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犯罪心理15,心理犯罪15季

2023-11-14 23:39 作者:岑岑 围观:

犯罪心理学海报。

美剧在专业性上可以类似或近似专业。前者就像《一百个谎言》。当真假混杂,全民信以为真的时候,微表情专家一个接一个地指出各种小错误。后者如“犯罪心理学”,基本都是有心理学理论支撑的,尤其是受到万人爱戴的Reid博士在翻页的时候说起像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跟上了学科发展的步伐。不出意外,一些心理咨询师会在非学术交流(比如社交工具)中引用犯罪心理学的情节和内容进行社会犯罪心理分析——非严肃场合犯罪心理学就够了。

读完《犯罪心理学》,你可以了解别人,也可以了解自己。

虽然《犯罪心理学》的粉丝很多,但是很多人看了几集就弃剧,主要是因为太血腥,太恐怖,太压抑。多看几集就会发现,与普通的恐怖片、犯罪片不同,犯罪心理学中的大部分故事都能找到嫌疑人犯罪的心理动机,他们的成长过程往往为日后的犯罪行为埋下伏笔。

在第二季(S02E21)中,一对在森林里长大的兄弟随机作案,绑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抛锚的人,并把他们作为狩猎对象扔到森林里,极其残忍。我们正常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把杀人当成人生乐趣。为什么他们能在受害者的哀求下继续无情地伤害凶手?剧中解释两兄弟与世隔绝,由一个心理变态的叔叔带大,猎杀人类被视为正常的娱乐。

用科尔伯格的道德六阶段理论解释,两兄弟在9岁之前停留在习俗前的层面,做事纯粹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未能发展到习俗和习俗后的层面去寻求社会规范和法律认可。从精神分析人格结构来看,两兄弟未能发展出控制和约束原始本能欲望的超我,本我黑暗残忍的一面放任自流。两兄弟不同于缺乏同理心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当兄弟俩听到哥哥被杀的枪声时,他们害怕而焦虑地问:“我哥哥怎么了?”他有移情的能力,但是他把其他人类放在了不移情的名单上。

第二季开始,特工们的背后都是嫌疑人的照片。

在剧中,FBI主要针对连环杀手和州际杀手。这些连环杀手基本上都是心理变态者,他们大多都有不好的童年经历,比如虐待、性侵、收养以及家庭成员间严重的吸毒、酗酒问题。或者基因问题,比如染色体异常、精神疾病家族史;或者有器质性脑部病变,如车祸导致的头部损伤、颅内病变生长肿瘤、精神异常等。几乎所有类型的心理变态都能在犯罪心理学中找到例子,看完十五季美剧再去研究专业教材《犯罪心理学》,简直应接不暇。

《犯罪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揭开了连环杀手神秘的面纱,把普通人的“看不懂”变成了“原来如此”。理解了极端行为之后,理解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就相对容易了。单纯从道德角度讨论别人的行为,往往只剩下一种判断对错的方式。努力去理解和体谅别人,给我们留下了黑白两端的灰色空间,变得更加宽容。

连环杀手心理变态,正常人很难理解。好像研究他们的心理对正常人没什么帮助。但事实上,那些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有一集,女嫌疑人原本是一个优秀的女生。被强奸后,她重复自己的强奸经历,指使两名男性同伙帮助她绑架并性侵、杀害同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女生,并录下犯罪过程发给她们的父母,毁了她们的生活,也毁了父母的生活。受害者成为施暴者,让其他女性重复她们的不幸经历。再想想,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有些人在童年时代就在酗酒和吸毒的家庭中长大。有意识地,他想做一个好父母,但在行动上,他继续着自己的悲剧,喝酒打骂孩子。《犯罪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令人警醒的素材,将一些不受控制的行为与童年、过去的经历和经历结合起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会是现在的样子。

特工调查目标时。

特工向我们证明,我们不能选择糟糕的生活。

自从血统论在中国流行以来,很多人都曲解了这个理论,为自己糟糕的生活和犯罪行为开脱:都是童年不幸的错。

在《犯罪心理学》中,特工匡蒂科·鲍尔(FBI总部下属的行为分析部门)的故事反驳了“我走上犯罪之路是因为不幸的童年”的因果推断。相似的创伤和成长环境,一些人成为了罪犯,而匡蒂科探员成为了抓捕罪犯的执法者,证明了人生是可以自主选择的。

这个团队几乎所有的成员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成长或苦难历史。甜妞洁洁的姐姐自杀了。她离开了家乡,再也没有回去。后来我办案后回到老家,揭开了姐姐自杀的神秘面纱。勇敢的“踢哥”摩根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在足球队时遭到性侵。最终,性侵他的布福德被绳之以法。智商高达187的里德博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妈有精神病,他爸爸很早就离开了母子俩。母亲的病是遗传的,瑞德一直等到三十岁才确定自己不会生病。“扑克脸”Hotchner小时候也受过性侵的创伤,在办案过程中被犯罪分子性侵。吉迪恩表现为一名正在寻求治疗的躁郁症患者。罗西结婚又离婚,离婚又结婚。加西亚是一个被招募的黑客,她是一个青春期的坏女孩。

曾经的坏女孩加西亚和小时候被教练性侵的摩根,都有不堪回首的成长史,却选择了光明。

故事开始,匡提科探员大多经验丰富,阅历丰富。中间杰杰从代言人变成侧写员,只有瑞德是新手。刚认识瑞特的时候,粉丝都叫他“小瑞特”。他一面讲犯罪心理学和各种相关知识,一面又天真可爱,屡屡被同事“戏弄”。电视剧第十五季,导演让·瑞德经历了绑架、注射毒品、母亲精神病发作、目睹自己暗恋的女友被罪犯杀害、被陷害入狱...日复一日,他从一个书呆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匡提科特工。看着他长大,反映了十五年来《犯罪心理》粉丝的成长。我们喜欢这部剧,也喜欢自己的成长过程,喜欢经过这个过程而成熟起来的自己。最后一集中,瑞德头部受伤,在昏迷中回忆起自己在剧中最重要的时刻。编剧知道粉丝需要一整集来和他以及他成长的岁月说再见。

正因为大部分特工都有创伤经历,所以在办案时往往会表现出人性的一面。第十季(S10E16)中,杀手梅根的父亲为了一个应召女郎抛弃了母女,梅根长大后也成了应召女郎。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hotchner探员,他成了Megan眼中唯一可靠的男人。不出所料,hotchner一直陪着她,直到她去世。第二季,精神分裂的退役中士以为自己还在战争中,想要保护小男孩不受伤害。临死前,他问男孩是否安全。基甸和蔼地说:“是的。”在第十季的另一集中,里加西同情一个死刑犯的孤独,陪他走完了最后一程。临死前,他对她说:“谢谢你。”类似的感人场景还有很多,我担心看完这部剧,我会变得冷漠,心里没必要。

代理商是一家人。

匡提科可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工作团队。“我们是一家人”,经纪人经常挂在嘴边。面对罪犯与上级的政治斗争,匡总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私生活情感基本不带入工作中,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相互猜疑,坦诚相待,彼此创伤,快乐分享...天堂在哪里?匡蒂科,犯罪心理学中的天堂,是良好关系的典范。缺点是太完美了。总有个人选择和集体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剧中很少提到,也不够真实。在戏的结尾,卢克·约佩洛·内普出去吃饭了。一切都太美了,让人不禁感叹:留下一个完美的“瑕疵”真好。

□崔红(专栏作家)

《新京报》编辑吴龙珍校对茜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