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彗星来的那一夜》最好的小成本科幻电影,生动诠释薛定谔的猫

2023-11-11 12:28 作者:岑岑 围观:

文|一道Talk

编辑|一道Talk

前言

《彗星来的那一夜》是一部小预算影片,耗资仅5万美元,但却获得了2014年阿姆斯特丹幻想节“黑郁金香”奖,被评为近些年来最烧脑的科幻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彗星掠过地球的那一天晚上,8个人在聚会上遭遇的种种“怪事”。

影片以日常生活场景为起点,逐步构建,最终形成一个独具魅力、独一无二的影像空间。

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的英文名字叫“Coherence”。

这个词意味着“相干性”或者“相干效应”,它是量子力学中一个非常复杂和严格的概念。

这部电影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对量子力学相干效应等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主要涉及“薛定谔的猫”这一假说,在空间中存在着多种可能的叠加和影响。

在《彗星来的那一夜》里,不只是这间屋子本身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即便是很小的改变,也会产生持续不断的潜在影响。在电影的最后,艾米发现这个房间已经不是原来的房间了,也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

由于空间的无序,艾米不断地从房间里走出来,看到一些“房间”,有些是暴力的,有些是她没有被邀请的。每一间房,都折射着各自不同的内心面貌,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只有通过对电影语言的精心营造和巧妙设置,才能营造出一种独具魅力的影像空间。

在《彗星来的那一夜》中,影像空间的营造为影片提供了一个持续发展的空间场域,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其中,不同的聚会房间与场景,在剪辑,景别,构图,情节设定等电影手法的配合下,形成了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氛围空间。

看这部电影的人常常会有一种跳脱的感觉。

无论是在两个场景中频繁出现的“黑屏”停顿,还是影片本身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感,都给人一种时空跳转的感觉,这与影片独特的剪辑手法有很大的关系。

大多数电影都遵循着连续剪辑的原则,即在镜头间进行流畅的衔接,在叙述时间和空间上保持完整。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电影的真实性与连贯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使得影像的时间与空间变得更可信、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彗星来的那一夜》则采用了一种不连续的剪辑方式,用“黑屏”将前一幕和后一幕连接起来。

这种剪辑手法几乎贯穿了整部影片,它创造了一种空间跳跃的感觉,突出了日常生活中不同寻常的“缝隙”。

影片处处体现着跳跃感的巧合感与不协调,指的是一种从现实生活中“跃出”的日常生活状态,揭示和呈现存在的本来面貌。

这种从日常生活中“跃出”的跳脱感觉,不仅产生了影像空间中巨大的紧张感,而且也产生了它所呈现的效果。

影片的主要设置是“相干性”,在一个不确定的空间里,连续性不再是必要的,而是一种“叠加态”,多种可能性并存。

跳跃的感觉,与屏幕上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屏幕一片漆黑,这两个画面看起来很有联系,但实际上并不是同一个时间点,比如在聚会中,桌上的杯子,角色的扣子,甚至彼此之间的认知,都有矛盾的细节呈现,这些跳脱的地方正是影片的科幻设定。

空间块化是该影片在空间营造方面的又一特点,也就是在画面构成与景别上,影像空间所营造的“虚化”与“块化”的抽象空间表象。

在电影画面中,不同的景别和机位的相互协作,对实现叙事时空的整体性尤为重要,比如连续的正反打镜头、全景和特写的交替等,但是,与一般的科幻电影通过展示宏大全景而带来的爽感不同,块化空间的美学意义在于它所释放的空间自身的独特魅力。

对于前者来说,全景画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能将一个世界的设定具象化,还能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

而在这部电影中,画面的景别采用了“少远景,多近景”的结构,使得空间变得更加隐蔽和破碎,再加上大量的特写突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两者结合,弱化了视频空间的物质性,增强了心理性。

从跳跃到块状,影像空间最终浸入一种普遍性。它指的是在不特定的时空中,对确定性的还原所表现出来的潜在性和共通性。这一时刻,影像表现出超越具体时空的特质,呈现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普遍状态。

这个普遍化的空间成了电影中的人物,与其他人物对话,向观众展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秘密,展现出了人类生存的原始状态。就像休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它想要在另一间屋子里写下一张纸条,可就在这时,它听到了外面的声音,打开门,它发现门上贴着一张纸条。这一情节象征性地展示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普遍状态。

对于这部电影而言,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各种可能性和可能性。当迈克意识到这一点时,他意识到必须摆脱另一个“自己”,因为他们很可能就是他们的“黑暗面”。

但是,到了后来,迈克终于意识到,也许他就是所谓的“黑暗面”。这和电影的结尾相呼应。影片的图像空间不仅表现了物质空间与心理空间的互动关系,还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欲望、梦想、失去与毁灭等种种内心力量的博弈与争夺。这使得这部科幻电影具有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同时也体现了其独特的美学意义与价值。

传统科幻电影在空间塑造上多采用陌生化手法,缺乏现实性。

但是,对于“奇观化”的追求又使得科幻电影在很多意义上与现实脱节。

在宏大的世界观框架下,要讲出富有人情味的故事,似乎越来越难了。曾经有很多“令人惊奇”的科幻特效,但是“触动内心”的图像还有待扩展。

《彗星来的那一夜》在影像空间上的营构,说明科幻电影可以也需要表现现实关怀与人文价值,表达人类的情感与情感。

科幻电影的终极归宿还是人,这与其它类型电影并无本质区别。换言之,科幻电影在探索人与世界生存的本质时,应该比其它类型片更深入。

所以,如何把握好科幻电影中熟悉与陌生的空间尺度与比例,是空间建构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部好的影片,物质空间的呈现,同时也是心理空间的呈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科幻电影凭借着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天然联系,不断地将观众所知道的世界拓展到未知的领域。

但这一探索既不能局限于外在的奇观与复杂新奇的世界观设定,更要注意挖掘与外部空间相对应的内部场域。

在给观众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人与世界的思考,从而触及到了人类生存的深渊,触及到了世界的本质,在这一点上,传统的科幻电影更偏向于向外拓展,而《彗星来的那一夜》则更倾向于向内拓展,在影像空间中,环境与人物的心理、“内”与“外”的相互影响。

《彗星来的那一夜》是一部经典的烧脑科幻片,剧情层层反转,没有大场面和华丽的特效,主要依靠台词和镜头语言推进剧情,却依旧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

也为科幻电影电影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幻电影最关键的不是花里胡哨的大场面,而是剧情和背后能引人思考的科学原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