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琅琊榜长公主为赤焰军翻案视频,琅琊榜的歌曲赤血长殷的原唱

2023-11-28 22:20 作者:岑岑 围观:

2015年《琅琊榜》的热播与获得普遍的好评,是继《甄嬛传》之后古装电视剧攀上的又一高峰。无论是色调搭配、台词设置,还是服饰道具、演员选择,该剧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唯美、古典、淡雅的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它不以烂俗的爱情桥段博取眼球,不拘于抒写前朝历史的大起大落,而是夺嫡风云背后的碧血丹心,滔天阴谋都折不断的铁骨忠魂。

《琅琊榜》是一部架空的电视剧,并无特定的历史年代,但是在细节上并不马虎,《琅琊榜》的服饰靠近唐朝之前,道具卡在宋朝,礼仪以汉朝为主。

从小说改编电视剧的角度来说,电视剧《琅琊榜》无疑是成功的。原著小说故事以权谋为壳,情感为核,相对一般的网文已显沉稳。但无论从气质上,还是文学性上,都没能真正跳脱出网络小说的固有圈子。而电视剧改编将整个故事搬上荧屏,影像化后,却赋予其更加大气的厚重感,尽管人物,事件皆为虚构,但却用艺术手法加重了历史性的成分。因为主角梅长苏的江左盟宗主身份,在朝堂权谋的气势磅礴之外,又加入了一缕青山绿水间,庐外雪纷飞的江湖气息。

《琅琊榜》身为一个权谋斗争剧,主角们所在的金陵城中充满了智慧绝伦的人。一直以为梅长苏就已经够聪明的了,没想到琅琊榜像梅长苏这般聪明的人并不在少数。隐居山林的言侯爷,久居深宫的静妃娘娘,云淡风轻的纪王爷。梁帝的身边还有一个堪比梅长苏的人,这个人就是高湛。

每当古琴、萧瑟之声响起,即使江左梅郎身处金陵权力漩涡的中心,看着窗外,望着眼前,却仿佛雪花沾身,久久不化;茶香沁鼻,气味悠悠;一种空灵之感附着于观众的内心,挥之不去,让人有历史正剧与传统武侠交替穿梭之感。相比于现在流行的言情宫斗和偶像仙侠而言,这是两种久违了的味道,却偏偏合二为一,古色古香,回味不尽。

《琅琊榜》的故事,必是脱胎于“九王夺嫡”,但是简化+美化版的“九王夺嫡”。太子、誉王、靖王三方势力,对应的是康熙末期的太子、八爷和四爷,梅长苏则正是靖王身边的邬思道。只不过,《琅琊榜》以谋士为主角,而这个谋士不仅为天下苍生,更背负血海深仇,往事不堪回首。

之所以称之为“简化版”九王夺嫡,是因相比那段故事,《琅琊榜》的权谋之争必定会显出稚嫩。誉王的狡诈阴险与八爷的心思缜密相比,差距颇大,否则也不会被梅长苏一直蒙在鼓里;八爷如和誉王一般见识,怕是早已被老谋深算的雍正斗倒了。九王夺嫡,顾名思义,九个亲王抢夺皇位。

而《琅琊榜》简化至三人,其复杂性也相应降低,但同时,也更加通俗易懂,拉进了故事和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电视剧毕竟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消遣,一天工作学习后晚上再过度烧脑,也会让人疲惫不堪。当然,我想也有原著本身毕竟是网文,无论文化底蕴还是文学功底,尚未登峰造极的缘故。但无论小说本身,还是改编后的电视剧,能做到今天的程度,已实属不易。

正如梁帝所说,“并非朕,生来无情。只要坐在这把龙椅上,人自然是会变的。”

整个封建史其实是皇权集中的历史,梁帝眼里的天下是自己一个人的天下。为怕臣子犯上作乱,他夜夜难以安眠,却难以善终,梁帝的悲剧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剧。

作为琅琊榜首,智计无双的江左梅郎,梅长苏的逻辑智能自然不在话下。而其最为突出的就是语言和交流智能,特别是假意辅佐誉王之时,通过他的语言智能总能很好地打消誉王的疑虑。在誉王谋反带兵攻打狩猎场时,梅长苏又能很好的运用空间智能,通过地图描绘作战环境,制定最好的战略部署。

在夺嫡之前,靖王一直在外带兵,熟悉如何运用地势排兵布阵,且身手矫健,获得战功无数,这都源于他较高的动觉、空间智能。而夺嫡过程中,靖王为人耿直、不善权谋的弱点就充分暴露出来。这也使得靖王经常因为赤焰旧案跟皇帝产生言语冲突,甚至因此经常误会梅长苏,因为这一点,靖王也一直被吐槽猪一样的队友。

虽然霓凰经常掉线,但小编不得不说,霓凰郡主是这里智能水平最平均的了,而且都非常高!作为唯一登上琅琊高手榜的女性,她的动觉智能绝对要打5颗星!更难能可贵的是,霓凰郡主还异常聪慧,就是她最早认出了梅长苏就是她的林殊哥哥!不得不说,霓凰的交流智能实在是高!

作为梅长苏的护卫,小飞流的武功其高,身手矫健,动觉智能出类拔萃。而他因为心智不全,每次说话都只能蹦字,虽然十分呆萌,但也说明了飞流的语言智能较差,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尽管如此,他却是个热爱自然的少年,总喜欢飞去靖王家折取梅花,自然智能较高。

作为妙音坊的头牌,宫羽的音乐智能应该是所有人中最高的,还记得她和豫津、纪王在一起改编曲子的情景吗?更难得的是,宫羽还是个文武全才的姑娘,其身手轻盈,动觉智能不在话下。同时,她情感细腻,善于理解情感,而追求感情的过程中,宫羽总是难以自控,因此,虽然她交流智能较高,但缺乏自省。

说到誉王殿下,口蜜腹剑、阴险狡诈说的就是他啦,无论是在皇上面前争宠还是在朝堂上辩论,誉王都比太子和靖王强太多了!不得不承认,誉王的语言、交流智能确实厉害!虽然也是养尊处优的皇子,但誉王面对刺客,还能与之一较高下,也是具有较好动觉智能的。至于计谋上,虽说比太子强了不少,但比起苏苏和秦般若,誉王还是逊色不少,所以逻辑智能只算是中上吧。

作为誉王的谋士,秦般若应该是戏中最为聪明的女性角色之一了,也是她较早看出了梅长苏其实辅佐的是靖王,其逻辑智能确实强大。而没有满分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谁都没有苏哥哥聪明啦!同时,作为一个聪明的谋士,秦般若在游说誉王的过程中展现了极为优秀的语言、交流智能,没有她的忽悠,誉王也不至于谋反啦!

来说说这个倒霉的太子殿下吧,虽然太子一直在争夺皇位,但小编觉得他一直傻呵呵的,基本靠谢玉和越贵妃在出主意。当失去这些帮手后,太子基本想不出什么好计策,可见其逻辑智能之低。而由于自省智能太低,在闯祸之后,太子还总是不知悔改,经常惹出新的事端,也难关皇帝总让他面壁了。

剧中梁帝与梅长苏的一段对话很耐人寻味:他问梅:“为什么不等到我百年之后,你们再来翻案?”梅答:“生前由你亲自纠正和死后翻案,是大不一样的!”

梁帝明知自己是错的,但不希望在他生前纠正错误。他承认错误的代价,不仅是亲自打脸的难堪,更是他日史书工笔之下对于他的批判。在梁帝的面具被梅长苏揭下之时,一个冷血无情的暴君事实袒露无疑,他也想忏悔,也想认错,但他做不到,他彻底崩溃了。

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帝王发现自己虽坐拥天下,却有着无法掌控的悲哀与孤寂。

一部电视剧作品,在阴谋的主题外衣下,却传递出了这样的信息。主创们用正剧的方式,认真的讲述了这样一个也许有些理想化的故事,让这个气质正统的电视剧里同时也流淌着浪漫主义的血液。

《琅琊榜》最让人动容的是它在讲权谋,讲宫廷斗争,指向却是在告诉你:这个世界有阴暗人性,但同时也有江湖之义,同袍之情,有被视为幼稚不切实际的正义理想和公平尊严。

就像剧中言侯所说“明知是陷阱,是虎狼之穴,可是仍然要去,利弊得失如此明显,却仍然要去抢,如此愚蠢,却又如此有胆魄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一样,我们也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一本三观正常,追求正义和理想的小说,一部讲述赤子之心的电视剧了,所以我们才会被《琅琊榜》所打动,才会爱上梅长苏。

靖王已成太子,而皇帝也同意重审赤焰旧案。最终,七万赤焰军昭雪平反,而他也终于能祭拜父母。从前误将自己当做狠绝谋士的同袍兄弟,也终于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

地狱归来,不可久留。那么,就此归去吧,回江左盟也好,回琅琊阁也罢,一壶清茶,抱病残躯,了此一生。

可偏在此时传来急报:外国入侵、边境告急。他毅然请战,尽管他知道,这将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战。

他说:“人总是贪心的,以前只要能洗雪旧案,还亡者清白,我就会满足,可是现在,我却想要做的更多,我想要复返战场,再次回到北境,我想要在最后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复活赤焰军的灵魂。我当了整整十三年的梅长苏,却能在最后选择林殊的结局,这于我而言,难道不是幸事?”

《琅琊榜》最后的结局是梅长苏选择放弃江湖逍遥,以林殊的身份重回沙场,再次肩负起匡护大梁北境的重担,一去无回。

作为《琅琊榜》的书粉和剧迷,我很喜欢这个结局。因为梅长苏本来就是林殊,血液里就流淌着将门风骨,战死沙场,狼烟裹尸本就是他的最初也是最好的归宿。找到自己的本心,以林殊之名而战死,是从阴诡地狱归来的梅长苏的最好结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