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我们与恶的距离讲的什么内容,我们与恶的距离讲述的是什么

2023-11-27 18:45 作者:岑岑 围观:

这段时间,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刷爆了我的朋友圈。

它在豆瓣上拿下了今年华语电视剧最高的9.5分,远远超过了前阵子大火的《都挺好》。

这部剧总共10集,故事情节连贯紧凑。它突破了台剧固有的偶像剧风格,创下了台湾公视近5年来的收视纪录。

看剧的时候,分分钟感受到剧中每个人都活得那么用力,那么艰难。媒体、舆论、愚众一边倒……只有一种声音的世界,让人活得喘不过气来。

故事以一宗无差别杀人案开始。

什么是无差别犯罪?

罪犯是一个名叫李晓明的学生,他为了做一件“大事”,自己造枪,在电影院持枪造成了9死21伤的严重后果。

可怕的是,这部电视剧改编自真实案件。

但电视剧里并不是讲述他杀人的过程,而是从多个角度、层次讲他杀人以后发生的事情,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被害者家属,应该怎么办?

剧中的乔安(贾静雯 饰)是个雷厉风行的、从事新闻工作的女强人。

他的儿子刘天彦就是无辜受害者中的一位。

乔安儿子被枪杀那天,她和儿子在电影院看电影,因为一通电话,她离开了放映室。

可等到回去的时候,儿子已经遭遇不测了。

从儿子不在的那一刻起,乔安就不是乔安了。

她长期沉浸在失去儿子的痛苦和愧疚之中无法自拔,染上了酒瘾,她总是在想,会不会她在的话,就可以挡在儿子前面,就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她每天要喝酒喝到吐才能睡得着,她每晚都会梦到儿子在哭,她恨自己后悔到死也无能无力,她时常会觉得活不下去了。

甚至于她走不出去,也不希望别人走出去。

渐渐的,儿子的离世让她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一个加害者。

在工作上,她对下属要求更加严格,长时间加班加点,一个不慎就会被她骂的狗血淋头,甚至有个同事都快要生产了还奋斗在一线。

在婚姻里,她与丈夫无休止地争吵,两人在剧中的第一次同框就因为工作的问题争吵不休。

两个单位合作,一个讲求收视率,一个讲求做新闻的本真,两个人在工作方式、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人根本无法静心下来说话。

她的语气咄咄逼人,全然不给丈夫喘息的机会。

她还抓住了丈夫精神出轨这件事不放手,就工作和各种事情冷嘲热讽,导致丈夫受不了她而搬去公司住。

她三次忘记女儿的生日,长期喝酒也让女儿极度厌烦,加上父母两人不断争吵,让她很没有安全感,甚至小小年纪就渴望得到爱情。

她在给乔安的母亲节贺卡上写:“我知道你不爱我,如果哥哥还在,你应该会比较开心吧。”

她觉得,妈妈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离世的哥哥,甚至还说出“你怎么不跟哥哥一起死”这样的话......

当她知道她的手下就是杀人犯李晓明的妹妹时,她打电话让记者跟着她,曝光了她和父母的行程和家庭住址。

她的那句“大独家”语气坚定,眼神犀利,看似平静却充满着愤恨。

她当着公司里所有人的面,大发雷霆,声讨李晓明的家人,甚至说出“一命抵一命”这样的话。

她是一个无助的母亲,是个受害者。

她对家人冷漠,对员工严格,对加害者家属无情,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加害者。

她知道自己就像一个冰箱一样,对谁都冷冰冰的,她知道这样的她没有人喜欢。

她不想这样,却也无法控制自己。

加害者的家属应不应该被原谅?他们就要为亲人犯下的错误买全单吗?

那么李晓明的父母呢?

在李晓明枪杀案发生后,他们的父母选择了逃避。

他们道歉却被说是做秀,下跪却被责问是否真心,甚至有人说:干嘛出来,死一死算了。

然后他们家的店铺被砸,被迫搬到了乡下,隐姓埋名。

爸爸整天酗酒,妈妈依靠卖粽子艰难地维持生计。

他们受尽了别人的指责和唾骂,不敢摘下口罩,不敢抬起头说话,家里的窗户用纸糊住不肯见光,面对律师的帮助他们也选择拒绝…...

他们知道,在这个社会他们永远都是罪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原谅。

他们对儿子的所作所为感到抱歉却也无法弥补,他们没有选择。一句:“全天下没有一个爸妈,要花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看的大娱潸然泪下。

至于妹妹,妈妈不可能让女儿和他们一样,永远背着“杀人犯妹妹”的标签过一辈子,她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妹妹换了新的名字李大芝,来到了电视台工作。

她顶着工作的压力和内心极度的痛苦,艰难地在这个城市生存,好在她遇到了对她特别好的房东,也渐渐升职加薪。

她本以为,日子会这样越来越好,可是却没有。

她意外地发现她的上司居然是哥哥强杀受害者的家属,同时她的上司也发现她是自己“仇人”的妹妹。

紧接着,哥哥被枪决,乔安找人跟踪她,并把他们的家庭住址曝光后,她也失去了工作。

她刚刚要走进的新生活,就这样破碎。

她再也忍不了了,她质问乔安:“难道我跟我家人就没有活下去的权利么?”

乔安反问她:“那我儿子呢?我儿子有活下去的权利吗?”

她只能丢下一句“你们杀的人,不比我哥少”后愤然离开。

她反抗,却被怼的哑口无言。

她作为加害者的家属,被别人冠上了“杀人犯妹妹”的标签,社会的舆论与被害者家属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她无法选择她的生活。

犯人、精神病患到底有没有人权?

剧中的辩护律师王赦因为替犯人辩护,出场不久就被人泼了粪水。

他一直在为精神病人奔走,为犯人辩护,帮助加害者家庭,做着他认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

可他的妻子和岳父不认同他,被害者家属不理解他,加害者的家属也不愿配合,在大众眼中,他也只是一个为坏人辩护的没有良心的律师。

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始终坚持着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他坚信天赋人权,杀人犯也有自己的权利。

“与其立即处死一个罪犯,不如好好了解这个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犯罪的,他们在想什么。”

王赦分析罪犯犯罪的原因,是为了找寻杀人动机的来源。

因为他知道,找不到原因,有一个陈昌倒下,就会有下一个站起来。

社会正是有了他这样的人,才会不断地进步,他是真正的斗士,也是正义力量的代表。

他让我想起了《熔炉》里面的一句话:

“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

即使善与恶就差一点点,但他相信光明和法制一直在前方照耀。

看这部剧开头不难发现,《我们与恶的距离》英文名字为《The World Between Us》,翻译为world的原因或许应该就是恶就存在于世界里。

恶和善本就是一念之差,而我们要做的相信善,向前看。

别让那些痛苦让你忘记世界美好

结局里乔安的丧子之痛在多方面的因素下逐渐消淡,尝试开始新的生活。

李晓明的家人终于获得了社会一丝丝的理解。

律师也得到了妻子的支持,踏上了追求理想的道路;

乔平夫妇也因为孩子的出现重新思考人生......

剧中的结局或许过于理想化,但就像是天彦说的“希望就在云后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