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生不出孩子被虐死,《菊豆》的悲剧在山东上演,是谁在助纣为虐?

2023-11-21 22:38 作者:岑岑 围观:

特别声明: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除。

本文为原创,请那些洗稿、照搬、剽窃的可耻之人,自行绕路。原创世界里,不欢迎你,做人知廉耻,抄袭没昧良心。如需转发,请和我说。

我花大价钱把你买回来,就是为了让你给我生儿子。

生不出来儿子,看我不打死你。

《菊豆》、《盲山》,无数部电影作品,讲的都是这么一个封建的没人性的现实。

本来以为,封建社会都结束这么多年了,人们都开始和直播小姐姐谈爱谈恨了,结果,女人还是没摆脱“生孩子机器”的命运。

求求那些脑子里装满封建礼教的人,活得有点人性吧,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

#山东一女子因不孕遭婆家虐待致死#登上热搜,围绕这个话题,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几个关键词:山东、判刑、生育权利、家暴、女性地位。

2019年1月31日,早上8点半左右,刘某英让方某洋刷锅,她不干,刘某英就拿着50厘米长、3厘米左右宽的一根木棍抽了方某洋。张某林听到声音后,用两只手抓住方某洋的肩膀往前拽,方某洋倒地的时候张某林听到她头部、膝盖和手磕到地面的声音。方某洋倒地后,院里的南墙放着一些柴火,张某林拿起一根50厘米长、3厘米左右宽的木棍朝着方某洋腿部、臀部打了三四下,打完她后,张某林和刘某英让方某洋在院里站着,张某林就回屋里了。方某洋大概在院里站了半小时,就自己进屋了。到了10点半左右,张某林让方某洋宰鱼,她不干,张某林就让她站在院里,后张某林拿起一根50厘米长、3厘米左右宽的木棍,抽了方某洋的后背、臀部和腿部,一共抽了4下。

这是施暴致死主谋的父亲,也就是受害人的公公,在面对检察机关时的供词。一位女性,就因为不愿意刷锅不想做饭,而被自己的老公和老公的家人暴揍和体罚。这些施暴者心怀理直气壮之意,在这样一个法制社会里,做着封建社会的封建暴行,对生命尤其是女性生命的投以极大的蔑视。

只想问,在他们的眼里,女人就这么贫贱吗?女性生来就是家里的老妈子吗?女人就应该被你们虐待吗?

就在事件被爆出的同时,除了女性被虐待致死的过程被爆出,其背后的原因和法院的判决,更是引发了人们的议论。

为什么张某林,要对自己的老婆暴行相待?为什么张某林的父母,要当恶人的帮凶?

未能怀孕,是这一切悲剧的起因,也可以说是导火索。方某洋和张某林结婚后,一直未能怀孕,结果发现她在婚前曾与其他村的一名男性有过交往并怀了孕,但是不幸的是,流产了,孩子没有保住。从此之后,她便一直未能怀孕。于是,张某林一家,开始对这位儿媳妇,拳打脚踢、棍棒伺候,偶尔再来个不给饭吃或者罚站。

他们这么做,一是觉得,自己家给了彩礼买来了这个儿媳妇,就是为了给张家生个儿子传宗接代的,结果孩子都不能生,钱不是白花了?得出出气,揍她。二来是觉得,彩礼给了,人就是他们家的,他们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看着不顺眼打一顿,有什么问题?

张某家,用13万元的彩礼,娶回了妻子,巨额彩礼买断了一个人的一辈子,甚至是她的命。

生不出孩子、花了彩礼钱,是张某林一家将儿媳妇虐待致死的理由,理直气壮的理由。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命竟然可以这么不值钱,人性竟然可以这么贪婪狂妄和愚昧。山东德州,难道还停留在三十几年前的封建闭塞旧社会?难道现代文明的风气和科学技术的发达,还没有普及到那里?

这种愚昧和恶毒,是渗透在骨子里的,是传宗接代的,即使在任何一个光明的发达的社会中,深入骨髓的恶毒和愚昧,依旧是无法被改变丝毫的。

事后,张某林一家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决定改过自新。但开起来,更像是鳄鱼的眼泪,只是迫于舆论和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上演的一出“苦情戏”。

恶毒之人的眼泪,和他的心肠一样,黑且肮脏。

而这之后,山东地法院也很给力,在审判结果上,助了张某林一家一臂之力。

被告人张某林犯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刘某英犯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被告人张某犯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被告人均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丧葬费37562元、误工费3000元、交通费2000元,合计42562元。

虐待致死,一条鲜活的人命,仅靠短短几年的有期徒刑和4万块钱,就可以“两债相抵”?

受害人方某洋的亲属,在接受采访时说,方某洋的父亲已经去世,她的母亲有精神病,而方某洋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虽然她有些反应迟钝,但是身体很健康,并且在出嫁的时候有160 多斤身体健康。可是现在,只有60 多斤。

受害人的家属还未得到应得的补偿和慰藉,法院却认为被告一家认错态度良好,决定从轻处罚。“被告人归案后均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并且自愿预交赔偿金人民币5万元”,基于此,法院决定从轻处罚,给了一个三到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将这场悲剧画上了一个司法机关的句号。

“到现在,对方也没有道歉"。受害人的家属,至今都未收到一句道歉,更别说其他带有人情味儿的补偿了。

自愿预交赔偿金人民币5万元,只是用虚假的表演试图在这场悲剧中占据舆论的制高点,想用这虚情假意的认罪和忏悔掩盖心中的肆无忌惮的自私狂妄。这场悲剧中,无疑,法院这个本应用法律来捍卫社会文明、人权和人命的机构,却成了谋财怀害命之人脱罪的帮凶。

人性的黑暗,人的愚昧无知和狂妄自大,封建礼教对部分人的荼毒之深,已经被很多人写出来讨论。所以,当我们骂着“应该判死刑”的同时,也应该想想,为什么这样的人,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活得还很好?为什么社会文明已经推动的这样发达,封建礼教还是在很多地区盛行?

这让我想到了很早的时候,张艺谋拍摄的一部经典电影——《菊豆》。也许,电影中的情节可以解释,为什么“山东一女子因不孕遭婆家虐待致死”这样的事儿,能发生。

01 《菊豆》里的菊豆,封建礼教下,逃不出染坊,躲不过一死

这部上映于1990年的电影,将旧社会的落后,封建思想和礼教的荒诞描绘得淋漓尽致。女性的地位、男人的自私和懦弱、伦理的打破,都发生在那间大染坊里,剧中的每个人,杨金山、杨天青、菊豆、杨天白,谁都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而谁又都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封建礼教和人性的贪婪无知胆小懦弱,将生活在时代下的每个人,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封建礼教和贪婪荒唐之下,无人幸免。

菊豆,是杨金山为了杨家的香火,花钱买来的。在菊豆之前,他已经买了两个女人,但都没逃过他的虐待和折磨,死于非命。杨金山是染坊的当家人,性情暴虐且自私,还带着那么股子猖狂。在他眼里,女人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给男人享乐和生儿子。

但他一直都不知道,他的那些老婆,生不出孩子,是因为他不行。

就这样,菊豆在被买进染坊后,白天染布干活当苦力,晚上接受杨金山的虐待和折磨。

菊豆被折磨得嘶喊被杨天青听在耳里,痛在心上。但是,杨天青只是杨金山年轻时捡回来的一个孩子,平日以叔侄相称,从小到大,从未离开过染坊。这座染坊,是他唯一的依靠。

杨天青想过,提刀上前杀了那个老魔头,救了菊豆。但是,他不敢,在杨金山的打骂下,他早已不敢反抗,也早已变得懦弱无能。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菊豆被虐待的时候,在楼下徘徊靠砍木台阶出气,要么就是在仓库里偷看菊豆洗澡以此来寄托对菊豆的爱慕。

菊豆,只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压迫的女人,是一个被当作货物买卖的女人。她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封建社会,他没有一丝的还手之力,在这样一个吃人的社会里面,她只有依赖身边的男人,才有改变命运的可能。她想脱离那个变态的杨金山,杨天青是她唯一的选择。

后来,菊豆还是和杨天青,搞到了一起,还生了孩子。男孩。杨金山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可结果,却是被戴了绿帽。一次外出的意外,杨金山成了个半身不遂的人。没了行动能力,相当于丧失了家里的地位和主权。

在大门紧闭的染坊内,菊豆和杨天青当家作主了,两人名正言顺的在一起,明目张胆地做事情,将曾经遭受的虐待和凌辱,全部还给了杨金山。

在这样畸形、荒唐、没有伦理道德和人性的环境下,他们的儿子杨天白慢慢长大。新的恶魔诞生了。

他管杨金山叫爸,却在杨金山不慎跌入染池时,袖手旁观阴森地笑着,看着他口中父亲挣扎着死去。当他知道了自己的亲生父亲是杨天青后,又用一根木棒,将其打入染池,一棍打死。

最后,染池一片血红,染坊一片红光。

菊豆亲眼目睹自己的儿子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后,用一把大火,烧死了一切。烧掉了这个染坊,烧掉了那个时代的荒谬和封建悲剧。

杨金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源头,一切的悲剧都是由他产生。他象征着封建礼教的压迫,是整部电影悲剧色彩的奠定者。是他买来了菊豆,并且对菊豆百般折磨。也是他教坏了天白,导致了最终的悲剧。无论他是生是死,他都像是一块重石,牢牢的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人无法喘息。

可是,真正的凶手,依旧是封建礼教和人性的猖妄,以及社会的漠然。没有人为弱者发声,亲人的支持是以懦弱为先,人与人之间的利用与反利用,女性地位的缺失,都是这场悲剧的根儿。

“她/他走不出那座染坊” --- 《菊豆》

如果一个人被封建礼教吃透,被贪婪自私和猖狂占据,那他注定走不出悲剧这个大染坊。终究自食其恶果。

在这场悲剧中,除了封建礼教和人性本身的恶毒和自私,还有谁,是这出悲剧的帮凶?.

1.旁人的冷眼观世

在《菊豆》中,有一个情节,杨金山去世后,按照族规,杨天白继承家业,菊豆作为其母亲可以留在染坊里生活,但是杨天青是外人,可以在染坊打工但是不能再住在这里。

这一来,二人的亲亲我我,就没办法继续了。而随着时间推移,两人偷情的事儿也不胫而走。染坊能关住门,但关不住流言蜚语和外人的偷窥。

街坊邻居开始在街头巷尾,聚在一起八卦着杨家的这桩事儿,甚至当着杨天白的面儿,问他爸到底是谁,谈菊豆和杨天青的暧昧之事。

当杨金山把菊豆买回家,日夜鞭打折磨时,听着菊豆那惨绝人寰的哀嚎,家家户户紧闭房门,无一人出手相助,哪怕是一句劝阻,都没有;当菊豆和杨天青两人发展出了爱情,家家户户敞开心扉,嬉笑八卦着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儿,带着嘲讽和蔑视。

如果当时,当菊豆被折磨得快要死掉时,族里或者邻里,对杨金山进行干涉,至少,菊豆也不会想着用勾引杨天青的方式,来寻找活下去的出路,来做被认为是违背了伦理道德的事。

旁人的冷眼相对,是悲剧的帮凶,给一个悲剧,添了一把柴。在旁人眼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旁人心里,女人确实是生孩子用的。

自私的只有杨金山?封建暴虐的只是杨金山?不是吧,那些旁人,哪个不是吸血鬼和黑心人。

就像这次山东虐待致死事件,被害人被如此折磨,周围的人,难道没有丝毫的察觉?如果有人向机关举报,是否能救这个女性一命?

冷眼观世,与我无关的心理,畅行中华上下五千年,延续不断,同样,也会持续下去。

幸运的是,这样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悲剧的可以被传播,被公开,无辜的受害者,至少在去世后,可以得到正义的伸张,施害者也可以被万众唾弃。

2. 掌权人的听之任之和助纣为虐

在《菊豆》里,杨家族人对于杨金山的听之任之和无视,同样给这出悲剧,画了重重的一笔。杨金山虽然掌管着大染坊的所有事务,但他依旧受着族里的管教和约束。族中的长辈,在当地是极具话语权的。

可是,受封建礼教的灌输和封建吃人社会的打磨,这些掌权之人,早已腐化。菊豆被打个半死,他们熟视无睹;杨金山施虐成性,他们放任不管;所有在大染坊门内发生的事,他们都选择听之任之。家有家法,族有族规,但是这些看似严肃崇高,不容置疑极具权威的家法族规,却在这些掌权人手中,成了双标。

杨金山对菊豆的虐待、菊豆和杨天青的不伦关系、杨天白扭曲的性格,这些大染坊里发生的事儿,对于这些掌握话语权的家族中的长辈来说,只要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利益,只要杨金山的供奉到位,祖规可以改,什么样的错儿,都可以放。

在电影《盲山》里,同样有一个剧情。女大学生白雪梅被人贩子拐卖到了一个穷山村,给一个单身的40岁农民黄德贵当媳妇。黄德贵怕白雪梅不甘心嫁给自己,怕他不给自己生儿子,更怕他逃跑,于是每日软禁,日夜虐待和暴打,甚至对外称自己的老婆有精神病。

白雪梅从被拐卖到黄德贵家后,就没有一天是不计划着逃跑的,可是,村子里的人,都向着黄德贵一家,帮忙围追堵截雪梅,帮忙一起对学妹五花大绑,甚至在警察前来救人的时候,堵住出路一起砸车。

在雪梅的逃跑计划里,第一步,就是写信让邮递员帮忙把自己的求救信寄出去。可是呢,邮递员占了雪梅的便宜,收了雪梅的每一封信,答应了雪梅的请求,但却一转身,将信给了黄德贵,告诉他你老婆在计划逃跑。这位邮递员,掌握着这个村子和外界的信息联通的命脉,他是个有权之人,但却行了助纣为虐之事。理由很简单,黄德贵给了他好处。

雪梅也求助了村长,只不过,村长更是一个对村民买老婆、大老婆听之任之的人,他知道,救雪梅一个人很容易,他只需要打个110报警电话,然后在村口等着警察来,就好了,但是,这样做,他无意是自毁前程。他是村民的保护伞,救了雪梅,就相当于将自己的丑陋、将现在的富裕生活和村长的高位,一举葬送。所以,当雪梅向他求救时,他插科打诨,无动于衷。

掌权人的听之任之和助纣为虐,给了那些恶人更为猖狂的理由和强有力的支持,他们不会反思不会改过自新,没有了狠狠的处罚,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山东的法院,认为张某承认了事情的经过并主动缴纳5万元的补偿,是有改过自新之想法,于是乎给了个从轻判罚。可笑吗?如果杀人不需要偿命,如果仅凭一个人在犯错后有没有交代事情的实情来判罚,那么,法律的威严在哪里?法律对恶人的严惩,在何处?这与电影中的那些助纣为虐的掌权者,有何区别?

3.至亲之人的“釜底抽薪”

《菊豆》里,杨天青是菊豆抓住的救命稻草,但也算是菊豆在这个恶魔之地中,至亲的人。杨天青窝囊、胆小,但他他馋菊豆,爱菊豆,他想给菊豆一个家,只可惜他的胆量无法支持他去帮助菊豆。杨金山用杨天白管自己叫爸的事情恶心他,他选择咽下这口气,并在杨天白的生日宴上,喊他弟弟。

杨天青在第一次听到菊豆被虐待的惨叫时,就想冲上去救人,当他冲到楼下,却没有迈上台阶的勇气。菊豆和他说,我们逃走吧,过自己的日子去,杨天青拒绝了,他向往和菊豆的真正夫妻生活,但是他不敢离开这个染坊半步。

为什么?作为爱着菊豆,也是菊豆唯一的一个至亲的人,他如此懦弱,如此不堪一击?

因为在他的思想里,封建礼教、女人低贱的想法,早已根深蒂固。对于杨天青,为了女人放弃一切,他不敢;为了女人去和封建势力对抗,他更不敢。所以,他懦弱无比。

在这次山东虐待致死的事件里,张某一家的恶行,必然不用多说,但方某这边,她的亲人们,是否也缺乏了对方某的关心?

根据新闻的报道,方某曾经和他村的一个男人有过生育,只是结果是流产,而这也导致她日后无法再次怀孕。也许,这对她的亲人们来说,是一件抬不起头的事儿;也许,她的亲人知道她在张某家过得不好,但碍于这件“丢人”的事儿和巨额的彩礼,尽管多次上门与张某家争执,但也未能将自己妹妹从死亡线拉回来。

这只是猜想,一切都等事件尘埃落定。

02 菊豆,可以存在于过去,但不应出现在现在

剧中的菊豆,以恶换恶,结果是悲。她是恶的受害者,但也是恶的创造者。但菊豆的悲剧,有它发生的客观因素,毕竟那是一个被封建思想和礼教荼毒了几十年的旧社会,社会本就缺少对女性的客观对待,甚至对人权都没有最基本的保护。

但是,菊豆的悲剧,在今天的社会,竟然依旧上演了。

菊豆,可以存在于过去,但不应出现在现在。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们看。

《菊豆》这场悲剧,打碎了看似平和安详的上世纪封建旧社会,把封建礼教之下的恶和悲,揭露的明明白白;

山东女性受虐致死的悲剧,打碎了现在这个一片欣欣向荣、思想文明快速前进的美好社会,把地区的落后、人性的恶毒、封建思想的残存以及执法机关的失职,揭露的鲜血淋漓。

到如今,还有多少人,是带着“女人就该生孩子”、“女人的任务就是生孩子”、“女人就是生孩子用的”的思想,来经营家庭,教育子女?

经常听到,妻子难产,老公和公婆选择“保孩子”;怀不上孩子都是女人的问题。我国法律明对生育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生育,是两个人的事儿,女性在这个事情里,具有绝对的主导权,也就是说,如果她不想生,谁都没有权利去逼迫的,更别生虐待了。而如果,任何一方因为生理原因无法生育,都不应得到任何的不公对待。

所以,

对于那些脑子里满是封建礼教和所谓“中华传统”的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们对孟子的话,有什么极端的误会?

对于那些满口司法公正人人平等的手握权力的人,“人人平等、反对重男轻女“,口号之下隐藏的,难道是包庇纵容和助纣为虐?

女性不是生育机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不应该是一句口号。

我们常开玩笑说,如果道歉有用,那还要警察干嘛。

是啊,如果一句道歉和一点补偿金就可以抵偿对人命的亵渎,那我们还需要法律干什么呢?

二十一世纪了,钱可以买来很多东西,但是买不来人命,毕竟,还有成千上万的网友,在盯着呢。

彩礼买不断别人的命,别白日做梦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