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读书|和平年代最后的孤勇者——读《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

2023-11-21 13:01 作者:岑岑 围观:

《生死96小时:利比亚女记者在中国的突破》

作者:冯韵娴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俗话说,读书是便携式的避难所,可以让人远离尘世的喧嚣,获得内心的宁静。但是,读《生死场96小时:利比亚记者在中国的突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这本书带我们回到2011年的利比亚,让我们跟随它走过战争,走过艰难岁月。

这本书堪比21世纪的《爱情生活》。和杰克·伦敦一样,冯韵娴用真挚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和细腻的笔触来分析人类对生活的热情和渴望。“活够了是我对这短暂人生的主要态度。”25岁的冯韵娴在书中告诫自己,这种呐喊震耳欲聋,它震撼着每一个随波逐流的平庸灵魂。

如果你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你被生活困住,如果你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也许这本书可以帮你缓解这种压抑的情绪,让你看起来很难过。毕竟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普通人,没有什么比远离战争更值得庆祝的了。

冯韵娴的故事提醒不关心政治的人,世界与我们息息相关。

位于北非的利比亚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无论什么年代,能源富裕总会引来贪婪的目光,招致灾难。战争一旦爆发,对每一个普通人都意味着生死考验。书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细节,尤其是冯韵娴与利比亚儿童在一起的镜头。一名14岁的女孩萨尔玛(Salma)在好友Nurain 空的袭击中丧生,而她自己也受够了战斗机频繁光顾她的街区,于是选择喝下一整瓶农药,幸好家人及时送往医院,才捡回一条命。小女孩从急诊室出来后,把自杀的原因告诉了家人:“与其让别人杀了我,还不如杀了自己。”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

除了生与死,每一个可以由自我意识决定的生命过程,无论是辛苦的工作还是悠闲的发呆,都值得坦然的去爱。但战争无情地扼杀了这一切。一个14岁的孩子,可能已经陷入了轻微的青春期苦恼,比如父母照顾太多,不能开心地玩手机,学习压力太大,单恋太辛苦。然而萨尔玛的痛苦突然被放大到家国、生死如此巨大的境地。这就是冯韵娴向我们传达的战争的邪恶。那是一种蚀骨的痛,像魔鬼一样落在肩膀上,平等地折磨着每一个看这本书的人,让每一个人此生难忘。

所谓的家国情怀,不过是发自心底的美好愿望,但我希望这个世界能庇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远离不该承受的“生死”的巨大悲哀。

战争与和平,这个命题因为冯韵娴的叙述而成为现实,发生在地球背面的故事也不再陌生。通过这场和平时期的战争,我们从小浸润的爱国情怀也会变得具体,强国富民才是对平凡生活的最强保障。

“我看人也看我”,人类学家费孝通提醒我们要跳出自知之明,用“他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社会期望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从自己的眼睛里往外看,每个人的命运都像孤舟,被自己在现实中遇到的困难折磨着。在这本书里,我们和冯韵娴一起经历了惊心动魄的96小时九死一生,看清了战争的可憎,真正明白了全人类是一个同舟共济的共同体。显然,她希望看这本书的我们能像她一样,看透那些繁琐无聊的个人矛盾,珍惜人生经历,让每一分钟都充满我们喜欢的东西。

战地记者是和平时期最后一个勇敢的人。感谢《住在别处的你》。感谢你们跨越了世间的障碍,警示我们战争从来都不是真正的遥远,跨越了惊涛骇浪,给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让我们重拾面对平凡生活的勇气,与自己的生活问题和平共处,为每一次和平的当下庆祝举杯。

作者:顾湘

编辑: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