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走出非洲》,生存与死亡、得到与失去、女权和种族的哲学思考

2023-11-17 00:37 作者:岑岑 围观:

西方哲学中经常被问到的三个永恒命题是: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它将走向何方?

在探索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有的人在忙碌中聊了一辈子,有的人在平静安逸中苦苦思索。每个人对生活的思考和顿悟,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和经历,决定了他未来的道路。

对小说家卡伦·迪内森来说,爱是永恒的,是永恒的;总有一天,两者都会结束,而爱会随着这无尽的悲伤永远继续下去。1937年,她写了小说《走出非洲》,1960年,她写了续集《草地上的爱情》。两人结合成《走出非洲》,风靡全球。

作品开头就写了“在非洲贡嘎山脚下,我曾经有一个农场”,成为了同名电影的序幕。

在非洲,迪内森度过了他生命中宝贵的17年。这部作品可以算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用优美的文笔勾勒出了不为人知的非洲形象。甚至海明威曾提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凯伦·迪内森”,可见小说的文学造诣和哲学思辨。

1985年,美国导演悉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将其改编成《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凭借其特殊的主题和多元的内涵,在第58届奥斯卡上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声音和最佳配乐等七项大奖。一条平静的河流见证了肯尼亚人的喜怒哀乐,委婉动人的情感故事,此外,电影还展示了生命的意义,珍贵的回忆和回忆。

进了就可以出了。两次出去的原因不一样,但是感情延伸了。从小就好像有一种出了非洲就生的态度。当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应该更多的是走进去吗?其实只有走进去,才能观察和体会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构成。但《走出非洲》包含了一种无奈,一种对生命无常、命运浪费的感慨。明明要长期住在这里,怎么能出去呢?这就引出了故事的开头。

对于女主人凯伦来说,她没有什么伟大的个性。相反,她的人生目的和同时代的人没什么区别:老了需要找个人嫁。但是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她爱虚荣,觊觎公爵夫人的名号。她渴望男人而不是爱情。用财富换爵位,建立家庭,这是显而易见的现实,即使是现在,更何况是1914年。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凯伦极其勇敢。她可以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用她所有的资产在非洲庄园上赌博。她的进入就像美国早期的淘金热一样投机。两次走出去表达了感情在她生活中所占的分量。

第一次逃跑:因为我有梅毒,看透了假爱情。在第一段感情中,凯伦付出了全部的爱。为了丈夫,她可以不顾草原上的狮子和面临的生命威胁,跋涉千里去看望新婚丈夫。不幸的是,她的丈夫似乎更注重金钱,而不顾及凯伦的感受。多年来,我逃避家庭责任,传染给妻子。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反映了婚姻目的的不纯。

当凯伦没有指责丈夫梅毒的时候,她选择了回国治疗。这次生还的几率不到50%。可以说,在死亡面前,爱情变得无足轻重。即使回来后,丈夫布利森问她有没有想过要孩子,她也坚定地回答“有”,但此时的凯伦已经因为感情中男人的利己主义而失去了生育能力。

第二次离开:因为庄园被烧,爱人撞车,我看透了功利的人生。庄园被烧的时候,一无所有的凯伦根本不在乎个人感受。相反,她为黑人争取工作和生活的机会。她离开的更重要的原因是爱人丹尼斯的离开。此时的凯伦已经从一个早期的利己主义者完全变成了一个冷静能干的女人,但即使外表坚强,她还是想要丹尼斯所有的爱。丹尼斯因为其他女人的关心而拒绝结婚,这再一次印证了心碎者的形象,他在飞机失事中的死亡也成为了类似伊索寓言的哲学话题。

失去了才能得到,失去的爱和无助提醒你活着的意义。影片一直在讨论感情生活的失去和绕过的意义。凯伦在得到她的情人后失去了她的财产。结婚了,就失去了爱情;当你获得了名声,你就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当你得到了爱人的呵护,你就失去了女人的尊严。可以说凯伦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这种矛盾一直纠缠着凯伦的生活,让她反思人生的真谛。

在人的一生中,财富和健康哪个更重要?爱情重要还是婚姻重要?地位重要还是名声重要?亲情重要还是友情重要?这些问题在影片中以客观的视角呈现,答案不言而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像失去和得到一样,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

沉重的语气和意味深长的人物塑造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凯伦勇敢坚强的形象。她不仅乐观勇敢,而且坚定坚强。肯尼亚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她可以为基库尤人争取权利,赢得白人的认可,为来之不易的爱情努力,却最终被烧毁的农场带走。

死亡从未远离凯伦,她的同伴死于梅毒;她的朋友巴克利死于黑尿症;她的情人死于空难;甚至她自己也两次差点死在狮子的注视下。这些意外的死亡离得如此之近,似乎她能闻到它的味道,摸到它的脉络,感受到它的气息,提醒幸存者珍惜当下,勇敢面对未来。

扎根大地VS翱翔天际,美好的记忆首先要清晰。小说里的情节和电影里的内容很不一样。小说只提供了一些素材和背景,影片做了适当的截取和延伸。在内容深度上,电影无法和小说相比。

正因如此,在表达非洲无与伦比的魅力和异国情调时,采用了浪漫配色空 lens的方式,如广袤苍翠的草原和一望无际的蓝天空,在缠绵的莫扎特配乐中缓缓打开,以空的旋律展现非洲/kloc-0。

影片最经典的一幕是丹尼斯带着凯伦遨游天空的场景,飞机穿过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草原和河流,羚羊在田野里自由奔跑,瀑布在峡谷尽头流下,那些被吓飞的海鸥在彩霞中闪闪发光,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时,凯伦的手和丹尼斯在天空中握在一起,意思是永不分离。

这一幕反映在一开始火车在荒野中飞驰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散落在贫瘠的土地上,巍峨的群山在火车的白汽和隆隆声中相映成趣。随着火车的到来,凯伦完成了从少女到少妇的身份转变。这是她第一次远离她的家乡丹麦。没想到,这里竟然是她的第二故乡。

殖民文化的核心曾在小说中被强调,但在电影中被彻底淡化。从贡嘎山优美的环境中还是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多元文化,比如仆人法娜和卡伦的感情。14年后,当凯伦再次离开时,法娜已经成为和凯伦亲人一样的存在,这无疑是文化融合的象征。

女性地位的提高蕴含在种族平等的生活中,预示着肯尼亚的独立。凯伦将她的一生献给了种族平等的伟大事业。她为当地居民提供教育和医疗机会,为他们提供工作,射杀威胁动物的狮子,修建池塘,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凯伦并不是因为财富而站在顶端,而是参加劳动,听取意见,所以当她因为疲劳而趴在桌子上睡着的时候,仆人法娜会贴心地吹灭蜡烛,守护着她。

凯伦刚来的时候,即使是进咖啡馆,也是被男人排斥的。在传统观念中,女人应该呆在家里教孩子,避免抛头露面。即使在肯尼亚,这种习俗也一直延续,可见封建观念的盛行。但是Karen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大家对她的刻板印象。临走时,她得到了一起品咖啡、致敬的礼遇。前后完全不同的待遇隐含着女性地位的提升,这是凯伦日复一日亲力亲为的结果。

为了让自己的仆人得到庇护,凯伦甚至可以为总督下跪,这在她进入非洲之前是不可能的。然而,14年的生活经历让她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和人民。为了人民的福祉,她完全不顾个人面子。她虽然跪下了,但人格挺立,比以前更加威严。

道德的高尚不是任何金钱可以衡量的。在影片舒缓的风格和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中,影片落下帷幕,卡伦走出了非洲,但她的精神却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走出非洲》以极其高超的方式探索了以爱为主线的人生和生命的意义。每次看,都能从中获得不一样的启示。就像凯伦说的“我不想有一天发现自己是为别人而活,我愿意承担后果,哪怕是孤独甚至是寂寞,我也能接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