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鲁迅 蟹,螃蟹散文鲁迅

2023-11-25 18:54 作者:岑岑 围观:

作者:钱沧水(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塌》,我在不同的年代都读过,有不同的感受。先是被白蛇娘娘的故事所吸引,再是被其彻底的反封建压迫思想感情所感动。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中国的螃蟹文化,我认为鲁迅是吃螃蟹的熟练专家。最近为了追溯“蟹僧”传说的起源和发展,我发现鲁迅是一位继承和发展了螃蟹话语的文学大师。

螃蟹唐云/绘画

“螃蟹和尚”的历史语境

民间俗称的“蟹僧”,其实就是螃蟹胃袋里的胃磨。将螃蟹煮熟,揭开背壳,剥去黄色的糊,这是一个圆锥形的胃袋,用于接纳蟹口和食道。外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薄膜,里面常见食物残渣和沉淀物。胃袋里有一个独特的骨化咀嚼器,可以随着肌肉的伸缩而转动,将吞咽的食物磨成细小的颗粒。因为长在胃里,所以俗称胃磨。把胃袋翻过来,抖掉脏东西,就会看到胃磨,整体呈黄褐色,头上有一圈黑色,像理发后的圆顶。乍一看,好像是一个穿袈裟打坐的和尚,也就是“螃蟹和尚”。

我来梳理一下从宋代到清代中国人对“蟹僧”认知的历史脉络。

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蟹斗精有洞,其中有子泥,食之杀人。”这个“蟹斗精”,就是蟹额区中间的蟹嘴,“洞”是一条短而直的食道,里面有子和泥,触及到蟹的胃,食道末端的胃磨,是不能吃的。明代郜琏《尊生八记》:“本草说蟹盖内膏中有脑骨,故去之有毒。”历史上有很多叫《本草》的医学书籍。不清楚为什么这本书是谁写的。据说“蟹盖里的膏体里有一块脑骨”,可以确定是胃磨,但只是叫“脑骨”。

据我考证,最早将“脑骨”形象地称为“蟹僧”的,还是明代万历年间,他在《异识异资和》中说:“蟹黄中有猴类小骨,庶人称蟹僧。子破酒蟹说一个和尚坐在胡床上,其余的也差不多。最近有一位大师写了一首诗,叫《蟹壳仙子》(本书未见,转录自《清传·蟹记》“蟹仙子”一文)。这段文字反映了人们观察到蟹黄的骨化就像一个“坐在胡床上的和尚”的胃磨,被称为“蟹僧”或“蟹壳仙”。

到了清代,申屠在小说《鬼史》第二十卷中说,一个小偷踮着脚尖跳进河里,“拿了一只螃蟹空肚子”,蟹渔夫拿到后随意拿出来,“像个瞎眼和尚”,提到“蟹和尚”张南庄在搞笑小说《何典》中多次提到“蟹壳里的神仙”,在第六回让他出现 一个“戴头巾,吊脸,两个辣椒眼,满嘴黄牙”的道士,和他的长相。 秦荣光在《上海县支竹词》中说“和尚出家不在乎肠”,并注有“蟹篓有软壳有袋泥,俗称蟹僧”,及点、处。

以上种种解释,作为一只螃蟹肚子里隐藏着的、微小的“螃蟹和尚”,一方面被写进了笔记、医书、小说、诗词,被广大群众广为知晓;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局限,所有的笔记都是简略、空稀疏、模糊、零星的,没有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

“蟹僧”全方位文字记录

1924年10月28日,鲁迅写了《论雷峰塔的倒塌》。从雷峰塔倒掉的新闻开始,引出了白蛇娘娘被法海和尚压在塔底的故事,再到传说玉帝取法下海,他逃到蟹壳里避祸。然后是这样的:

秋天,水稻成熟的时候,吴越有大量的螃蟹。不管你拿的是哪一种,打开后壳,里面都会有黄色和奶油色。如果是雌性,会有石榴籽一样鲜红。先吃这些,就是一定要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膜,然后用小刀沿着圆锥的底部小心的切掉,拿出来翻过来,这样里面就会朝外。只要不破,就会变成类似罗汉的东西,有头有身,坐着。我们那里的孩子叫他“蟹和尚”,这就是躲在里面的法海。

这段话简单、优美、亲切,一步一步剥笋写出来,引人入胜。随着煮、拿、揭、吃、露、切、取出、翻动等一系列动作,终于见到了“螃蟹和尚”。本文对照《蟹僧》的史料记载,清晰地说明了它的位置,准确地说明了看到它的步骤,生动地勾勒出它的形状,从零星到完整,从模糊到清晰,从空稀疏到细致。毫不夸张地说,鲁迅是全方位记录“螃蟹和尚”的第一人。

这种叙事文本的溢出意义还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供后人模仿的操作模式。我是其中之一。出于对“螃蟹和尚”,也就是在蟹壳里避难的“法海”的好奇,我曾经按照鲁迅先生指示的程序和方法,独自一人,为我的孩子们和朋友们表演了《捉法海和尚》。每一次,他们都充满了兴趣和热情的回应。当大家看到法海躲在这样一个封闭狭窄的胃袋里,身边还伴随着死鱼、烂虾、浮萍,都从心底高呼“活该”。

鲁迅为什么能聪明伶俐,能言善辩?他是浙江绍兴人。"吴越盛产螃蟹."他从小就爱吃。之后,他关注生物学,研究解剖学,教授博物学,特别是在北宋时,将傅坚的《蟹谱》从头到尾抄了一遍,并发表了螃蟹脱壳的寓言小品《蟹》。从这段话可以推断,他一定是对历史上提到的“螃蟹和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吃螃蟹的时候,刨根问底,仔细观察,积累知识后自己摸索,就这样游刃有余地写出了这篇简单而精彩的演讲稿。

“螃蟹和尚”和“法海禅师”

更有甚者,鲁迅将“螃蟹和尚”引入白蛇娘娘的故事中,成为这个故事皇冠上最闪亮的明珠。

白蛇娘娘的故事由来已久。最早是在笔记里看到的,后来写成小说,在舞台上表演,在书店里唱。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家喻户晓。

当鲁迅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从他的祖母那里听到了这个故事:

一个叫徐贤的人救了两条蛇,一条绿的,一条白的。后来,白蛇为了报答她的恩情,变成了女人,嫁给了徐贤。那条青蛇变成了一个女仆,跟在后面。

一个和尚,法海的禅师兼道教的禅师,看到徐贤的脸上有一个恶魔...于是把他藏在金山寺的宝座后面,白蛇娘娘来找丈夫,于是“水淹金山”...白蛇娘娘终于落入了法海的圈套,被放进了一个小钵盂里。施舍碗被埋在地下,上面建了一座镇压塔。这是雷峰塔。从那以后,好像还有很多事情,比如“白衣冠军祭塔”,但是我现在已经忘记了。

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这条消息见报后,人们议论纷纷。或说明其坍塌的原因,或回顾其建造的历史,失去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阳红”更是可惜。当然,鲁迅也是心痛的。酝酿之后,他了解了一下,另寻他法。一个多月后,他写了《论雷峰塔的倒塌》。他愣了一下,说:我听奶奶讲过白娘娘的故事。“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雷峰塔的倒塌。”“现在,他居然倒下了,那么全世界的人民有多高兴呢?”为什么?“谁不为白娘娘背黑锅,不为太多事情责怪法海?”!

特别是在这篇杂文里,鲁迅把“螃蟹和尚”和“法海禅师”联系在一起。“我听说玉帝后来责怪法海惹了很多麻烦,甚至毒害众生,想照顾他。他东逃西逃,最后躲在蟹壳里避祸,再也不敢出来了。”“那里的孩子们都叫他‘螃蟹和尚’,这是法海投靠了它。”“当初白蛇娘娘在塔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只有这个老禅师一个人坐着,直到螃蟹停种的那一天,他都出不去。”对于这个挂钩,大家都不在乎。其实这是鲁迅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体现,是前所未有的天才之笔。一方面,漂泊数百年的“蟹僧”获得了众所周知的身份并被人格化,另一方面,对人神共愤的“法海禅师”获得了永无止境的归宿,物化、互补、合二为一。至此,白蛇娘娘的故事有了最后的大团圆结局。

白蛇娘娘故事的大团圆结局

鲁迅说,这个结局,“或不在《义妖传》(根据清代陈玉干写的《白蛇娘娘》故事),是民间传说”。诚然,它并不在《义妖传》中,但据我所知,之前并无文字记载收录,因此推测,退一步说,它是鲁迅心中久久挥之不去的优秀创作。

必须补充的是,自从鲁迅先生第一次记载“蟹僧”就是在蟹壳里避难的“法海禅师”之后,民间相关的后续故事就层出不穷:比如为什么螃蟹的背壳凹凸不平,是青青看到法海躲在里面后用剑画出来的符号,被关了起来;例如,螃蟹过去是直着爬的,但进入暴虐的法海后,它们不得不侧着爬。比如,为什么螃蟹嘴里总有泡沫?是法海在螃蟹肚子里念经,希望能摆脱它...

人们常说鲁迅是一位有特殊学识和见识的文学大师,即就他的蟹词而言,他在《今春两情》中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钦佩的”,在《论雷峰塔的倒塌》中说“蟹僧”是“投靠其中的法海”。这两种观点也闪耀着思想和艺术的光芒。

《光明日报》(2022年8月19日第16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