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2012讲的什么,2012电影讲的是什么

2023-11-20 08:22 作者:岑岑 围观:

“加利福尼亚山脉像植物一样不停的摇晃,太平洋的海水一直向后仰,堆积成了一座3000多米高的山,瞬间崩塌,海水以音速席卷而来,立刻吞噬了洛杉矶和旧金山,就像吞掉了一粒沙子”,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呢?是不是电影《2012》里的末日场景呢?准确的说,应该是电影《2012》借鉴了这个场景。它出自于上个世纪60代的一本书:书名叫《亚当与夏娃的故事》出版时间是1965年,《2012》电影的编剧完美地复制了这本书开篇的第一个场景。

《亚当与夏娃的故事》这本书作者叫托马斯,他曾经是麦道公司的一名电气工程师。麦道在上个世纪60-80年代是与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齐名的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商。麦道同时也是一家生产国防装备的公司和五角大楼有着密切的联系,承接了不少来自五角大楼的秘密项目。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轰动却,马上成了美国中情局CIA的机密文档,不到一年时间就从市场上彻底消失了。

大家在媒体上可能看到有的博主说这本书是CIA禁书,但是CIA它是一个情报机构,它并没有权力阻止一本书的出版发行,这在美国是不可能的,如果需要限制一本书也需要CIA作为原告向法庭提告,由法庭依法来做出判决。这里所谓的“禁”最大可能是作者有机会接触到了美国政府列为机密的资讯却在书中披露了。而作者又和CIA有保密协议之类的合同,中情局才能以违反保密协议的理由向法庭申请禁止这本书面市。但是由于涉及细节,这个案件的详情外界不得而知,只知道CIA肯定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这本书从市面上消失了。直到2013年CIA才解密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CIA发表的版本叫“部份解密-批准发布的消毒副本”,这“消毒副本”啥意思呢?意思就是拿掉了敏感讯息的解密版。原书一共有284页,而解密版一共只有57页,其实就是这本书的精简版。1993年托马斯又把这本书重新出版过一次。不过这次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也就没有引来CIA的查禁。1993版的书有127页,比原版整整少了一半以上的内容。但是不管怎么说,总比CIA批准的那个精简版内容要丰富的多了。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本书为什么会被禁。

开头讲了这本书的一开篇就描绘了一幅极其恐怖的大灾难到来的景象,他写道:在整个大陆上,风以每小时1600公里的速度无情的 ,不间断的,像利刃一样刮向地表。每小时1600公里的风速是什么概念呢?目前地球上测到的最快风速是1996年4月10号在澳大利亚亚罗岛所测到的,当时一股叫奥利维亚的热带气旋正急速的穿越澳洲,最高风速达到了每小时408公里。400公里出头,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了。而在托马斯的书中描述的风速竟然是奥利维亚的4倍,那这么强的风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后面会解释到。

当然 在这种强风的吹袭之下,地表世界的一切生物都面临灭顶之灾。没能躲进地下掩体的生物不是会被刮跑的问题啊,直接就被这种风撕成碎片了。地震和火山也加入了大屠杀。奔涌的岩浆烧沸了海水,在3个小时之内速度高达每小时几百公里排山倒海的水墙也扑向了陆地,城市和乡村,通通淹没在3公里深的沸水之下。不仅是水淹大陆而且是开水淹大陆。在这样的浩劫之下,24小时之内人类的文明遗迹全部都荡然无存。现代人引以为豪的大都市纽约、洛杉矶 、伦敦、 巴黎、通通都变成了传说。几个小时之前还熙熙攘攘的大都市几乎没有能够留下一块石头。

当然, 哪怕是这种程度的灭顶之灾,全世界有好几十亿人总会有那么几个幸运儿倖存下来的,他们也许当时正好接近高山之巅,也许正在某个洞穴当中能够躲过这个“地水火风”齐全的大灾难,但是他们最终能不能够倖存下来还得看他们的幸运能不能够延续。因为飓风、火山、地震和大洪水之后还有气温骤降的速冻之灾。就像电影《后天》当中所发生的那样,全球温度急速骤降几十度,在低于零下20度的严寒当中又没有现代取暖设施。幸运儿必须要有足够的抗寒经验你才能够延续你的幸运,才能够存活下去。因此托马斯在书中写道: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逃脱这场灾难,人类文明注定要重启,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末日之灾呢?

托马斯认为,末日来临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地球磁极的周期性巨变。比如磁极快速减弱,这种巨变会导致地壳和它下面的熔融层结合力迅速减弱。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地球最表面的一层叫地壳,由薄薄的土壤层和岩石层构成。地壳岩石层在地球的不同部份厚度还不一样,最薄的地方大约是5公里厚,最厚的地方有70公里以上。岩石层地壳之下叫地幔,地幔大概是由半固态的熔岩岩浆和其他固态物质所组成的。地球不停的在自转,速度还很快,在赤道位置的平均自转速度大约是每小时1600多公里。本来地壳岩石层和下面的熔岩层是贴在一块的,但是地球磁极的猛然翻转就会让地壳和熔岩层分家了。

这个情况就像是你拿着一个生鸡蛋,使劲的摇晃,那么蛋液就会和蛋壳的内壁相分离是一样的。再加上南极洲和格林兰地区有着巨量的冰川,让这个地壳的重量分布其实很不均匀,一旦蛋壳和蛋液分离之后,那么这个蛋壳就会就来个90度的位移。结果赤道附近变成了极地,极地则变成了赤道地区。请注意!这里指的是地壳,就是地球整体的外壳,相对于地球内部构造的位移并不是地轴倾斜角度的变动,也不是地球公转轨道的变动。地球这个球你看它还是在原地没动,另一方面虽然地壳整体发生了大幅度的位移,但是赤道附近的海洋、还有大气因为惯性仍然以每小时1600公里的速度由西向东的运行。所以空气以这种超快的速度流过大陆,就形成了破坏力超强的风灾,没有任何人类建筑能够在这种强风当中幸存下来。

而海洋水体在地壳突然发生位移的时候,它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惯性运动,就会形成巨大的海啸。整个过程就是我们故事开头所讲到的地水火风之灾。托马斯说:在这种程度的大灾难面前人类只会团灭,只会留下极少数的幸运儿作为下一代人类的始祖。所以他用《圣经》当中人类始祖的名字亚当和夏娃作为他的世界末日论的标题。托马斯言之凿凿的说:这里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绝对不是自己的异想天开。作者根据1960年代的地质方面研究成果,比如史前生物化石,还有一些奇特地形的成因分析,他已经能推算出五次类似的文明毁灭之灾了。

托马斯能算出的最古老的一次毁灭发生在5万多年前,那次大灾变催生了离我们现代最近的一次冰川期。第二次发生在3万年前,那次灾变造就了今天中亚地区的里海,第三次发生在距今1万8千年前,第四次是1万1千5百年前,而最近的一次也就是第五次仅仅发生在7千年前。除了找地质学的证据之外,托马斯还认为各民族的传说和史书也间接地记录了地磁大灾变的存在。

古埃及大神奥西里斯对应的是1万8千年前的那次灾变之后的文明。他在那次文明当中扮演了类似耶稣的角色,也是传道授徒解救苍生。而印度教大神毗湿奴在传说当中也有10次转生。托马斯认为这10次转生就对应了10次人类文明的毁灭与重生,托马斯还解读《圣经》认为《圣经》记录了至少两次地磁大灾变给人类带来的劫难。一次是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托马斯认为,他们俩是1万1千5百年前那次文明结束之后的倖存者,成为了下一次文明的始祖,而诺亚方舟的故事讲的是距今7千年前的那次大灾难,幸存的诺亚一族正是本次人类文明的始祖,关键是下一次地水火风之劫会什么时候到呢?

托马斯的预测他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预测,会在千禧年之后,也就是公元2000年之后。再下一次就要等到1万多年之后了。但是托马斯也承认,他所估计的灾变时间间隔只是一个很粗略的估计,实际可能偏差7-200年,需要科学家们使用超强的计算机进行模拟才能够给出更加精确的预测。不管有多少误差,今年都是2023年了,和我们本次文明密切相关的末日灾难已经过了托马斯所预测的那个警戒线,进入了“红色警报”的区域。末日灾难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啊。

《亚当与夏娃的故事》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总结出来大概也就是这些了。看到这儿你可能觉得也没啥嘛,写世界末日的书很多,电影更多,有的科幻作品所描写的世界末日比它要恐怖多了。比如讲丧尸末日的电影“生化危机”,还有讲AI觉醒机器接管世界的电影“终结者”,那为什么中情局不去禁它们呢?偏偏要把托马斯的世界末日论列为机密呢?因为到目前为止《亚当与夏娃的故事》这本书还没有完全解密,还有被拿掉的敏感信息没有公布。

CIA在2013年解禁部份内容很可能是书中一些预测在2013年没有发生,从而不再具有危险性才解禁的。那剩下的那些部份咱们就不知道了,而且作者已经于1998年去世了,所以目前还不知道它被禁的真实原因。那这就引发了网友们的极大兴趣,大家在网上热烈讨论这个书被禁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两大猜测。

第一个猜测是,因为托马斯曾经在麦道公司工作熟知五角大楼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再加上他是一个行为怪癖智商极高的人,猜透了其中一些关节,涉及到美国政府的核心机密,所以中情局把他的书列为机密监管了起来。这个推测听起来貌似合理,但是经不起仔细的推敲。因为如果CIA怀疑的是托马斯这个人,可以监控这个人啊,但实际上托马斯并没有受到过监视,他可以自由的写作出版别的书和发表别的文章都没有问题,所以这个推测出局了, out了。第二种猜测是书里有真实的内容,但是会引发社会恐慌等严重的后果威胁到国家的安全,从而引来被禁。托马斯在1993版的书里删掉了这部分内容,所以他的第二版就能够顺利出版了。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也许能够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在1993版的书中,当作者探讨为什么地球磁极会周期性翻转的原因的时候,他含糊其辞的写了一笔说:有人认为太阳黑子可能是元凶,然后就转移到别的话题了。其实,托马斯在书中讲到的地壳原地大挪窝这并不是他自己的理论,而是一位叫做哈普古德的地质学家在1958年提出来的。哈普古德写过一本叫做《地球的地壳变动》的书,讲的就是地壳大幅变动引发史前大灾难的理论,也叫极移理论。 “极移理论”提出的一段时间内学界也都嗤之以鼻,觉得应该归入玄幻小说的类别。呃...老实说, 我觉得从科学到科幻,从科幻到玄幻,它本身就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这个极移理论提出的早期确实找不出太有说服力的证据。说地球原地不动,但地壳大挪移,这事听起来确实很玄,但随著地质考古监测地球物理环境的技术手段不断升级,专家们吃惊的发现,极移存在确实是有可能的。

科学家们已经观测到从2007年以来,地球磁场的强度确实是在逐步减弱,大概平均每100年会减弱5%。不仅磁场在减弱,而且科学家们真的发现地球的磁极每年都会移动将近60公里。同时,现代计算机的模拟数据显示,地球磁极平均50万年就会颠倒,南磁极变成北磁极,北磁极变成南磁极。然而到现在地球的磁极已经挺了78万年没有发生过颠倒了。那么如果磁极有一天突然间又颠倒了,是不是就会引发哈普古德教授所说的这个地壳位移呢?应该说,现在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个结论。虽然目前许多科学家还是把哈普古德的极移理论视为伪科学,但是在科学史上伪科学不仅咸鱼翻身被平反成功,甚至成为主流学说的例子都是有的。

比如大家熟悉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在20世纪初刚被提出来的时候也是被嘲笑的对象,但是现在它却是主流理论。另外,托马斯提到的太阳黑子运动,如果有异常,能够给地球磁场带来扰动,这一点也是被证明的。当太阳上有大群黑子出现的时候,在地球上会引发一种现象, 叫做磁暴。指南针就会乱抖一气, 找不到北了。所谓太阳黑子就是太阳强烈的磁场活动。我们所看到的黑斑大约每隔11年太阳黑子就会大爆发一次,在太阳黑子活动频繁的时期太阳会向地球辐射出更多的能量,这可能导致地球的大气层温度上升,导致天气异常。比如更加频繁和强烈的风暴,太阳黑子还会通过太阳风影响地球。太阳风是太阳抛掷出来的带电粒子流,它和地球的磁场相互作用会形成极光的现象。在太阳黑子活动频繁的时候,太阳风很可能也会更加强烈,就会扰乱地球磁场,导致卫星和通信系统的中断。

而且靠地球磁场识别方向的鸟类也会迷路。太阳黑子过少又会造成地球的气温下降,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小冰期。所以它太多太少对地球都不是好事。太阳黑子和太阳风会干扰到地球磁场,这个效果是没有疑问的,有疑问的是磁场被干扰就被干扰呗,它的后果会严重到连地壳都发生变化吗?能把地水火风这四大劫都凑齐了这么严重吗?听到这个疑问,科学家们的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似的。说磁场太弱或者消失的确会让地球暴露在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威胁之下,人们的健康是会面临更加致命的威胁,而且依赖地球磁场的先进设备,像GPS导航等等系统也会失灵,这个也的确会发生。但是你说磁极的位移会造成地壳脚下大地的大幅度移动,这个听起来就有点玄了。一般人直觉的疑问是,唉?磁场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托马斯提到的地球磁场变动会影响到地壳运动的根据是:固体岩石地壳和糊糊状的地球内部构造的结合,请问,地球这几层是靠啥粘在一块的呢?主要依靠的是电磁力,还不是引力,虽然引力也起作用,但是电磁力比万有引力在这里强大的太多,大约是10后面40个零那么多倍。那地球电磁环境受到太阳黑子运动而产生的变化导致了地球磁场的变化。那靠电磁力当胶水把几层结构粘在一起的地球等于胶水失效了嘛,胶水一失效,就会有不可测的变化了。

既然地壳“脱胶”了,相当于这个东西的外壳和里面的瓤完全脱开了。壳是壳, 瓤是瓤,就不再有连结了,那当然外壳整体的移动一下这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个关于地壳位移机制的推测,目前还只是个假设。所谓假设呢,就是从已有的定理和现象出发,合理的推测,只要是有理有据的扯,就随便你编。但科学这个江湖的规矩是:假设得得到实验和观测数据的支持才能够成为理论,成为了理论才有机会进入殿堂,成为名门正派, 参加“华山论剑”。

托马斯的这一连串假设从太阳黑子变动,到地球磁场变化,再到地壳位移,再到地水火风大劫,再到毁灭了史前文明,你看这一连串蛙跳,是发挥的远了一点,这个脑洞开的比较狂野,直接挑战了地质学、进化论和地球物理学几大科学领域。想要拿到实锤的证据说服这几个领域的科学家那确实不太那么容易,就被几大名门正派死死的堵住门,不让他登堂入室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吧!创作不宜,有兴趣的小伙伴别忘记点个关注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