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秋季好剧安利《邪恶》(Evil)

2023-11-10 19:48 作者:岑岑 围观:

《邪恶》中的人物非常有趣:三个主角,一个心理学家(法医精神病学专家),一个牧师和一个技术极客,从不同角度解读和破译超自然案件,帮助被怀疑受到超自然事件困扰的人解决问题。其间头脑风暴精彩纷呈,思维碰撞激烈,破解角度奇特,思维发散,叙事布局巧妙,整体很有知识性。

最左边戴眼镜的人就是小人。

这部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扎实细腻的现实主义风格。它不是靠特效撑起的超自然奇观来吸引观众,而是充分调动人的思维逻辑和知识储备,将恐怖、灵异、解谜、破案、宗教、法庭等元素巧妙结合,带人踏上感官和心灵的奇妙之旅。

三位主演在教会的指导下工作,所以这是一张全家福。

这一系列故事讨论了所谓的“灵异”是真的鬼还是人为的恶作剧;申请教堂驱魔的人是真的被魔鬼附身还是自身精神/心理障碍导致的,从这些表象逐渐延伸到思考人的信仰是如何形成的,生活中感性和理性的基础是什么,如何确定“客观”的标准。

《洒家》最令人难忘的一集是,主角之一的心理医生在教堂工作人员给人驱魔时,把“圣水”换成了自来水,结果驱魔继续生效...(似乎恶魔是由自己的思想而生的),而心理医生自己却一直被噩梦中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极其真实的鬼魂形象所困扰(我以前从未梦到过,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植入的)。剧中的牧师之所以选择这一崇高的事业,是因为他在国外工作的过程中看到了“奇迹”,但其实他对自己信仰的理解并不是很深,也有疑惑在里面。可以说,三个主角都是怀疑论者,每一次突然发生超出他们认知的事情,都是对他们智慧、信念和知识体系的考验。

魔鬼崇拜很可能是人们给自己的一种负面心理暗示。

这个恶灵只能在梦里吓人。

作为一个以朴素唯物主义为历史主流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个人觉得恶的拍摄手法比传统的灵异题材更真实可信,更有品位。反派的“魔鬼”并不直接施展令人眼花缭乱的超能力,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心理暗示、教唆引导、语言混淆等策略,使受害者误入歧途。这些都是“人”的做法。如果没有宗教的比喻,他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一个煽动者,这其实验证了我们的一个传统经验,就是“天堂地狱一线”,“佛魔一心”。其实可能没有魔鬼,但人是可以被附身的。因此,宗教戒律和人民的自律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

心理学家的小女儿们进行了生动的表演。

善恶对决

驱魔人和邪灵所拥有的都是恶魔。

反派的战术安排还是很有深度的。

我们常说“昂首三尺有神明”,“天地良心”。“神”和“心”都是我们对内心良知的肯定和对行为的约束。从这个角度看,“神性”和“魔力”其实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天堂”和“地狱”都是人为的。也正因为如此,咱家一直认为,我们中国人一直践行的生活准则:修身养性,言行端正,克己奉公,致力于天地大道,才是真正能让人勇敢进取,不畏邪恶的根本。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我们一样无所畏惧的行走在天地间,邪恶之类的经典灵异剧可能就不会出现了,其实挺无聊的,哈哈哈哈!

黑山羊,标准的魔鬼代言人形象。

嗯,有点牵强,但我确实认为,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探索超自然现象,尤其是那些民间恐怖传说中经常出现的东西,同时也应该坦诚、开放、大度、勇敢、真实地去调查,才能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结果。最后再次推荐《邪恶》,绝对值得一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