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韩国电影目击者凶手是谁演的,韩国目击者剧情解析

2023-11-14 05:22 作者:岑岑 围观:

韩国人相当擅长拍摄犯罪惊悚片。他们平时随便刷新闻和小视频,总会冒出各种“不能错过的韩国犯罪/动作片”推荐,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高分电影。

这得益于韩国相对成熟的电影制作模式。

各类影片不仅产量低,而且不受创作限制,自由度高,戏份大空,容易雕琢出精品。

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好的创意或者好的剧本,那么就有很大概率爆款。

当然,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翻车每年都会发生。

2018年上映的韩国电影《证人》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第一,玉雕毁了。

像《证人》这样的电影,光看故事梗概就能引起人们的观看欲望。

半夜两点,一名无辜女子大声呼救。富裕的中产阶级韩尚勋在自家阳台目睹了这起谋杀。在他准备报警时,因为光线原因意外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并意外遇到了凶手,使他和他的家人成为凶手的下一个目标。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韩尚勋必须向警方隐瞒自己见到凶手的事实,与凶手展开惊心动魄的追捕…

最近怎么样?这场景看起来熟悉吗?是不是很像柯南的漫画或者侦探小说的加强版,是不是很像你经常想起的童年阴影?

影片的故事设定有两个容易引起共鸣的痛点:

1.冷漠的社会背景下,遇到危险如何求救自救?

2.中年危机中的尴尬与无奈

所以,这样的犯罪惊悚片,只要能抓住人物心理,把握好剧情节奏,控制好矛盾冲突,就能拍得惊悚惊艳。

可以说,选题帮助电影成功了一半,但另一半却在导演和编剧的工作中误入歧途。

严格来说,《证人》算半部好戏。45分钟之前还是典型的韩国犯罪片的风格和节奏,甚至插入了一些相当辛辣的讽刺和讨论。

虽然这时,剧情已经出现了逻辑上崩溃的迹象,但这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演员的表演也相当到位。已婚有孩子的中年男人,在面对可能带来灾难的选择时,是那么的软弱无助,纠结沮丧。

真实,朴实无华

我想,在任何一个普通人身上,处理的方式只会更糟糕。

因为黑暗中的凶手制造了太大的压力,他就像一把尖刀挂在全家人的脖子上,随时可能发动致命一击。

在整部影片中,主角和凶手的明暗关系经历了多次交换。

第一证人现场,穷凶极恶的歹徒在明处,所有的证人都在暗处。

当所有人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时,匆匆离开的凶手变成了隐藏在阴影中的野兽。

第三个转变是凶手杀害了第二证人崔,并在杀人现场如此明目张胆地再次作案。他的行为几乎到了阳光下,只是敲锣打鼓,在网上直播。主角更像是一只埋着头的鸵鸟,也试图用自己愚蠢的行为来保护自己的妻女。

注意,这也是全片的重要转折点。从那以后,电影就拼命往崩溃的方向跑。

最后的明暗变化是凶手逃出了警察的包围圈,消失了一段时间,主角的家人成了活靶子。

只要讨论这部电影,就难免有逻辑上的损伤。

影片后半部分所有重要的情节点都是建立在人物的死亡和愚蠢上。

为了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所有的逻辑和动机都被彻底抛弃。例如,当凶手袭击并杀害女证人崔恕时,韩尚勋试图保持沉默以换取和平的逻辑就彻底崩溃了。

然后剧情吊警察,突出主角的情绪爆发。完全是故意制造冲突,故意煽动观众,为了黑而黑,为了讽刺。

果然,有困难就要上,没有困难就要上。

另外,凶手的过度暴露是最大的,也是最不可原谅的问题。

这样一部犯罪电影的核心恐怖是什么?还是那句老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你”,更何况人家惦记着你家的生活。

一个一直蒙在鼓里的杀人犯时不时露出獠牙,不断向剧中的人物和观众传递一种威胁感。这才是电影应有的方向和氛围。

但是导演和编剧早早的就把凶手推到了观众面前,让观众发现这个帅气的歹徒不仅不够吓人,还相当鲁莽愚蠢(凶手的一些脑残行为足以再写一篇评论)。他除了手段残忍,还不如冷血杀手。

至此,原本吓人的气氛被彻底打破。

第二,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或许,导演和编剧也明白,自己报废了一件精美的玉雕,所以只能在所谓的“深度”上做文章。

韩国电影向来以敢拍敢讽刺著称,很多现实主义电影都黑过zf,警察,国民tz。

《证人》显然想走这条路线,刻画了很多社会群体,讨论了各种现实问题。

比如懦弱胆小的中产阶级,愚蠢无能的警察群体,自私冷漠的社区居民。

讨论这些有意义吗?

有意义,真的有意义!甚至有一定的深度。

但这一切,无论是讽刺还是影射,都应该建立在故事本身的高度完成上。

换句话说,深层次的意图是为影片锦上添花的亮点,是在故事完整、流畅、合理的前提下帮助影片一次腾飞的重要核心,而不是亡羊补牢的救命稻草。

如果一切都太过分,你可以制造警察无能的形象,但不能简单地把警察束之高阁。

你可以用很多方法制造冲突,但不能忽视最起码的客观事实和逻辑依据。

用崩塌的剧情强化矛盾冲突,再用激烈的矛盾掩盖剧情漏洞,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侃哥也看过其他对这部电影的评论。看来,电影一旦被某些人贴上批判时代弊端、把事情说清楚的标签,那可就真的“有瑕疵”了。

这似乎正是导演和编剧想要的。

我们的电影观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宽容了?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找到一个能与政治正确关联的核心或理念,电影就可以随意拍了?

好吧,《格兰披治》不就是中国第一部“3D扫描,现场CG特效”(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宣传的)的电影,所以可以永远承载电影历史吗?《新魂:追梦娱乐圈》真的因为圆了小导演的电影梦就应该拿高分吗?《悲伤之河》是因为关注校园暴力才成为有良心的好电影吗?

双重标准不是这么玩的。

当然,像《证人》这样的故事还是有值得期待的地方。这么好的胚胎肯定不会被埋没。我相信《证人》迟早会被翻拍。

至于是改写,重新诠释,还是原封不动的照搬,就看翻拍人的能力和态度了。

观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