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李世民原型,李世民是不是杀了李渊

2023-11-14 18:58 作者:岑岑 围观: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众所周知的君主,但在这崇高的形象背后,却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劣迹。在中国古代,最令人发指的事情大概就是大屠杀了。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一直在国外带兵,南征北战,征伐不降唐朝的豪杰。在此期间,他曾经屠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大屠杀发生在公元620年5月,也就是唐朝武德三年。据史书记载:“秦王李世民自金州率军攻夏县,午时屠城。”也就是说,620年5月24日,李世民率军攻打夏县,然后进行了一场残酷的屠杀。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屠杀这座城市呢?这件事和一个叫吕崇茂的夏县人有关。

吕崇茂也是夏县的英雄。617年,刘武周杀了玛依提督,趁乱起兵,很快征召了数万大军,也得到了突厥人的支持。619年,刘武周听从宋金刚的建议,挥师南下,意欲夺取晋阳,“南下争天下”。结果唐军屡战屡败,唐高祖派裴寂率军支援。他也被打败了,甚至失去了晋阳。

双方战争期间,裴济采取了强墙清野的政策,引起了当地民众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吕崇茂在夏县兴起,自称王维。同时,他派人向刘武周投降。裴济闻讯,派兵攻打夏县,结果失败。后来,唐高祖派军队攻打夏县。在宋金刚和尉迟敬德的帮助下,唐军再次被击败。620年,唐将军桑仙河率军攻打夏县。

此时,尉迟恭奉之命,与吕崇茂一起守城。但吕崇茂认为唐军势力强大,已经暗中接受了唐朝的诉求。他还计划杀掉尉迟恭,为唐朝赎罪。但消息不慎走漏,吕崇茂被尉迟恭杀死。尉迟恭离开夏县后,夏县人仍然反抗唐朝,坚持不下去了。就在这时,李世民已经率领大军击败了宋金刚,收复了晋阳等地。

夏县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却敢反抗唐朝,这让李世民非常气愤。所以入侵夏县后,李世民下令屠杀。古代的大屠杀是为了树立威信,恐吓那些反复无常的地区,但当地百姓终究是无辜的。毕竟,大屠杀是一种残忍和血腥的行为。李世民称帝后,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就把大屠杀的责任推到父亲唐高祖身上!

李世民解释说,当时他收到父亲的一封信,“平雪居之初,如果不杀奴贼,就会导致叛乱。如果你不完成惩罚,那将是一个后患”,所以他只是执行命令。其实这个解释完全是遮遮掩掩。李世民在城外领兵,破城之后,有没有请示要不要杀城?胡三省对此评价道:“太宗中,米切尔叙述高祖时事,累杀之人,皆奉高祖之命,以掩饰太宗之失,如吐下郡。”

这意味着在李世民统治时期,当历史学家写唐高祖的事情时,他们都说他们是在唐高祖的命令下做的,以掩盖李世民的错误。从这个角度来看,李世民不仅逼迫父亲退位,还让父亲为自己的恶行“背黑锅”。这种性格真的令人咋舌。

参考文献:1。子同治剑;2.旧唐书;3.新唐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