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中国反装甲武器,装甲克星,国产反坦克武器发展历程

2023-11-21 07:52 作者:岑岑 围观:
兵工科技《运-20最新全集》限时抢购价22元,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兵工科技快讯进行购买!(小商城内有多个优惠券,别忘了领取)

作为现代陆军作战的主力之一,坦克以其优越的攻坚、越野、综合火力和装甲防护能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坦克的数量与质量也成为了衡量各国陆军集群作战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但你手里的“陆战之王”在对手眼里就是想方设法要除掉的“眼中钉”,所以从坦克诞生起,针对性的反坦克武器就层出不穷。我国经过几十年发展,到目前已经发展了一系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反坦克武器体系。

采用光纤制导的“红箭-10”重型反坦克导弹

战争需求催生发展

建国初期,我军陆军部队仅拥有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等轻型近距离反坦克武器。基于抗美援朝的作战需求,国内紧急仿制美式火箭筒生产了51式9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和5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作为步兵近距反坦克武器。

而朝鲜战场的经历使解放军对反坦克作战以及反坦克武器装备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向苏联购买了一批反坦克火炮的同时,也开始展开中大口径反坦克火炮的自行研发工作。50年代中期,国内试制成功了57毫米战防炮,从此走上自行研制和生产反坦克火炮之路。1956年,国内根据引进苏式85毫米反坦克炮技术资料并加以改进研制成功56式85毫米牵引式反坦克炮并投产装备部队,该炮可发射穿甲弹、碎甲弹,直射距离945米,可正面击毁同期国外主战坦克。

同期,国内还按照苏联提供的RPG-2反坦克火箭筒技术仿制出了56式反坦克火箭筒,大量装备解放军陆军步兵分队。该型反坦克火箭筒口径40毫米,火箭弹直径80毫米,全重4.55千克,有效射程150米,垂直破甲厚度152~180毫米,在有效射程内可击穿当时各国主力坦克的正面装甲。

56式85毫米加农炮作为我军主力反坦克炮一直服役到了新世纪

1967年,国内自行研制的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定型投产,该炮全重30千克,炮身和炮架可快速分解和结合,直射距离300米,破甲弹最大射程1000米,破甲厚度120毫米/65度,威力较56式有较大提高,作为连属火炮有效增强了解放军步兵分队的反装甲及攻坚作战能力。

1970年,国内根据苏式RPG-7型反坦克火箭筒仿制成功的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定型投产,并大量交付服役。该型火箭筒长0.91米,重5.6千克,直射距离300米,垂直破甲380毫米,战技性能较56式有大幅度提高。

早期反坦克导弹

这一时期,国内在反坦克导弹的研制方面也取得突破。1973年,国内研制出首型J-201反坦克导弹,该导弹采用目视跟踪,手动操作,有线制导,射程400-2000米,飞行速度85米/秒,破甲厚度120毫米/65度。该型反坦克导弹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这一武器技术领域的空白,并为国产反坦克导弹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70年代后期,国内参照苏式AT-3反坦克导弹改进研制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实现定型并装备部队。该导弹重11.3千克,线控制导,最大射程3000米,飞行速度120米/秒,破甲厚度400毫米,适于单兵携带、地面发射或车载发射,是解放军陆军大量列装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对于提高解放军步兵中远距离反装甲作战能力起到了显著作用。其后通过对该型反坦克导弹进行不断升级,改手控线制导为红外半主动跟踪制导,陆续发展出B、C、D、E等系列,战技性能达到第二代水准。除了反坦克导弹,国内同一时期还先后研制成功了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以及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

至今仍在服役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

进入80年代,国内自行研制的第二代“红箭-8”反坦克导弹开始服役。该导弹采用管式发射,弹长875毫米,弹径120毫米,重11.2千克。有效攻击距离3000米,静破甲深度大于800毫米,动破甲威力为180毫米/65度,可由步兵携带、履带和轮式发射车、直升机等多种方式发射,制导方式为目视瞄准,手动操作,有线制导。“红箭-8”的研制成功和列装进一步提高了解放军陆军的反坦克作战能力。

兵工科技微信商城,扫描二维码进店购买

新时期反坦克武器

90年代后期,解放军陆军步兵分队开始装备新一代国产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以替换先前的反坦克火箭筒乃至无后坐力炮等。98式反坦克火箭筒长1.19米,重29千克,有效射程800~1800米,破甲厚度400毫米,既可以反装甲,也可以用于打击工事,是我军大量装备的一款单兵多用途攻坚武器,至今仍大量服役。

正在发射的 “红箭-9”反坦克导弹

90年代末,国内研制成功具有第三代技术水准的“红箭-9”重型反坦克导弹并装备部队。该导弹弹径152毫米,有效射程6000米,串联空心装药战斗部,最大静破甲威力达1200毫米,动破甲威力为320毫米/68度。采用光学瞄准、发射筒发射、电视测角、激光指令传输、三点导向和数字化控制技术。导弹发射后射手只需始终将瞄准线对准目标,制导系统根据导弹飞行状况自动发出激光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红箭-9”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采用越野车、装甲车、舰艇及直升机等多种平台载运和发射。

进入21世纪,随着解放军陆军机械化、合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包括陆航以及大口径远程压制火炮的发展,对专用型近距反坦克火炮的需求逐渐下降,而为提高解放军机械化部队快速反应、快速部署、快速突击作战能力大量装备的轮式战斗车族中则包括大量采用通用轮式步战车底盘,装备直瞄火炮并具有一定反坦克作战能力的轮装突击炮。其中包括02式轮式突击炮以及09式轮式突击炮等,大幅提升了我国的反坦克作战能力。

新一代反坦克导弹

在反坦克导弹方面,近年来解放军又先后公开展示了“红箭-10”、“红箭-11”以及“红箭-12”等新一代反坦克导弹。

“红箭-10”反坦克导弹

“红箭-10”为重型远程多用途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采用04式步兵战车底盘,导弹置于8联装矩形运输/发射箱内,采用X形弹翼+尾舵布局,弹体中部有4片矩形大展弦比折叠弹翼,战斗部重40千克。在导弹头部装有微光电视摄像机或红外导引头,通过尾部光纤与发射控制装置相联,将导引头中的图像通过光纤传回显控台,有效射程10千米,破甲厚度480毫米/68度,可摧毁目前所有国外现役主战坦克,并可打击飞行中的武装直升机等运动目标,其射程、精度和威力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红箭-11”是近年来服役的新型半主动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由发射筒、红外热成像仪、白光瞄准镜、激光指令发射仪、控制系统以及轻型三脚架组成。导弹构形近似缩小的“红箭-9”,头部有伸缩式探杆,采用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估计其最大射程超过“红箭-8”,可击穿1000毫米以上垂直均质钢装甲。

“红箭-12”则是国内最新研制的便携式单兵反坦克导弹,发射管长1.25米,直径约170-毫米,连同导弹在内重约17千克,整个武器系统总重22千克。导弹采用红外成像自导引头,是国产首型具有“射后不管”功能的反坦克导弹,有效射程2000米,其串联式聚能破甲战斗部可穿透1100毫米均质装甲,并具有攻击直升机目标的作战能力。综合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解放军陆军地面部队装备的新一代反坦克导弹各方面战技性能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红箭-12反坦克导弹采用非制冷式红外焦平面成像引导头,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

陆军航空兵是解放军80年代中期开始组建的新型陆军兵种,装备有包括侦察、通信、电子战、对地攻击、运输等多种军用直升机,其中反坦克作战是陆军航空兵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在前期,解放军陆军航空兵主要装备使用由国产直-9通用直升机加装武器挂梁和火控系统,携带国产“红箭”-8实施反坦克导弹的直-9W型。2012年,国内自主研制的专用型武装直升机武直-10以及武直-19开始装备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直-10和武直-19可携带发射国内研制的AKD-10机载专用型反坦克导弹。该型反坦克导弹的出口型称“蓝箭-7”,弹径170毫米,重46千克,半主动激光制导,最大射程7千米,静破甲能力大于等于1400毫米均质钢装甲,作战能力与美国AGM-114“海尔法”重型反坦克导弹大致相当。

此外,近年来的珠海国际航展期间,国内相关研制单位公开展示了“蓝箭-21”以及CM-502KG型等第二代机载反坦克导弹。据介绍,该导弹采用毫米波雷达与半主动激光复合制导,射程15-18千米。CM-502KG型反坦克导弹重45千克,战斗部重11千克,飞行速度1.1马赫,有效射程25千米。可采用多种制导方式,包括毫米波雷达主动或半主动引导头以及采用数据链控制的“人在回路中”制导等。射程、威力已经与国外同类新型远程反坦克导弹处于同一水平。

新一代机载反坦克导弹与武装直升机桅顶毫米波雷达以及机载信息化系统的结合,使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已经具备战时对敌坦克及其它地面目标实施超视距精确打击的作战能力。此外,近年来随着国内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有包括“翼龙”系列以及“彩虹”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具备从空中打击敌坦克等地面机动装甲目标的作战能力。

为武装直升机研制的重型反坦克导弹

结语

经过长期发展,国产反坦克武器装备已经形成包括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地雷、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导弹,主战坦克及野战火炮配备的反装甲制导炮弹、末敏弹和武装直升机、无人机等种类齐全,性能先进,多位一体的强大反坦克火力体系,战时能够有效打击、摧毁从前沿直至正面上百千米范围的敌方坦克、装甲车等兵力集群。毋庸置疑,新时期我军的反坦克作战能力已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