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公木是哪首词的作者,公木是哪首歌曲的词作者?

2023-11-19 03:56 作者:岑岑 围观:

“前进!前进!前进!我们的队伍迎着太阳,踏着祖国的土地,肩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每当歌声响起,人们的脑海里就闪现出人民军队英勇顽强、战无不胜的形象。中国人民解放军激昂雄壮的军歌,总能唤起军人的血性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军人不畏牺牲,奋勇前进。这首歌的作词人是著名诗人龚牧。

军歌响彻洪都。

龚牧,又名张,原名、张松甫,1910年6月生于直隶省束鹿县(今河北辛集市)。1928年就读于辅仁大学和北平大学第一师范,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教于山东省第四师范和河北省正定中学。1937年抗日烽火遍布全国后,宫木毅然从军,加入敌后抗日游击队。1938年赴延安,开始革命诗人生涯。

龚牧被安排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延安的物质条件艰苦,但同学们不怕。他们真的把康达当成了“磨刀石”,努力把自己磨成“尖刀”。宫木从康达大学毕业后,进入康达大学政治部宣传部担任教育干事,全身心地投入到向人民宣传党的政策的工作中。寒洞中昏黄的油灯下,宫木不忘作诗,挥毫泼墨,写出名篇。

在延安,龚牧遇到了作曲家郑律成。宫木晚上值班,写了《子夜颂》。这首诗被郑律成无意中看到了,他立即为这首诗谱了曲。郑律成到了龚母那里后,知道龚母当过游击,对前线有很深的了解,就提出和龚母合作,两人一起作曲作词,为八路军写军歌。宫木深受感动,两人开始了合作生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宫木的诗配上优美的旋律,成为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1939年,郑律成向宫木提出要创作一支八路军合唱队,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作中。龚牧创作了《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快乐八路军》、《骑兵歌》、《炮兵歌》、《子夜颂》、《军民一家亲》等八首歌词,均由郑律成作词。八首歌曲共同构成了八路军大合唱,其中最著名的是《八路军进行曲》。这首歌的歌词苍劲雄壮,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随着《郑律成》的旋律,一经推出就在抗日军民中广为流传,受到抗日军民的普遍好评。1940年,《八路军进行曲》发表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1941年8月,经延安五四青年节奖励委员会评定,《八路军进行曲》获音乐类一等奖。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每次有大规模阅兵,这首歌总是响彻云霄,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

“写兵”“写兵”扎根热土

1942年,龚牧作为八路军政治部文艺室主任,应邀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在会上,他认识了毛泽东,周扬向毛泽东介绍说,这是《八路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毛泽东握着宫木的手说:“好,写得好。写好兵,唱好兵,写八路,唱八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文武两条战线”的概念,认为要战胜敌人,不仅要靠有枪的军队,还需要有文化的军队。在延安,两军在这里会师。龚牧既是军队的战士,又是文艺工作者,两者分属两个军,所以感触颇深。

代表们在会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龚牧也在会上作了发言,提出了“写军人”“写军人”的主张,主张作家要深入部队,培养基层军人投身文艺创作。毛泽东总结会议,主张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鼓励革命文艺工作者到群众中去。毛泽东的讲话为宫木的创作指明了方向。此后,他始终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

1942年,龚牧被调到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即使不在部队,他也一直坚持深入民间进行创作,从人民生活中寻找灵感。1944年,龚牧来到陕西省子洲县采风,与作曲家刘迟一起来到子洲县十里盐湾。他走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创作了诗集《十里盐湾》。在此期间,龚牧还积极搜集陕北各种民歌,改编了《移民歌》并重新填词,成为日后广为传唱的歌曲《东方红》。1945年抗战胜利后,龚牧随文工团赴东北,任本溪市委宣传部部长。1946年,龚牧被任命为东北公学党委书记兼教育局长。1947年任东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为教育事业服务,发表诗歌多首。

英雄赞歌传遍中国。

龚牧不仅在革命战争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电影《英雄儿女》插曲《英雄颂》的歌词。

1963年,宫木迎来了三位客人:电影《英雄》的导演吴,作曲家刘迟和演员。他们希望宫木为电影的幕间休息写歌词。龚母在延安时期曾与刘炽同游。他是老朋友,另外几个也是龚牧在延安时期的战友。他们都认为这个重任属于宫木。

宫木果然不负众望。听了三位大师讲解剧情,看了样片,他思绪万千,仅用一个晚上就写出了《英雄颂》的歌词。电影《英雄儿女》讲述了志愿军战士王成的英雄事迹,而歌曲《英雄颂》则完美展现了王成的英雄形象:“晴天霹雳敲金鼓,大海和谐兴浪。人民子弟兵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平安。”几句简单的歌词,电影里那个英勇杀敌,无所畏惧的王成,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旗帜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生动地展现了人民军队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英雄王成与英雄赞歌完美融合。这首歌一时间随着电影传遍了全国。2019年6月17日,《英雄颂》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百首优秀歌曲”,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经过时间的历练,龚牧的这两首诗成为人民军队的宝贵财富。

1979年以来,龚牧一直在吉林大学工作,历任吉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副校长、教授。1998年10月30日,龚牧在吉林长春因病去世,享年88岁。(侯灿)

资料来源:学习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