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路遥心有不甘的“并非结局”,被40年后《人生之路》给了神来之笔

2023-11-30 09:30 作者:岑岑 围观:

1982年,路遥在《收获》杂志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迅速在全国引起轰动。高加林、刘巧珍等人的作品是一个时代农村与城市生活交汇处的青年群体的真实写照。

生命的结局戛然而止,小说中的高加林辗转回到了农村。路遥在原著的结尾写下了“不是结局”二字,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40年来,《生活》被搬上银幕无数次,但都是尊重原著故事的再现,高加林的命运从未被延续。

2023年,这个令人遗憾的空空缺被电视剧《人生之路》填补。它以影视创作的方式再现了这部经典原著,从新时代的环境背景角度续写了现代青年力量的崛起。

《人生之路》的剧情在尊重人物设定的基础上得到了“合理化”,所有主角都有“开放式命运”的延续。一群在泥土中长大的年轻人,历经千辛万苦,从农村来到城市,融入“上海篇章”中的时代改革浪潮,活出了新的自己。

在延续的过程中,该剧并没有回避人性的问题,而是生动地刻画了人性、理想与现实交织的矛盾。

《人生之路》的改编和延续符合当代审美。

无论是对高考场景的描写,还是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还是在大城市求学、创业、谋生的光鲜与烦恼的交织,都引起了当下年轻观众的共鸣。

《生命的交换》的故事框架虽然有点俗套,但因为激烈的戏剧冲突,一直很受观众欢迎。《人生之路》以高加林和高双兴的“命运交换”为主线,赋予了主人公一个更为激烈和悬疑的成长过程。

此外,在80年代的农村,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没有上大学就必须回到土地上,但现在的年轻人即使不指望他们学习,也可以有其他多元化的道路可走。

《人生之路》在人物构思上更加丰富灵动,也有真实细腻的人物描写。即使是绝对的主角高加林也不是“圣人”,因为他人性中的弱点。

高加林聪明、勤奋、豁达、励志,有梦想,却在代表不同层次的黄亚萍和刘巧珍两个女孩之间举棋不定。有骨气,但不能失去傲气。

刘巧珍简单婉约,不甘平凡,勇敢追求爱情,在爱与被爱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黄亚萍优雅自信,热爱舞蹈,独立清醒,不怕人言;

马栓资质平平,但踏实坚韧,创业道路扎实;

张克南,出身优越但不摆架子,为人热情正直;

高星,自私胆小,但能及时醒悟,勇于改正错误。

就连剧中的一群配角都有十足的立体人设。

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刘巧玲;高明楼,虚伪圆滑的“村支书”;美丽可爱的上海女孩陈秀丽;刘,爱女儿却不会好好说话;人生大智慧的德顺爷;华,一位热爱教育事业,吃苦耐劳的马甸小学教师。.....

这些生动而普通的角色,打破了时间序列中人物的固有“滤镜”,让观众更有同理心。

为了向原著作者路遥致敬,《人生之路》特意将前一部剧情的拍摄地点定在路遥的故乡陕西榆林清涧县。

所以你看到的每一帧都是陕北原始民俗的呈现。

奔涌的黄河水,辽阔的黄土地,巍峨的山川,村民居住的不同窑洞,马甸小学的沧桑,农耕文化墙,高家村的风雨斑驳墙。道具和服装的选择也契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高加林有着坚定的自我探索精神,所以他的结局不会拘泥于黄土坡,而是扎根于土壤,向上生长。

“人往高处走,脚要踏踏实实”是高加林《人生之路》中人物的内在能量。

《人生之路》中大家的命运终于在上海“开花结果”了。

选择上海是因为上海和姚橹有着特殊的关系。1982年,路遥的原创小说《人生》发表在上海的《收获》杂志上,迅速引起轰动。可以说,生活也烙上了上海的文化基因。

剧中故事背景定格在90年代。当时上海迎来了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

所有的主人公,在时代的洪流中,在上海处处充满机遇的背景下,用知识、努力和坚韧改变命运,实现自我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