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1941年中国有多少人,1941年线中国少了多少

2023-11-24 16:34 作者:岑岑 围观:

以抗战为题材的电视剧《区班》正在广西卫视每天19:35播出。该剧讲述了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风陵渡区的一个团队和北平大学的学生共同书写的一个战场传奇。

根据酷云全国网的数据,在5月19日19:00-21:30的电视剧关注度排名中,广西卫视《美丽剧场》播出的《区小分队》第一集排名第十。

大二5月19日,电视剧《区小分队》第一集,全国33家电视台实时收视率排名第7。

抗日战争时期,县大队、区小分队之类的组织相当普遍,网上也有一些经历过区小分队战斗的抗日先辈。看完剧,他们还回忆了家人参加“区小分队”的经历。

甚至在现在的农村委员会中,许多地方还延续了“大队”的名称。但是,这样的“旅、班”在抗日战争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义。当时的“区大队和县大队”是怎么划分的?一个“小队”真的有实力肩负起保护一方百姓的重担吗?

在抗日战争期间,“区队”和“县队”是为了更好地指挥敌后行动而建立的非正式民兵组织。一个县之内,至少要有一个旅,下辖几个中队或中队,通常有几百人,相当于正规军里的团级。在一个区域内,一般组织为中队或小队,通常是小队,人数为几十人,相当于正规军中的连级。

《区队》剧照

抗战前中期,“区队”多由民兵自发组织,武器多为土枪、洋枪,较为简单。后期日军消耗巨大,新增兵员质量下降,士气低落,战斗力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训练有素的数百人的县大队,在战术安排得当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有效阻止日军!区队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实力也在增强。后期一些区队已经有了轻机枪和榴弹发射器,有了压制小股日军的能力。

据点里日军官兵有限,囤积了大量弹药和粮食,这是一笔有利可图的生意。区队缺少重武器进攻,一般不会直接进攻日军据点。乔装打扮,隐藏身份,就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在昨晚广西卫视播出的抗战电视剧《区小分队》第一集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风陵渡区小队长刘大强带领队员伪装潜入日军据点,成功缴获火器和粮食。

今晚播出的故事里,区里的小队员被日军打散了,刘大强带着两个人去了邻村的王五家。日军追到风陵渡村,搜寻无果,于是把全村人聚集起来,挖了个坑把村民活埋。

县委梁书记严厉批判了刘大强的冒险主义,交给了一个新任务——在保定市郊接见北平来的大学生。

风陵渡据点铃木接到上级命令:北平多所大学的学生要在八路军根据地建立兵工厂,支援八路军作战,要想尽办法拦截和消灭北平学生...

一段战争写下的青春诗篇,两个热血军人的成长传奇,广西卫视每天19:35,电视剧《区小分队》为你讲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