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经典金融港剧,讲金融的港剧

2023-11-11 12:13 作者:岑岑 围观:

金濠

又是一周股市跌个不停,亏的很痛苦。不如看一部好的财经剧,增加一个韭菜的修养。

《OPM》是TVB四月底的“小制作”。演员几乎都是不知名的三线大咖,男女演员都是第一次演主角。唯一熟悉的面孔是蒋志光,他已经在无线领域工作了几年,主要扮演配角。虽然只有10集,但就像近年来的《叹息桥》、《二月二十九日》、《香港爱情故事》等短剧一样,凝聚的是精华。接地气的生活氛围,在空之间的话题设定,以及除了明星光环之外更容易让人进入的人物表演,似乎让这些更纯粹的港剧又焕发了光彩。

OPM的豆瓣评分

虽然这部剧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100多,但是评分还是妥妥的在8分以上,路过不亏,打开一定有惊喜。

连海报都是土的古风。

没有明星,没有这么混乱的名字,这部剧大概很难红起来。解决问题,所谓“OPM”就是“别人的钱”的缩写,别人的钱。所谓的致富神话,其实无非就是收割别人的财富,小到几百块钱,大到万亿美元的理想。

而全剧各种以“金融技能”为名的骗局,带着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公式的熟悉味道,几个小人物之间的关系不断天翻地覆,制作游戏的人转眼间就成了收割者。韭菜一翻,就成了得意笑一会儿的庄家。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是编剧不断挖掘出花样的技巧和手段,不断的变化支撑着整部剧的骨架,是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面前无法逃脱的人性泥潭。

《OPM》剧照

股票,对冲,借壳上市,做空,天使融资...光是做财经科普剧就很有意思了。每集开头都会用一两分钟生动的形式讲解基本的经济术语,这种名词解释会起到“总的作用”,总结下一集主角们做什么。创意简洁鲜明,对观众也很友好。

标题

作为群像,每个角色都很丰满。闫终身,儿子在国外生活的退休公务员,被丈夫当成免费保姆的家庭主妇,街头孤儿长大的健身教练,粉丝无数的投资课高手...五个人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为钱奔波。从一个小股团诈骗案开始,一个案子往上。在掌握了金钱游戏的规则后,他们决心成为玩家而不是被收割的韭菜。因此,痛定思痛后,OPM组建了一个赚钱联盟。打开“金钱真相”的大门后,玩转金融科技创造财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每集打开的目标数。

每一集开头,字幕都会滚动出这一集赚钱的目标数字,从第一集的5万到最后一期的100亿,从社交网络群体到“伦敦鸡卖伦敦金”,捆绑银行、富商、上市公司甚至香港基建地产项目。有人信以为真,有人为了钱丢掉理想放弃家庭,钱似乎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OPM截图

整部剧除了每集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单独的骗局表演外,还有一条连续完整的主线,那就是黄饰演的分子生物学系研究生哈利的“滴血纸”计划。从他买了一台该部门不愿意赞助的高运算计算机开始,哈利就进入了金钱游戏的世界。

刚开始只是一个小散户被理财大v忽悠了,听到“风声”就买了钱看到上涨趋势还在,于是贪婪了一阵子然后不肯割肉,直到亏了个底。超级容易替代,有吗?

哈利盯着盘子

自从踏上向大V挽回损失的不归路,哈利的“财商”一路飙升。毕竟他学会了玩游戏,后续操作让人打666。

哈利在屋顶上写的东西

“不可能成功,是个骗局。能成功的就是理想。”哈利在天台上写下了这些文字,但理想主义的鸡血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发酸。

当哈利成为香港生物医药科技青年才俊的精英代表时,即使他知道“用一滴血改变世界”的梦想是一个不可能的死局,但当他卷入资本游戏时,他也无法逃脱一个好故事。亲戚、朋友、生意伙伴、投资人,甚至相关政府官员,都成了“皇帝的新衣”的创始人。只要人们不断进入这个大家加柴火的棚子,最初的小小梦想种子就不再重要,未来的一切都可以在这个大家聚柴火的空 castle里疯狂燃烧。

假装有很深的故事

这句台词改编自美国硅谷著名的“世纪骗局”Theranos,该公司宣称可以用一滴血检测出神奇的技能,声称可以用一滴血检测并完成健康诊断的各个方面,这项技术为公司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公司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尔姆斯(Elizabeth holms)19岁从斯坦福大学辍学,Theranos估值90亿美元。30岁时,霍姆斯达到人生巅峰,甚至被称为“女版乔布斯”。直到今年,霍姆斯被判四项罪名成立,欺诈罪名成立,被判20年监禁。

该案震惊全国,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将此案写成畅销书《恶血》,并出售了近20个国家的翻译权。2019年,HBO制作了一部关于此案的纪录片《血变成黄金:硅谷验血大骗局》。HULU还把它拍成了电视剧,把这个美国骗子利用欲望和贪婪,以退学的名义在硅谷创造了一个商业传奇的当代荒诞神话搬上了银幕。

恶血封面

《TVB》的这一版本的改编是一次成功的港产之举。它轻巧灵动,容易赢得人心。用喜剧的招数和框架,把个人的剑偏向群体的疯狂,加上香港本地年轻人面临的住房问题和失业问题。其他人物也带来了属于他们自身环境的社会问题,比如女主角所面临的女性处境,生育与教育的话题,以及闯入OPM试图揭露资本绑架所面临骗局的记者们的媒体等等。

从女主到主妇再到黑化逆袭的台词也很有意思。

该系列的开头和结尾都向TVB的金融巅峰之作“大时代”致敬。天台上,有冰冷的身影,绝望的人。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30年后还没有拍出另一个“大时代”,但这个属于韭菜的“小时代”却有着四两千斤的赏心悦目和悲壮。

主角“官吐”致敬“大时代”,90年代连画面都变成了4:3。

最后,雪球越滚越大,以科技的名义,挂靠政府出售未来房地产的期权,让整个香港人陷入了一场虚浮的狂欢。房子已经盖好了,基础设施也完成了几十年,但是手里的期权已经可以拿出来炒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占有权,在八字蓝图上,给赤脚的人一种可以穿上鞋跑一程的错觉。而《XX港》、《XX城》、《XX概念板》似乎都指向了目前资本为之疯狂的“元宇宙”,以此来吸引著名导演拍电影甚至最终戳破整个大泡沫...很可笑吗?你熟悉它吗?好笑吗?很可悲吗?

“基础设施建设前的招标”

生存变成了贪婪,友情是要权衡利弊的,很多时候人并不知道,以为自己是形势所迫,最终必然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整部剧节奏超级快,一点都不会拖沓。相反,在一些地方,它有点落后于计划。再加上不断的反转、逆转,每一个你认为是幕后老板的情况,总有一种捕蝉、黄雀在后的惊喜,从观赏性上来说是极强的。

OPM剧照

好在这毕竟是一个都市童话。最后主角的初心和良知一起觉醒。所有被踩过的坑,其实都是累积在一起的,产生着理想主义的光芒。最后一个场景是对全剧财务技巧亮点的灵活综合运用。香港所有散户都聚在一起炒一只垃圾股。不管有钱的金主怎么卖空,小散们都是牢牢团结在一起,不会放松。最终共同收割大财团,阻止肆无忌惮的政商勾结的骗子工程。无论从剧的结构还是观众的心理,都是超级完美的结局,会飞的。

最后主角们的良心觉醒了,为了决战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和资本。

当然,如果以一部财经剧的标准来说不够严谨,在给出概念之后,所有的套套都安排好了,推广也太容易了。明明是高智商的游戏,又因为一集一案的进度,往往显得过于仓促,没有真正的说服力。但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却时不时地试图打破第四堵墙,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或叙述一段自己无法解释的历史或计划,跳来跳去,还时不时地告诉观众,演下去没问题。这是一个荒谬的笑话。

责任编辑:程宇

校对:阎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