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2001太空漫游是谁的作品,50年前的科幻神作《2001:太空漫游》讲了啥故事

2023-11-17 08:16 作者:岑岑 围观:

正文开始前,先聊聊观影感受。作为一名85后,观看一部四十年前的电影,丝毫不觉得有视觉冲击感,更谈不上思想上的震撼。相反,我第一次只看了二十分钟,第二次勉强看了半个小时就删了,最后歇了一个多月,几乎是靠强迫症发作,才逼迫自己把电影看完的。导演大玩神秘主义,再加之影片几乎无处不在的鬼魅的男女叹调和毫无意义的电磁波背景音,又因为缺少了时代背景资料,当时的思想潮流以及创作主旨等信息,让人始终处于一种很烦躁的蒙圈状态。演员们目无表情的在一起进行着外交辞令般的对话,像切换PPT一样切换画面,导演觉得观众非常懂他要表达的意思,而观众却一脸懵逼的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写下这些东西我多少还是有些不安的,因为无数的名人在它的启迪下开始了创作,不少大师用各种形式向这部电影致敬,这种吐槽,多少显得有些无知,但这是一个身处21世纪的我看这部电影最真实的感受。我无法假装自己没有看过IMAX版的《阿凡达》,也不可能完全忽略卡梅隆、诺兰、斯皮尔伯格给我们讲过的故事,虽然我心怀敬意,知道1968年的时候拍摄这么一部电影有多么的伟大,但是真的不推荐大家花时间看这么一部电影。

吐完槽,就和大家聊一聊我理解的电影。先和大家说一说电影的结构。

电影分为四段,第一段的视角落在洪荒时代的原野上,讲述了一群古猿猴触摸了忽然出现的黑色石板后就具备了使用工具的能力,在与邻近的一群古猿争夺水源中获胜。第二段讲述了一位特派员和他的特派小组到月球查看一块400万年前就存在的黑色石板时出现了意外。第三段讲述了17个月之后一艘派往木星的飞船遭遇人工智能叛变后遇到了一块黑色石板。第四段讲述了幸存的宇航员进入了异度空间看到的景象。

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影的情节。

第一段:洪荒时代,石碑启迪了智慧。

洪荒时代

猿与其他动物无异

经常要为争夺生存资源而打斗

某天,猿猴的坑穴中忽然出现了一块黑色石碑

一只猿猴因触摸石碑顿悟了工具的使用

并在水源争夺战中获得胜利

第二段,月球出现神秘石碑,弗洛伊德博士前往查看并发生意外

从地球出发的星际航班

近地中转站

与苏联科学家闲聊

前往月球

召开动员会

前往目的地

现场状况

现场作业

发生意外

第三段:一只前往木星的小队遭遇了人工智能叛变事件

前往木星的飞船

收到人工智能的报告称通讯装置需要维修

一名宇航员出仓将设备取回

一番检查发现设备没有问题

两人觉得可能是人工智能出现故障,准备将其关停

人工智能通过唇语知道了两人的谈话

趁一名宇航员外出装设备的时机,试图谋杀该名宇航员

并某杀了其他在休眠状态下的宇航员

唯一幸存的宇航员试图救回那名舱外作业的宇航员

却正中人工智能的奸计,不得不冒险一搏,重新回到飞船中

愤怒的宇航员拔出了所有的芯片,重新夺回飞船的控制权

第四段:飞船偶遇黑色石碑,宇航员进入异度空间

飞船驶近木星附近

偶遇石碑

看到各种异像(一)

看到各种异像(一)

看到各种异像(二)

看到各种异像(三)

看到各种异像(四)

看到各种异像(五)

来到了异度空间

看到了一间神奇的房子

弗洛伊德博士也在里面

各种不合常理的事情

石碑也在里面

这个场景貌似要展示我们的世界只不过是印度教里所宣称的:真实只不过是梵天的一个梦罢了

电影就完了。

然后和大家聊聊电影的细节。导演对太空旅行充满了热情,不厌其烦的用大段的时间描述太空旅行的细节,并配上了宏大的交响乐,试图构造一种优雅而闲适的感觉。为此,导演制作了很多太空船的模型,并兴趣盎然的展现各种太空船飞行的姿态。对太空生活的描写也着了很大的笔墨,颇有点产品展示的感觉。

1.电影中出现的各种飞行器。

2.电影中展现的各种工作和生活细节。

飞船的驾驶舱

人工智能电脑

飞船着陆时的样子

在太空中悬浮的笔

带有磁性的鞋子

在太空中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

太空中的饮食

如何在太空中上厕所

服务人员倒立行走

边吃早餐边看新闻

在太空中锻炼

和家人聊天

最后,聊一聊对电影的理解。对电影谈不上什么理解,除了展示太空生活以外,导演似乎并未明确的想要表达什么。黑色石碑的出现,几大行星之间组成的天象以及异度空间里的各种怪事,似乎都没有明确的表达意图,而是留给观众自己想象的空间,末尾一大段无序色彩的展示,更像是导演秀胶片的性能,亦或是表达宇宙中还存在着其他物理规律。或许,《等待戈多》式的表象主义,是那个时代最迷人的思潮,导演也试图在电影这门艺术里有所发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