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七尺男儿指的是多少,古时候说的七尺男儿到底是多高?

2023-11-18 18:09 作者:岑岑 围观:

在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能听到“七尺男儿”描述的人很多。那么,在《七尺男儿》中,七尺是指多高?

“七尺”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书《李周地官相医》,指的是古人的“腰带之长”。通常情况下,儿童是三英尺,而成人是七英尺。所以七尺指的是成年人。

南朝梁时,沈约在《齐太尉王鉴铭》中也提到了“七尺”,写道“方寸为报国,忘七尺为君”。所以七尺也指身体。《荀子》中的习语“七尺之身”也是这样解释的,指的是一个成年男子的身体。

关于“尺”的度量,古今皆有,现代尺是33.33cm,如果按照现代尺来度量古人的身高,那么“关羽九尺高”就接近3米,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可见古代的尺子和现代的尺子是不一样的。

古代一尺的长度在不同朝代是不一样的。

在商代,一尺的长度相当于16.9厘米,“八寸为一尺,十尺为一尺”,一尺为170厘米,是当时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夫”字由此而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七尺男儿指的是成年男子,七尺男儿的七尺是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当然,不同朝代的平均身高不同。

周秦时一尺相当于23.1cm,东汉时一尺为24 cm,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记载了霍光的身高:“光静而慎,长七尺三寸,白,眉疏而髯美。”可以看出霍光的身高按照中国人的尺子是175cm。

三国时期一尺23.1厘米。《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关羽的:“刘备看其人:身长九尺,胡须两尺;如果脸像个沉甸甸的枣子,如果嘴唇涂上了脂肪;丹凤眼,卧蚕眉……”,由此可以推断关羽的身高不止两米。

南北朝以后,一尺的长度开始增长,从南北朝的25.8厘米到唐代的30.7厘米,明代的31.3厘米,到了现代的33.33厘米。

按照明朝的算法,《水浒传》中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也就是武大郎身高在156厘米以下。相比之下,宋武身高8英尺,宋武身高2米5。显然,这不符合逻辑。因此,有人认为施耐庵写《水浒传》,就像《三国演义》一样,用的是中国的统治者。根据中国尺子,宋武身高184厘米,而武大郎身高不到115厘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