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独家专访编剧申捷|现实题材最难写,必须要经历两次“死去活来”

2023-11-26 00:58 作者:岑岑 围观:

采访写作|虞梦

我见到申杰的时候,他刚刚以评委的身份看完今年国际艾美奖最佳电视剧的半决赛,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了,就在侃侃和我们心平气和地聊了起来。简单的白色t恤和蓝色外套,申杰的着装很简单,他的话和他的话一样实用,但内容很丰富,热情含蓄。

今天的申杰可以用“风头正劲”来形容。《鸡毛飞上天》不仅登顶,还为他赢得了飞天奖的荣誉;去年刚播出的《白鹿原》豆瓣评分高达8.8分,也得到了白玉兰奖的肯定...再加上《虎妈猫爸》等早期的优质剧,可想而知,在现实主义剧成为时代宠儿的时候,申杰受到的关注。

申杰,《白鹿原》编剧,《鸡毛飞行青少年》编剧,《虎妈猫爸》

但是,申杰很自然地告诉我们,“我现在不用微信了,有时候连手机都是向婆婆借的。有邮箱,但不常用。”面对我们惊讶的目光,申杰甚至说,他接手《白鹿原》的时候,把手机扔到了河里。

“创造是痛苦的,就是不断打破自己的过程。”《白鹿原》的改编是申杰的一个转折点。早年,申杰并没有刻意追逐市场。他写的《六组重罪》,至今仍是刑侦题材中的杰作。他写的《女人不哭》,给当时的女剧热又加了一把火;即使在早期的学生时代,申杰也喜欢辩论,热衷于舞台,享受观众的即时掌声。

但自从《白鹿原》之后,他心里好像又多了一根弦,颇有点涅槃的味道。

“剧播出后,很多学生、长辈、各界人士甚至海外人士都跟我说,《白鹿原》是你写的?那太好了。”为了做好这部名著的改编,申杰准备了好几年,告别了无数过往的习惯,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但现在这些话是他作为编剧最骄傲的时刻。作为创作者的成就感就来源于此。

“创作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你需要不断地打破自己甚至否定自己”——申杰在采访中总是提到这句话。对他来说,创作是享受,但需要更多的冲击。否则,他无法脱离固有的认知,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编剧。

怎样才能创作出一本好书?写剧本的时候是什么状态?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作品会在近几年获得成功?.....像申杰这样的问题已经被问了太多次了。但他也很诚恳地告诉我们,一开始他也没想到《鸡毛飞上天》会流行,更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能这么仔细地看《白鹿原》里埋的每一个细节。

“以前我会关心收视率,每晚11点都在。后来发现没用了。”并不是说创作需要与外界绝对隔绝,而是申杰认为好的作品自然会被认可。

“现实主义就是关于那种能量。”申杰的新剧《在远方》正在创作中,还在和“鸡毛飞行青少年”的老搭档吴佳平合作。这部剧讲的是互联网和物流行业。他让吴家平给他找了一家又一家的快递公司和相关从业人员,去杭州不断聊天,实地体验。“我不说停,让他一直找我,直到我能。”

申杰直言,现实主义戏剧是最难写的。

现实主义既不是对过去的追忆,像时间剧,也不是有点天马行空空像古装。它发生在当下,存在于每个人的认知中。观众要想有代入感,全身心投入,就需要编剧付出更多。

“这个剧本现在应该写完了,但是才写了一半。我跟吴家平说,不要急,不能急。几乎每次写五集都会遇到问题,想不断推翻再来。”申杰说这话时,并没有明显的忧虑,只是把它当作创作时的一个必经过程。“磨一磨就出来了。”他不相信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的产品。

在申杰看来,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其他题材,本质上都需要能打动观众的人。他一直坚持写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编剧需要发掘那些微妙的人物纽带和闪光点,需要有很强的“同理心”才能表现出来。这些细节都不能通过简单的头脑风暴或数据收集获得。

“等《鸡毛飞上天》和《白鹿原》的时候,我会打开弹幕,看到你们的评论。我很惊讶很多有内容有情感的年轻人都能理解,他们也喜欢这些真的很好的角色和演员。”申杰想把两者结合起来,而不是简单地写时代的变化或情感。他不认为稍微严肃的现实题材会缩小受众范围。只要他能写出那种“实力”和感染力,即使是年轻的00后也能成为现实主义剧集的观众。

问与答。A

新剧观察:成为本届国际艾美奖评委是怎样的机遇?

申杰:事实上,我通常不做这些事情,但他们告诉我,这一次是一个讲英语的工作,我很感兴趣。这几年我也在海外,看了很多美欧电视剧,非常值得借鉴。

去年在家没怎么接触过别人,就看了那些经典的中国电视剧,比如《雍正王朝》《士兵突击》《奋斗》。这样的对比真的是各有千秋。我们国家读张辉的小说已经有几千年了,有这样的传统。

但欧美剧更多的是从电影感出发。他们想象力更广,更擅长写小人物,但是我们国家有很深的积淀。文化的东西用好了,不会比他们差,我们也不能随意借鉴。

新剧观察:新剧《在远方》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申杰:它与互联网和物流有关。它们看似不同,但实际上都是一样的。这次我要写的是自1999年以来的20年间的变化。这个时代正在发生,也是最新鲜的事物,最大的冲击。大家都会这么想。我就写这么多。我不回头,我写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主角这次会年轻一点。

新剧观察:一般的创作习惯是什么?

申杰:我来自中国戏曲,我重视人。当然要有人物传记,人物要先于故事和概念。只有把人物写好了,才能打动观众。但这并不容易。

我需要和我以前的作品不一样,能让我兴奋,让我爱上的人。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专业编剧”。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我就写什么,没什么特别的。

新剧观察:从小说到剧本的改编要点是什么?

申杰:适应需要很大的努力。不仅仅是熟悉小说,而是要研究素材,而且是大规模大范围的。比如在白鹿原,我学习了宗教史,民国史,学生运动史,包括当时农民种地的记录,各种内容。那我就敢写了。只有这样,我才能从陈先生的性格转变为我的性格。

新剧观察:创作期一般会做哪些准备?

申杰:体验生活。我之前演的戏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你要不断地体验生活。它会随时给你新的滋养,不仅是在你做大纲、做多样性的时候,更是在你创作中期的时候。这个不能在家里写。

吴家平

新剧观察:现实题材的剧集如何出精品?

申杰:要“精力充沛”。人物,故事,状态都没问题,只要给观众留下一点印象。创作者一定要真诚,要有牺牲,要完全投入。

像《远方》前20集我改了三遍。我和吴家平约好了。没有时间限制,也不想受到演员的压力。我是主要的。这一次,我收获很大。我发现写现实题材需要两个“生死”过程。现在写的都是现实题材,一个是大时代,一个是儿童之爱。但在这两条路必须淘汰之后,呈现的第三条路是时势与人的结合。这个不翻几遍是写不出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