的陈述解开了谜底。对于传统的女人来说,遇到那样的男人就已经是很好的了,可是现代的女人不行,她还要理解、沟通,还要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是泰德不能给她的。在结婚前,乔安娜有一份工作,在一家女仕杂志设计部门工作了好几年,结婚后成了专职的家庭主妇,她发现自己只是一个作为母亲、妻子的角色而存在,自我完全迷失了。丈夫不肯听她倾诉,他甚至对她说,你去工作,还不够保姆费呢。有过生育经验的女人都应该知道,在孩子出生之后,尤其三岁以前,女人的世界会变得很小,差不多失去与外界的联系,因为养育孩子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乔安娜发现她的精神也出现了问题,因此才离家出走,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恢复了健康,并找到了一份工作,薪水甚至比泰德还要高。

影片因为一直在叙述泰德和孩子之间相处的故事,泰德的幽默、有爱心的性格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同情泰德,偏向泰德一方。假如,这个故事是从乔安娜的角度讲述的呢?讲述她如何整天陷落在琐碎的家务当中,几近抓狂;讲述丢开孩子之后的思念、痛苦,以及心理治疗的艰难过程呢?其实,这方面的片子也比较少。而且,当我们看到泰德因为带孩子丢了工作而对他无限同情的时候,可能却忽略了,很多女人,为了照顾孩子和家庭,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事业当中,而很难获得升迁。如果要在事业上像男人一样成功,有孩子的女人要付出的是N倍的努力。

3、性别角色的再思考

性别观念的转型实际上给男人和女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男人来说,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养家的人,他还需要关心妻子,聆听她的诉求;他还需要参与到孩子的照顾和教育中来,所以人们才会整天地问“爸爸去哪儿了”。对于女人来说,除了家庭,她还需要到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结果就是,都觉得挺累的。有没有和解的方式呢?可不可以坐下来慢慢地聊一聊,在两人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呢?

影片的最后,并没有告诉观众俩人会不会复合。也许不会,因为俩人的追求是不同的,泰德要的是一个家庭主妇型的妻子,而乔安娜则想做一个事业型的女人;也许他们会复合,因为他们的邻居菲利普太太和丈夫已经复合了,泰德和乔安娜经过这些事情也已经渐渐学会沟通,互相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谁知道呢?就像两性的和解究竟能否达成,这是一个永远的谜。

这部拍摄于1979年的电影,因为反思上世纪50、60年代的性解放运动和离婚潮流而受到广泛关注,美国报刊评论其是“一九七九年最赚人眼泪的片子。它广泛地反映了现代的社会问题”,“在流氓盗匪片、灾难片和歪曲男女之间关系的影片大肆泛滥的今天,这部将伴随我们进入八十年代的佳作却使观众耳目为之一新”,被誉为“1979年最令人心碎的家庭片”;囊括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五项奖。在今天它看来依然有趣,它所触及的问题也仍然有意义,比如处于传统和现代观念冲突之下的两性关系的问题,父爱与母爱的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值得反复琢磨。

最后再来听听泰德的育儿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