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豆瓣劝分小组怎么加入,加入豆瓣劝分小组是要分手吗

2023-11-20 06:21 作者:岑岑 围观:

(IC照片/图)

有句老话叫“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在佛教文化中,拆庙之罪极重。佛教经典《藏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众生若流人血谤三宝,不敬经书,也该堕入无尽地狱,被劫万亿。”因此,中国的传统观念高度重视稳定的婚姻秩序。

另一方面,人们判断一段亲密关系是否应该存续的态度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曾有一句差点被群体嘲讽的五字箴言“做且珍惜”。很多人以为马伊琍应该像《奋斗》里的夏琳一样潇洒的离开,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选择了妥协。即使他们被冠上了第一代宽恕派的领袖,这段感情也难逃离婚的命运。之后,出现了一个热搜词“祝贺佟丽娅离婚”,敲锣打鼓祝贺她美丽的妹妹从渣男重生。

这种变化与古今亲密关系中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密不可分。在古代,夫妻关系表现为尊从模式。与个人相比,妇女作为妻子、母亲和儿媳更多地融入家庭秩序。强烈的个人依恋使女性在亲密关系中几乎没有选择,她们的个人感情对婚姻的存续影响非常有限。

更不用说女性如果离婚会面临的惨淡局面。除了少数朝代,民风比较文明,可以接受女性再嫁。被赶出婆家的女人,大多逃不过冷眼和指责,被逼得走投无路是常事。所以在这样的伦理道德的束缚下,亲密关系的束缚也是女性的生存之道。分手成本那么高,当然可以忍,忍不了也可以忍。

与古代相比,夫权文化束缚下的夫妻地位绝对失衡,现代亲密关系中两性地位趋于平衡。女性个人地位的提升使她们在婚姻和爱情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亲密关系不再是生存的必需品。人们期望从亲密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价值,而情感价值的实现包含了多重评价标准——维系亲密关系的难度升级,所以劝说的声音变大是很自然的。

(IC照片/图)

劝人分手是会上瘾的。豆瓣劝分团简介上赫然写着:不分手留着过年?!加入劝你分手的群,这个群会劝你不要和好!让你决定分手!现在集团已经聚集了30万“分手大师”。情感问题在线咨询就像百度医疗——癌症开始,分手通常是上策。

劝导群里有各种各样的屈服话题——从出轨、家暴到约会伎俩,分手大师的劝导套路也是五花八门,比如痛骂渣男·渣男式:过年不要留垃圾;直截了当:爱情大脑真的是致命的;技术指导:听父母的话,多和朋友聊聊;理智激励:喜欢什么就什么,现实来了就算了;也有相反类型的:你们两个特别合适,不要分开,锁起来生三个孩子。

大师们自觉地趟进了爱情的浑水,去引导人们。除了满足八卦之外,他们可能更多的反映了主人心目中理想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子的,比如忠诚,责任,精神和经济独立。在当代高度重视个人体验和情感价值的婚恋观中,大师们愿意唤醒感情中失落的主体意识——分手是拿回主动权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劝熟人分手总是有风险的。万一第二次周围原来是一个里外的人,网上劝人分手既过瘾又安全,因为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周三周五微博冲上情感话题热搜——“分享的欲望已经消失,我们该分手吗”“我是人生跳板,未婚夫该分手吗”“男友精神开小差情有可原吗?”留言区全是善意的劝说。老一辈人可能会认为这些话题涉及的感情瑕疵并不是出轨、家暴等严重伤害。为什么他们不能和好?他们不能和年轻人“同仇敌忾”,我觉得很正常。毕竟,在亲密关系中,几代人对个人依恋的体验完全不同。当个体足够独立,谁也离不开谁的时候,亲密关系的堤坝被彼此相处的细节打破,就没那么难理解了。

关系亲密的人总是对当局着迷,所以难免要向别人请教。人们有时候除了向周围的人询问感受之外,更愿意向网络上的陌生人求助。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人格面具”的概念,即我们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时,可以演绎出各种各样的人格,并努力维持自己在不同人心目中的形象。正因为我们要下意识地在熟人面前扮演不同的形象,所以总有一些话似乎不太合适对身边的任何人说,所以有时候和陌生人说话比把自己的感觉倒在熟人身上更让人有安全感。于是,各种情感树洞、豆瓣群、知乎论坛成了找对象征婚人的精神家园。

除了没有后顾之忧的安全感之外,向陌生人询问感情问题,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你掌握内容。比起向熟人发泄,向陌生人倾诉可以自由掌握内容,甚至掩盖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实,从而更大程度地获得他人的理解、鼓励和认可。

问别人感情问题,无异于把硬币扔进空,为自己做决定。当硬币落下的时候,答案也许就在你心里清楚了。也许你不一定要听可行性报告之类的详细指导,你只是想找个人来支撑你内心的声音。

但是,分手还是和好,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