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觉醒年代中的仲甫是谁,电视剧觉醒年代仲甫是谁

2023-11-10 11:04 作者:岑岑 围观: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题:“寿长”“中福”重回北大,觉醒时代进入燕园。

新华社记者魏、太思聪

“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当家作主,为了让每个人都受教育,受教育少,老有所养,为了让中国人民富强起来,为了重建和振兴民族,我愿意为之奋斗终生……”

4月20日,北大百年讲堂里,身着长袍的“李大钊”和“陈独秀”带领北大学生庄严宣誓,一场震撼灵魂的对话正在上演。凝聚着信仰力量的两代年轻人的铮铮誓言,跨越空回荡在春意盎然的燕园。

触摸历史,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先贤,认识“陈蓓李”...今年年初,一部备受瞩目的电视剧《觉醒时代》让无数观众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那个动荡的变革时代,与爱国者“相遇”,深切感受百年前“新青年”寻求救国出路的艰辛,与民族觉醒的伟大历史进程同行。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也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觉醒时代》的大部分剧情都围绕北大师生展开。因此,在五四运动前夕,《觉醒时代》的创作团队走进北京大学,与师生分享拍摄故事,重温《觉醒》的记忆,探寻百年前爱国青年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剧中,演员于和伟将陈独秀塑造成一个无所畏惧、朝气蓬勃的革命战士,以及一个不善言辞、深情款款的普通父亲。谈到这个角色,于和伟说这是他第三次扮演陈独秀,对陈独秀有了更全面和丰富的了解。

在他看来,好看又生动的角色塑造,更能与观众产生沟通和共情。“在深入研究这段历史和剧本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和气魄,也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烟火气。”于和伟说。

在北京大学的红楼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曾为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讲授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1920年在北京大学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和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在《觉醒时代》剧中,演员张彤饰演的李大钊,形象生动,有着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对劳动群众的深切同情,对学生和老师的亲切关怀,对妻子和孩子的深情厚意,令观众感同身受。

“我一开始没有勇气挑战大钊先生这个角色,后来慢慢摸索,希望能演出大钊先生在大多数人心中的艺术形象。”在张彤的心目中,李大钊是非常英雄的。为了演好角色,他反复研究李大钊的影像资料和相关史料,希望从他的举手投足和思想脉络中更深入地了解李大钊。

谈到剧本创作,《觉醒时代》编剧龙坦言,确实很难,也很有挑战性,因为要聚焦《红楼梦》,要追溯中共创作的历史渊源,要追溯“红船”从何而来,就要对历史和人物有深刻的研究。他认为,在创作中,要遵守既定的历史认同,让观众了解客观历史,从历史中获得正能量。

“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在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值得祝贺和惊喜。”研究李大钊多年的北京大学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杨虎认为,《觉醒的时代》成功塑造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和革命家的生动形象,对当今青年了解建党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在《觉醒的年代》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陈独秀依依不舍地看着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出国,出国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和后来入狱的两人被戴上镣铐,血淋淋地牺牲。他们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让很多观众“热泪盈眶”。

陈乔年的演员马启月只有17岁。说起自己的演戏经历,他说自己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演百年前的《新青年》,但是到了片场,戴上冰冷的枷锁,瞬间就有了感觉。扮演这个角色他感到非常荣幸。

“最近有一种说法叫‘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觉醒时代的续集’,我看了之后特别感动。”马启月说,“我感激那个时代的‘新青年’。他们可以为了国家放弃自己。他们是当代青年的偶像。”

“面对惊涛骇浪的山河,百年前的‘新青年’无所畏惧,不怕为民族复兴牺牲。这种感觉就像火种,点燃了当下的我们。”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方正·易说,“今天,作为北京大学新一代青年,我感到更有责任,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相关文章