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b站跨年晚会节目顺序,b站跨年舞台

2023-11-25 15:24 作者:岑岑 围观:

最近,因为一场跨年晚会,专注于“二次元文化”的视频平台哔哩哔哩成功走出了圈子(即打破了代际之间的文化隔阂)。身边一些50后60后的同事朋友也通过媒体报道看到了一些片段。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在这个年轻人的聚会中有一些他们能够理解的元素。比如《亮剑》中饰演楚的张光北,与爱乐合唱团的老兵们合唱主题曲《中军魂》,不仅瞬间点燃弹幕,更引起了老一辈人的共鸣。

对此,我没有多说,只是建议这些老年朋友多和子女交流,看看他们平时都关注些什么,思考些什么,闲暇之余,不妨去哔哩哔哩这样的“二次元”世界旅行,发些弹幕感受一下。

“次元墙”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代际之间缺乏文化理解和沟通,甚至愿意“破墙”。2019年底,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关于“粉丝文化”与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的研究报告》,引起媒体热议。媒体的深度报道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审理“饭圈”粉丝对明星的名誉权纠纷时,许多法官花费大量时间来确定一个特定术语或俚语的含义。也就是说,主流语境下的成人世界缺乏对青年亚文化圈基于默会知识的话语体系的理解。如果不是职务行为,很多成年人大概没兴趣去理解。

平心而论,在这方面,年轻人其实比老年人做得更好。虽然他们大谈“自娱自乐”、“各抒己见”、“互不干涉”,看似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文化圈里,却始终没有放弃对老一辈的文化理解。其实他们一直在默默“补课”,复习过去的优秀作品。哔哩哔哩众多UP主制作了大量以多样性为核心的系列视频,如《明朝1566》《雍正王朝》《亮剑》等,根据弹幕反馈,非常受年轻用户欢迎。其实这些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有的才四五岁,甚至还没出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了解这些优秀的作品。

如果老年人真的愿意沉浸在哔哩哔哩的文化氛围中,就不难发现,“没见过司徒王朗这样放肆的人”背后,是他们对三国历史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不变热爱;清宫里的“光明正大”改成“大清丸”的背后,是他们对康熙帝剧中说唱式声讨官员腐败的认同;云龙哥和云菲哥的每一句话,都被珍藏和津津乐道的背后,是他们对《亮剑》所描绘的那个血雨腥风年代铁血民族英雄的崇敬。

我们应该把哔哩哔哩的晚会理解为00后带着他们的“二次元”文化来到主流文化广场的一次表演和一次宣言。其姿态是善意的,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旨在增进代际理解和沟通。持有主流文化立场的老一辈人应该为此感到欣慰,不必惊慌失措,退缩失据,更不必深沟里挂免战牌,视其为洪水猛兽。

平心而论,这些年来,成人世界里很多隆重严肃的场合的创意和设计,也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创新形式。2019年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和群众游行就是典型的例子。“喜欢”、“给力”、“燃烧”、“硬核”等一大批年轻人创造的文化词汇,不仅飞入寻常百姓家,甚至进入房间,融入官方的传播语境。

面对青年亚文化的善意,主流文化当然应该放下架子,以更宽广的胸怀和背景,博采众长。只有在思想解放、开放创新的文化环境中,才会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适应时代特征,激发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引领文化潮流不断涌现。

(作者是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