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夺冠的主题意蕴,电影《夺冠》的叙事结构

2023-11-14 02:51 作者:岑岑 围观:

作者:龚,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

9月25日,电影《飞跃》上映,备受关注。时隔近40年,与1981年的国产电影《沙鸥》相比,《飞跃》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中国人的“冠军情结”,重新理解了排球运动对人生的意义。

在《沙鸥》中,女排队员沙鸥执着于击败日本女排,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夺冠的道路上,她要面对身体受伤、年老、未婚夫意外死亡等的考验和折磨。她有不屈不挠的意志,但她仍然错过了她的梦想。最后,这部电影间接地实现了沙鸥的梦想:作为一名教练,她带领中国女排赢得了世界冠军。这种可喜的结局,通过代际传承和接力,强调了“世界冠军”就像是来自国家和个人层面的一针强心剂,能够鼓舞人心,激发斗志。

由于艺术观念的局限,沙鸥放弃了对人物心理动机的深入探究,想当然地认为沙鸥的许多想法是时代的共识。而且,沙鸥的生活已经和排球结下了不解之缘,排球成了她的精神支柱和生命意义的填充者。沙鸥的真诚和纯洁令人钦佩。在《飞跃》中,郎平开始反思排球是否是生活的全部。

郎平接手中国女排后,多次让队员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打排球?她想让队员们明白,打球不应该是为了经济目的,也不应该是为了空 hole的国家荣誉,更不应该是为了追随某个偶像,而必须是建立在热爱和致力于“自我实现”的基础上。这也是Leap优于普通体育片的地方。作品在更普遍、更深刻的层面思考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命题:在没有外界压力和对集体荣誉的执念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运动中的精神满足,如何从自我认同的层面找到人生的动力和方向。

电影《飞跃》最大的成就不是展现中国女排40年来的发展历程,也不是用影像还原或再现那些珍贵的比赛场景,而是认真思考体育对于运动员的意义,以及离开体育后的人生方向。影片通过一个运动员和陪练近40年的运动生活,向观众展示了他们的生活是如何更加丰富,他们是如何靠运动成长的。

至于陪练,1978年他以非常被动的态度接受了组织分配的工作,但受到郎平意志和决心的鼓舞,决定留下来和女排一起训练。后来陪练变成了教练,带领中国女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完成了惊天大逆转。这是陪练生活的亮点。在他的一生中,体育从一份临时的工作变成了他一生热爱的事业,成为了生活满足感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在这位陪练身上,我们看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郎平,这位18岁进入国家队却一度被冷落的排球运动员,以顽强的意志挑战自我,成为队中的绝对主力。她是中国女排的功勋球员,连续五次获得世界冠军。然而,洗去铅华,褪去光彩之后,她仍然要面对许多重大的人生课题。尤其是她成为美国女排主教练后,还要和老战友带领的中国女排比赛,这不仅是职业生涯的挑战,更是情感和道德的双重煎熬。在郎平的一生中,过去的荣誉可能只是一张通行证,那段经历锤炼出来的意志和决心才是可以用一辈子的财富。对于郎平来说,排球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延续她精神脉络的重要载体。

影片时间跨度近40年,涉及中国女排三位主力教练,也展现了不同时期女排队员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几乎是一部中国女排的编年史。但影片可能忘了,这不是一部关于中国女排的纪录片,也不是一部关于郎平的传记片,而是一部将真实人物原型和历史背景混合在一起的情景剧。作为情节剧,应该有核心的情节冲突和主要人物的刻画,相应的主题必须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中得到自然的表达。

从剧情容量来看,Leap只选择了中国女排的三场比赛进行重点渲染。这三场比赛各有亮点,关系到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但1981年和2016年的比赛确实符合冲突设置的规律,因为他们有明显的戏剧悬念和戏剧张力,有战胜弱者的毅力和勇气,知道什么不该做,带来精彩的比赛过程。至于影片中展示的2008年的比赛,冲突的焦点并不在于比赛本身,而在于郎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指导美国队击败了一个老战友率领的中国队,凸显了个人家国情怀与职业素养之间的苦难。且不说这个冲突设定很牵强,在表现力和深度上也极其模糊。更重要的是,这三个核心事件在冲突的性质和方向上缺乏凝聚力,导致了影片在主题建构上的散漫和松懈。

影片中,1978年在漳州训练基地,导演王向老教练提出了用电脑指导训练的想法。但老教练了解到电脑太稀有,很少有人会操作,所以还是相信人的意志和铁的训练。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赛场进行针对性指导,多次使用法宝完成逆转。影片想肯定2013年开始执教的郎平,运用全新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并试图否定老教练所代表的老方法和理念。但是老教练带队五连冠。这似乎说明,通过铁血的训练,可以激发运动员具有高度的国家荣誉感,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也可以一路高歌猛进。

有一些类似的情节矛盾。电影一方面从价值观和精神面貌上对比了老女排和新时代的球员。在影片中,老女排只是一个抽象的集体名词,没有个性和内心世界;新女排不仅有自己的名字,而且个性突出,内心丰富。另一方面,我想突出不同时代的女排姑娘们共同的“女排精神”: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其实自我实现和家国情怀不应该强行割裂,更不应该刻意制造对立。

可以看出,影片试图在训练方法、训练理念、国家荣誉心态、自我定位等多个维度建立新老对比。但在突出了不同时代女排姑娘的差异后,我想用一种统一的“女排精神”来贯穿。这种编剧和立意,导致影片在很多地方呈现出极度矛盾、破碎、牵强的特点。

影片时间跨度长,中间有三场比赛的“现场记录”,人物塑造比较粗糙。尤其是郎平,18岁进入国家队,后来取得了辉煌的职业生涯成就,随后的人生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但由于篇幅限制,影片以大量字幕完成剧情跳转,大大压缩删除了人物经历。这就导致郎平的性格靠巩俐的表演支撑,缺乏内在深度。更何况郎平并不能代表中国女排的全部历史,更不能代表女排姑娘的运动生涯和人生轨迹。联系片的名字从“中国女排”改成了“夺冠”,间接证明了影片截取的这些历史片段并不能胜任为中国女排立传的重任。

总之,电影《飞跃》勾勒了中国女排波澜壮阔的成长历程和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用相当标准的方法再现了比赛现场那些激动人心的场景,生动地凸显了女排精神在几代女排姑娘和教练身上的感召力。然而遗憾的是,电影迷失在纪录片、传记片、情景剧的模糊界限中,难以找到出路。影片把主要事件放在比赛现场,尽可能省略了人物的心理起伏。虽然偶尔有精彩的细节,但没有连贯的剧情冲突设定和人物刻画,很难真正打动人。(龚)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